检索条件

与 “毛泽东” 相关
共 75 条 5 / 5
6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的人民防空分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人民防空和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的人民防空。
6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前言
6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7169部队在酒泉北部建设导弹发射基地的过程,从基地的勘察选址、建设部队的调动组建、基地建设的艰辛,到最后地地导弹试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有今天的辉煌,这支部队功不可没。
6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经过勘察,中央军委决策,导弹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随即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的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并将选定的基地地址内的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及周围几百公里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牧民...
6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建设过程中,部队的指战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狂风沙暴,缺水少食,中苏交恶之后,苏联专家撤走,三年困难时期等。工程兵将士为国分忧,以无畏的英通气慨、坚韧不拔的毅力、冲天的革命斗志,提前完成了我国导弹基地建设任务。1960年9月10日综合导弹实验...
6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1950年,作者时为酒泉中学学生会主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7月初在西安召开的西北五省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在大会闭幕时,主席彭德怀、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等亲临闭幕会场和全体代表见面的经过。
6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1968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驻酒8342部队103团10连以“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风雪高原工程兵十连”称号。9月1日,命名大会在酒泉南门外8342部队驻地(现84701部队营区内)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陈士察宣读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后,把...
6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1955年秋天,到银达乡五四永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期间的几件事。
6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1955年8月,正是夏收大忙季节,银达乡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割麦子、挑捆子的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活只嫌慢,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由于银达乡农业生产合作社起步早、规模大,不仅在全县属首创,而且也是全省有名的大社,很快引起各级的关注...
7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旧社会农民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现在翻身做了主人,万事遂顺,但没文化这个坎还在挡道。银达农民创造的“见物识字法”(把物品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贴在物品上),很灵验,不用人教,常看常写记得牢。此法在银达乡全面推广后,对巩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成果起到了...
7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简要介绍了各种画面的奇石,包括:风景画面石、人物画面石、动物画面石、文字石、象形石类等。
7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简述了酒泉奇石中各种人物画面石的文化内涵。
7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王光美约见酒泉奇石爱好者王君的过程。
74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文学
肃州怀古(诗) 胡要 控引玉门形势多,李蒿曾此据关河。 挥戈返日空神力,折戟沉沙耐洗磨。 遗恨未教山雪化,闲愁都付野云过。 太平时节无争战,羌笛休吹出塞歌。
7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 类型: 文学
毛泽东所作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