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基地初期建设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504
颗粒名称: 酒泉卫星基地初期建设纪实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5
页码: 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7169部队在酒泉北部建设导弹发射基地的过程,从基地的勘察选址、建设部队的调动组建、基地建设的艰辛,到最后地地导弹试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有今天的辉煌,这支部队功不可没。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市

内容

世纪回眸
  酒泉卫星基地初期建设纪实
  李兆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曾有十万工兵将士艰苦奋战在导弹试验基地上,他们为我国的火箭腾飞、卫星上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支部队是中央军委为建设导弹试验基地而组建的特种工程部队——7169部队。由于当时特殊的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十万大军默默地经酒泉开进试验基地,又默默地撤离试验基地,他们的业绩至今鲜为人知。在人们的心目中,只知道从事导弹、卫星研制、实验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部队,而从未闻7169部队也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有今天的辉煌,这支部队功不可没。
  笔者1958年冬参军,曾在这支部队司令部通讯营服役,参加过卫星基地早期建设。现根据本人掌握的有关资料做一些整理,在《肃州文史》上发表,以供广大读者阅读、了解卫星基地初期建设情况。
  中央军委决策,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1956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出台了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把重点放在迅速发展原子能和喷气、火箭技术上”。4月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火箭专家钱学森向参加会议的领导详细汇报了发展我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0月8日成立了以钱学森为院长的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集中了一批我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开始了我国导弹研究工作。同时中央军委决定,筹建“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58年1月组成了以炮兵司令员陈锡联上将为首,有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各军、兵种领导及苏联专家组等52人参加的导弹、原子弹靶场勘察队,分别对陆地和海上靶场场址进行了勘察。
  在陆地选址勘察中,经过分析比较、参考了苏联专家组的意见,认为甘肃省酒泉地区的额济纳旗地势开阔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气候和水源条件尚可,移民容易,不占用耕地,能满足一般导弹试验的要求,同时认为酒泉农业基础较好,交通相对便捷,建设初期可以作为施工器材和军需物资的中转站。
  勘察组向中央军委写出勘察报告,建议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定在酒泉北部的额济纳旗境内。
  中央军委听取汇报后认为可行,又呈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
  毛泽东主席于2月22日阅后批示:“请书记处处理”。
  经书记处研究,邓小平总书记于3月3日签署了 “书记处已同意,送陈云、陈毅同志阅后退军委”的意见。
  靶场选址勘察结束后,中央军委确定以工程兵司令员陈士察上将为主任,有孙继先、张令彬、周彪、李寿轩、张贻祥、赵东寰、高万祥、唐凯等人参加组成工程勘察委员会,负责靶场各点及弹着点的定点勘察。
  3月7日,陈士榘将军率领由中苏人员组成的勘察组乘飞机抵达酒泉,对额济纳旗地区和甘肃、新疆交界地区进行了详细勘察。勘察人员踏遍数千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胜利完成了勘察任务。汇报中央军委后,彭德怀元帅批准了定点方案。3月27日 ,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实验基地在酒泉成立。
  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将驻扎在朝鲜的第19兵团、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等单位撤回国内,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在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部队。
  1958年7月12日,国防部任命陈士榘上将为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曾旭清少将为副司令员,黄文明少将为副政治委员,赵东环少将为司令部参谋长,姚国民少将为政治部主任,李基少将为后勤部长,没过多久,他们陆续向酒泉开进,担负起指挥建设导弹实验基地的重任。
  7169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及基地指挥机构驻在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代号为“绿园”。因为整个工地周围几百公里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惟有这块地方有树木,所以起名为“绿园”。在确定导弹试验靶场场址时,就把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周围几百公里划为禁区,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两个苏木(相当于乡)的260户牧民(1112人),7万头牲畜以及新西庙的财产、神像和72名喇嘛需要搬迁安置。中央军委拨款400万元,从5月初开始,特种工程指挥部派出800多人的一支队伍,携带100辆汽车和施工机械,在居延海附近为额济纳旗重建旗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牧民定居点。至9月底,共建办公区、厂房、住宅18361平方米,打井361眼,修建畜圈314个,运输物资42775吨,各种助民项目共投入劳动工24000个,将需要搬迁的政府机关、牧民、牲畜等全部迁移到居延海附近,起名为“建国营”。
  7169部队的后勤部、汽车37团、272医院、修理营、军需库、油库等单位驻在酒泉市。后勤部机关驻地干校(现酒泉军分区大院)和西大街原县委大院(现区政府所在地),汽车37团团部驻西关(现卫星基地办事处)、272医院驻北大桥(现25医院驻地),修理营驻南关(现市运输公司东侧)、军需仓库、油库设在南飞机场(现糖厂、啤酒厂所在地)。建设初期,清水通往基地的铁路尚未修通,施工器材和部队给养全由火车运到酒泉,再由酒泉装汽车经几百公里路程拉到部队驻地——绿园。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酒泉人民忍饥挨饿,为十万部队提供了部分粮食和军需品,对卫星基地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
  天南海北调部队十万大军开进荒漠戈壁导弹基地建设初期,中央军委要求在三年内修建近300公里铁路、500多公里的公路、架设2000多公里通讯线路、埋设几十公里电缆、建一座大型机场、一座中型水库和一座发电厂;完成50多万平方米的营房、医院、科研机构等生活设施的修建任务,还要建成导弹发射场、附属工厂、通讯设施、观察哨所等。
  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国各地调部队,集中兵力进行建设。从1958年3月30日中央军委的第一个调令起,导弹基地先后调来12个工兵团、2个步兵师、1个铁道兵师、2个汽车团、1个通讯工程团、2所医院以及工程技术大队、通讯营、勘察队、印刷厂、木材加工厂、机械修配厂等;配属的单位有空军建筑第1分部、北京建筑公司、兰州建筑公司、建工部四局三分公司等。上述单位共有10万之众,在短短的时间内,从祖国四面八方向酒泉聚集,沿着“北通沙漠”的大道直奔沉睡千年的大漠,担负起导弹试验基地建设的重任。
  最先开进茫茫戈壁的是工程兵军事建筑部副科长刘万通率领的水文地质勘察队。1958年2月,陈士榘将军向刘万通交待任务:“你去那里,要找到三万吨水,供电厂使用”。刘万通和国家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局长率领1名工程师、7名技术员、2名化验员、2名苏联专家、1名翻译、加上从北京饭店抽调的1名厨师组成的水文地质考察队,带上8辆解放牌汽车、一辆小吉普向酒泉进发。为了抢时间,专门为这支小分队派了一架“安一2型”飞机。飞机在酒泉降落后和驻在酒泉的河西地质勘察队取得联系,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局长宣布刘万通临时担任河西地质勘察大队党委书记兼队长。从地质勘察队调四台钻机和操作人员向北驶进大漠戈壁。高高的井架屹立在戈壁滩上,隆隆的机鸣声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大漠。勘察人员在风沙中搏斗,从2月开工至10月,短短8个月时间,打百米深井100多眼,顺利完成了水文地质勘察任务,为基地建设立了第一功。
  建筑工程兵109团是1958年5月中旬从广州向酒泉开进的。
  进入工区后,火热的施工场面感染着每一个指战员,他们很快安营扎寨,投入了由10号到导弹发射场的“一路三桥”①的修建任务。这条路是从10号基地到导弹发射场的主要通道。从1960年9月10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到今天的四十多年里,我国一次次的导弹发射、卫星上天、“神舟”① 注:指“五一桥”、“八一桥”、“向阳桥”。腾飞都是经这条几十公里的水泥路运到发射现场的。
  步兵守备三师(后改为工兵53师)是1959年4月进入工区的。这个师原来驻在辽宁庄河县,守卫着祖国的海疆。接到赴祖国大西北执行国防工程施工任务的命令后,全师上下群情振奋,请战书纷纷送往师部。师长李冠智、政委马兆昆做了分工。马兆昆在部队做出发前的准备,李冠智带领部分人员打前站。
  李冠智一行到达特种工程指挥部,由指挥部政治部组织部长马苏政带着他们到戈壁滩上划营地。李冠智随身带了粉笔,是想用来号房子的。可是到茫茫戈壁滩上,马苏政指着一片深褐色的乱石沙滩说:“这一片就是你们师部驻地”。李冠智禁不住叫出声来。他万万没想到,就连师部,也竟然没有一间现成的房屋。指挥部给他们拨了部分帐篷,并派了五辆大车、一辆小车和50名战士帮助他们安家。先期到达的兄弟部队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工兵6团、8团、103团、107团等团队,利用工余时间,为守备三师打土坯30多万块,为该师各连队搭建了伙房。
  没过几天,守备三师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戈壁深处开来。由于李冠智师长等已为他们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加之部队出发前和一路上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到达大漠戈壁后就很快在乱石沙土地上安营扎寨,投入了紧张繁忙的施工战斗。
  守备三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在黑河上为导弹基地修建一座水库。这项工程从1959年4月开工,到9月底主体工程竣工,10月1日正式蓄水。水库面积10.5平方公里,库容量为1700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为基地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步兵195师(后改为工兵52师)是1958年9月25日离开山西大同乘火车途经郑州、西安、兰州,于国庆节前两天到达酒泉清水车站的。下车后,陈士榘司令员接见了他们并下达了任务:在清水备石料。配属的有工兵5团,加上该师原有的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直属队,全部投入开山劈石的采石任务。短短时间内,清水车站南北两边的戈壁上聚集了6个团的兵力,祁连山北麓方圆几十里的旷野戈壁上,帐篷一顶挨着一顶,拉运沙石料的汽车穿梭来往,碎石机、风钻轰鸣不停,把戈壁滩搅得沸沸扬扬。
  一个师的兵力要将堆积如山的花岗岩石由大劈小,破成大、中、小三种规格的石料,需要大量水源,仅靠自然流淌下来的祁连山雪水根本不够用,而备料场上水源缺乏,许多机器开动不起来,坚硬的花岗岩石摆在部队面前,无可奈何!大家想到了祁连山上的冰雪,一支支小分队出发了,他们每人背一袋沉重的煤渣,到祁连山的冰源上融冰化雪,这样,水流量增大了,备料场上的机器又轰隆隆地开动了起来。解决了水源,碎石定额由开始每人每天3.5立方米提高到4.5立方米,每台碎石机的产量由每天50立方米,提高到190立方米。从清水采集的沙石料,昼夜不停地运往各个工地,确保了基建工程需要。
  1959年春天,胜利完成采集沙石料任务的195师又开进14号场区,在茫茫戈壁上建造一座当时亚洲最大的机场。
  为了保密,把基地各个工程都编成序号,卫星发射中心当时编为10号,至今人们都习惯称它为10号基地。机场工区编为14号,所以14号机场叫法延续至今。承担14号机场建设任务的部队除195师之外,还有从海南岛开来的工兵4团,从青岛开来的工兵5团,从吉林四平开来的空军基建第一分部以及基地警卫团、建工部三局四公司等14个单位。
  要建设亚洲最长的飞机跑道,能够满足各种大型客、货飞机的起降,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由于各所属部队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竞赛,工程进展神速。于1959年4月开工,至当年8月31日完成跑道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任务,10月1日交付使用。
  人们不会忘记,当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中央领导同志出访西欧、西亚诸国时,总喜欢在此机场稍作停留,听取情况汇报并做出指示。刘少奇主席、朱总司令、邓小平同志都在这里停留过。江泽民同志的专机也曾几次在14号机场降落。
  艰难险阻无所惧提前完成导弹基地建设任务1958年6月,中央军委指示陈士榘同志,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必须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责成陈士榘同志全权领导工程建设并对军委负责。因此,特种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做出决定,确定了 “多快好省、安全保密”的施工方针。按照“突出重点,主急次缓;统筹安排,加快建设;先导弹试验项目,后生活福利设施;先特种建筑,后营房建筑”的指导思想。采取“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作业方式进行一期工程建设,为基地早日建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沉睡的戈壁大漠,到处是人欢车驰,机声隆隆。
  可是,这千里戈壁有时到了疯狂的地步,狂风刮来,天昏地暗,不用说汽车、人员、物资,就连那沉重的火车厢,都被掀出铁轨。草绿色的车厢,一阵风沙过后,被打得斑斑驳驳,变了模样。装满油的大桶,被狂风刮到几公里以外。
  有的人员外出执行任务,风沙袭来,无处隐蔽自己,被大风卷走,再也没有回来……。
  担负清水至基地270多公里铁路修建任务的铁道兵第10师,广大指战员撒在几百公里的铁道线上,遇到大风,他们只好趴在铁轨上,两手紧紧抓住冰凉的铁轨,方能保住性命。有时狂风袭来,人和铁轨被埋入沙中,没被埋入的战士赶紧抢救,大部分被救出,个别的则窒息而亡。恶劣的自然环境夺走了不少指战员年轻的生命。
  指战员为了抗击风沙的侵袭,在戈壁上开挖地窖,把帐篷支在地窖里,少部分露在地面,四周用芨芨草及黄泥糊实,中间开口处有台阶上下,这样,帐篷内冬暖夏凉,也可以遮风挡沙。据特种工程指挥部政治部组织部长马苏政(后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回忆:当时特种工程指挥部共有上将一名;少将5名;上校、大校军官100多名,全部住在原额济纳旗政府建国初期修建的泥巴房子里,一人一间,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条件虽然艰苦,却相当方便,掀起被子办公,拉开被子睡觉,又好像回到了战争年代,连功勋卓著的陈士集上将也不例外。
  一次马苏政带领工作组到远离指挥部的一个施工连队蹲点,汽车颠簸了五六个小时才到。官兵都住在帐篷里,不仅没有床板,连铺草也没有,于是便把随身带的报纸铺在地上,再在报纸上铺条褥子当床铺。这个施工点所有用水都得靠运水车到150公里外去拉。正因为水来之不易,大家倍加珍惜,洗脸水定量供应,洗完脸后保存起来洗衣服。一次,水车中途抛锚了,战士们收工后左等右等等不来,只好每人发一个萝卜来充饥。直到第二天拂晓终于盼来了水,只好把前一天的晚饭和当天的早点合着吃。大家边吃边笑,一种说不尽的滋味在每个人的脸上荡漾开来。即便这样,导弹基地的建设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
  就在这时,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又进行经济封锁,真是雪上加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饥饿像一场严酷的暴风雪,向河西走廊迅猛地扑过来。部队的粮食供应开始紧张了。连队挖草根、摘树叶充做黑馍馍。酒泉地区也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已无多少蔬菜供应了。有时从山东省拉点白菜来,待运到驻地时,已经冻得棒棒硬了。这样的冻菜,官兵们仍然吃得很香。战士们消瘦了,身上的棉工作服破得不成样子,国家困难,供应不上啊!国家重点工程工地出现这种情况,很快报到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委决定从各大军区已经紧张的口粮中调剂一部分支援基地建设。
  各大军区支援的粮食陆续运往戈壁深处。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兵将士为国分忧,以无畏的英通气慨、坚韧不拔的毅力、冲天的革命斗志,提前完成了我国导弹基地建设任务。
  1960年9月10日,这是一个共和国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基地进行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实验。仿造的“东风”1号导弹直指苍穹,高高矗立在发射架上。
  在这紧张而关键的时刻,聂荣臻元帅,张爱萍副总长,陈士榘司令员都亲临现场,坐阵指挥。
  此时此刻,将士们心都悬在喉咙上,导弹部队操作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工程兵将士们都翘首以待。
  指挥员下达命令“点火”!年轻的操作手应声揿下红色按钮。
  大漠颤巍巍地抖动起来,滚雷般的巨响震憾人心,只见“东风一号"尾部金灿灿、银晃晃,喷出一团团炽烈的火光,一卷卷金红的烈焰,瞬间铺成一片壮丽的火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导弹宛如一条顾长的火龙,徐徐离开发射架,射向碧蓝的天宇。
  不一会,指挥部向大家报告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导弹按照预定程序飞完全程,在550公里外的弹着区,准确命中目标。
  十万工程兵将士看到自己亲手建造的综合导弹实验基地成功地发射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心情是何等激动啊!十万工程兵将士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1965年新年之夜,毛泽东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来到一片金星闪烁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中间,他一手握住陈士榘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着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工委)出了名,你们做窝(指建设实验基地),他们下蛋(指成功地发射导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兆林
责任者
李兆林
相关人物
钱学森
相关人物
陈锡联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陈云
相关人物
陈士察
相关人物
孙继先
相关人物
张令彬
相关人物
周彪
相关人物
李寿轩
相关人物
张贻祥
相关人物
赵东寰
相关人物
高万祥
相关人物
唐凯
相关人物
陈士榘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曾旭清
相关人物
黄文明
相关人物
赵东环
相关人物
姚国民
相关人物
李基
相关人物
刘万通
相关人物
马兆昆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
额济纳旗
相关地名
广州
相关地名
辽宁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肃州文史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
戈壁滩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