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737
颗粒名称: 铜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分类号: F062.2
摘要: 铜鼓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战略,精心打造山区生态经济走廊,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县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走上了一条绿色兴县、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绿色经济 铜鼓县

内容

铜鼓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战略,精心打造山区生态经济走廊,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县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走上了一条绿色兴县、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00.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实现工业增加值1101万元,同比增长67.1%;财政收入完成2261.6万元,同比增长37.8%。
  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该县把推进工业化同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新技术装备与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对新上工业企业,实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木竹加工、绿色食品、医药化工、水电开发、生态旅游五大绿色主导产业。药产业年产值突破3个亿,成为生态工业经济中的最大亮点。生态旅游通过招商引资,打响绿色、红色和客家文化三张牌,实行"捆绑式"开发,盘活了景区资源,实现年旅游收入500多万元。五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该县依托山区的资源优势,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干部+农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名牌战略,促使农业种养结构向生态方向不断优化。同时.加快培植一批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确保农民增收。目前,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山羊、速生丰产林等五大特色农业迅猛发展,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全县发展反季节地埋菇1200多万袋,成为全国第二大鲜菇出口基地,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100多元。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阳光产业”,种植面积达3400多亩。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小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铜鼓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