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决策,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505
颗粒名称: 中央军委决策,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5-8
摘要: 经过勘察,中央军委决策,导弹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随即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的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并将选定的基地地址内的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及周围几百公里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牧民定居点迁移到居延海附近,起名为“建国营”。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市

内容

中央军委决策,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
  1956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出台了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把重点放在迅速发展原子能和喷气、火箭技术上”。4月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火箭专家钱学森向参加会议的领导详细汇报了发展我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0月8日成立了以钱学森为院长的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集中了一批我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开始了我国导弹研究工作。同时中央军委决定,筹建“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58年1月组成了以炮兵司令员陈锡联上将为首,有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各军、兵种领导及苏联专家组等52人参加的导弹、原子弹靶场勘察队,分别对陆地和海上靶场场址进行了勘察。
  在陆地选址勘察中,经过分析比较、参考了苏联专家组的意见,认为甘肃省酒泉地区的额济纳旗地势开阔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气候和水源条件尚可,移民容易,不占用耕地,能满足一般导弹试验的要求,同时认为酒泉农业基础较好,交通相对便捷,建设初期可以作为施工器材和军需物资的中转站。
  勘察组向中央军委写出勘察报告,建议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定在酒泉北部的额济纳旗境内。
  中央军委听取汇报后认为可行,又呈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
  毛泽东主席于2月22日阅后批示:“请书记处处理”。
  经书记处研究,邓小平总书记于3月3日签署了 “书记处已同意,送陈云、陈毅同志阅后退军委”的意见。
  靶场选址勘察结束后,中央军委确定以工程兵司令员陈士察上将为主任,有孙继先、张令彬、周彪、李寿轩、张贻祥、赵东寰、高万祥、唐凯等人参加组成工程勘察委员会,负责靶场各点及弹着点的定点勘察。
  3月7日,陈士榘将军率领由中苏人员组成的勘察组乘飞机抵达酒泉,对额济纳旗地区和甘肃、新疆交界地区进行了详细勘察。勘察人员踏遍数千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胜利完成了勘察任务。汇报中央军委后,彭德怀元帅批准了定点方案。3月27 日 ,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实验基地在酒泉成立。
  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将驻扎在朝鲜的第19兵团、志愿军工程兵指挥部、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等单位撤回国内,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在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部队。
  1958年7月12日,国防部任命陈士榘上将为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曾旭清少将为副司令员,黄文明少将为副政治委员,赵东环少将为司令部参谋长,姚国民少将为政治部主任,李基少将为后勤部长,没过多久,他们陆续向酒泉开进,担负起指挥建设导弹实验基地的重任。
  7169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及基地指挥机构驻在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代号为“绿园”。因为整个工地周围几百公里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惟有这块地方有树木,所以起名为“绿园”。在确定导弹试验靶场场址时,就把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周围几百公里划为禁区,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两个苏木(相当于乡)的260户牧民(1112人),7万头牲畜以及新西庙的财产、神像和72名喇嘛需要搬迁安置。中央军委拨款400万元,从5月初开始,特种工程指挥部派出800多人的一支队伍,携带100辆汽车和施工机械,在居延海附近为额济纳旗重建旗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牧民定居点。至9月底,共建办公区、厂房、住宅18361平方米,打井361眼,修建畜圈314个,运输物资42775吨,各种助民项目共投入劳动工24000个,将需要搬迁的政府机关、牧民、牲畜等全部迁移到居延海附近,起名为“建国营”。
  7169部队的后勤部、汽车37团、272医院、修理营、军需库、油库等单位驻在酒泉市。后勤部机关驻地干校(现酒泉军分区大院)和西大街原县委大院(现区政府所在地),汽车37团团部驻西关(现卫星基地办事处)、272医院驻北大桥(现25医院驻地),修理营驻南关(现市运输公司东侧)、军需仓库、油库设在南飞机场(现糖厂、啤酒厂所在地)。建设初期,清水通往基地的铁路尚未修通,施工器材和部队给养全由火车运到酒泉,再由酒泉装汽车经几百公里路程拉到部队驻地——绿园。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酒泉人民忍饥挨饿,为十万部队提供了部分粮食和军需品,对卫星基地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钱学森
相关人物
陈锡联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陈云
相关人物
陈士察
相关人物
孙继先
相关人物
张令彬
相关人物
周彪
相关人物
李寿轩
相关人物
张贻祥
相关人物
赵东寰
相关人物
高万祥
相关人物
唐凯
相关人物
陈士榘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曾旭清
相关人物
黄文明
相关人物
赵东环
相关人物
姚国民
相关人物
李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戈壁沙漠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