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1条
析出资源
20条
图表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曾小明” 相关
共 21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以山区寄宿制学校为平台,以特色教育为载体,创新“两张课程表”的管理体制,狠抓“四大课堂”教育,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培养“合格+特长”接班人,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学校暑假快乐多》为题,《中国教育报》以《学...
2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现有各类残疾人4700多人,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该县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就业需求以及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民政、劳动、残联和科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残疾人技能...
3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以前农民普遍使用的农药化肥已经收集起来,正准备统一装车运出村外,普通的农药化肥将禁止运进村内。这标志着该村近 6000亩农田正式进入种植有机农产品的转型期。铜鼓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42%,工业污染小,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得...
4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获江西首届“创建绿色生态先进县"称号,成为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之一;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42%,居江西省之冠,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生态林业县”称号;2007年,在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11%和24.8%的同时,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1%,达到...
5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面对国内外就业环境的不利影响,铜鼓县把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体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釆取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等有力措施,扶持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6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1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用和、省计生委主任文红莲、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陈毓平一行深入我市宜丰县、铜鼓县走访慰问省属困难企业职工、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群众、贫困计生户,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棉被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群...
7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2004年3月30日,铜鼓县温泉镇温泉村,10多名乡干部正在散发宣传资料,向农户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这是该县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个缩影。
8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战略,精心打造山区生态经济走廊,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县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走上了一条绿色兴县、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9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连日来,铜鼓县毛泽东同志脱险处一一吴家祠、毛泽东同志旧居一一肖家祠、秋收起义部队回师旧址一一排埠万寿宫等旅游景点游人络绎不绝,省会南昌和湖南长沙、浏阳等地的旅客纷至沓来。"红色”旅游线路受到旅游者欢迎,成为该县此次"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一道...
10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紧绷"安全弦"、细做"早文章”,将防汛工作落到实处,以确保安全度汛。
11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一通带百通",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县域经济的"提升”。去年,铜鼓县绿色生态山水、红色革命文化、民俗客家风情、佛教禅宗文化、避暑疗养休闲等"五条旅游线路”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全县销售食用菌比去年增加400...
12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6月14日,铜鼓县大塅镇红苏村内喜气洋洋,一派热闹景象。原来,由村民欧阳淼生与几位村民投资800万元兴建的琵琶形水电站正在举行竣工投产仪式。至此,大塅镇已建成小水电站8座,总投资1665万元,总装机容量达4160干瓦,年发电量超过2000万...
13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2004年7月10日,由铜鼓县教委组织的铜鼓县三都镇三都村农民电脑培训班在三都中学开班。当天,30名农民的荷锄茧手轻轻敲击键盘的声音,宣告该村农民与现代科技开始了亲密接触。
14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纤维板厂、刨花板厂这两家企业关闭后,每年可节约木竹企业下脚料、毛竹林垦复下脚料、间伐林等木竹材料3万多立方米,可发展食用菌2000多万袋。"日前,铜鼓县绿色食品办公室干部帅明池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15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 类型: 正文
铜鼓县通过调整学校布局,精简优化教师队伍,整合教育资源配置,降低了山区教育成本,提高了山区"普九”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该县共撤并农村学校、教学点83所(个),精简教师332名,实现了农村教育网点合理布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