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大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046
颗粒名称: 抓好“四大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其他题名: 铜鼓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走笔
分类号: G40-012
摘要: 铜鼓县以山区寄宿制学校为平台,以特色教育为载体,创新“两张课程表”的管理体制,狠抓“四大课堂”教育,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培养“合格+特长”接班人,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学校暑假快乐多》为题,《中国教育报》以《学校就像我的家》为题,《人民日报》以《铜鼓寄宿制教育惠及山里娃》为题对此进行了聚焦报道。2006年,国家“两基”攻坚办将铜鼓和另外两个地方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摄制成光碟,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内容

铜鼓县以山区寄宿制学校为平台,以特色教育为载体,创新“两张课程表”的管理体制,狠抓“四大课堂”教育,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培养“合格+特长”接班人,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学校暑假快乐多》为题,《中国教育报》以《学校就像我的家》为题,《人民日报》以《铜鼓寄宿制教育惠及山里娃》为题对此进行了聚焦报道。2006年,国家“两基”攻坚办将铜鼓和另外两个地方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摄制成光碟,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
  切实抓好常规课堂,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该县注重基础教育第一课表,在抓实抓全基础教育文化课的同时,强化师资、配好硬件、强化管理,将体卫艺教育贯穿于常规教育的始终。近年来,该县采取引进来、强培训等方式,配齐配强了师资力量。目前,全县小学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4.45%,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达42.57%,均高于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平均水平;中小学教师中,共有音体美卫专兼职教师171人,占在岗专任教师的15.3%。对全县已建成的25所寄宿制学校,配备完善了学生公寓、餐厅、厕所、运动场、练功房及其他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为确保学校在常规课堂中有计划、有措施、形式多样地开展体卫艺教育活动,该县建立健全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等制度,并编印成册下发至学校,以制度保实施。
  合理安排活动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目前,全县初中生住宿率达80.3%、小学生住宿率达38.5%。住宿生在每天16:30至20:30有充裕的时间开展课外活动。该县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以第二课堂为体卫艺教育的重点,精心编排第二课表,落实课外活动四个“一小时”。“一小时(16:30一17:30)开展文体活动”。全县寄宿制学校都因地制宜配备了体艺活动器材、场地,成立了田径、乒乓球、舞蹈、合唱、书法、美术、手工等课外活动小组。三都小学在第七届世界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成果展上获金奖6项,银奖7项,铜奖1项;石桥小学以植物标本制作和楹联书法为特色,分别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命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普示范基地”、“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学生诗联书画辅导站”。"一小时(17:30—18:30)处理个人事务”。铺床叠被、淘米蒸饭、洗脸洗澡、洗衣洗袜这些琐事,寄宿制学校住宿生都要自己动手。该县聘请了22名生活教师,指导学生整理个人事务。"一小时(18:30一19:30)观看电视节目”。全县寄宿制学校基本已达到了多媒体节目、电视节目、远程教育资源三进教室。各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观看一小时电视节目,使学生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学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小时(19:30-20:30)学习书本知识”。寄宿制学校组织学生在就寝前进行一小时自由学习,学生们既可以完成当天练习,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阅各方面的书籍,扩大阅读面,增长知识。
  精心布置环境课堂,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该县重视环境育人,突出抓好四种文化,周密布置校园文化大课堂,做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寝室文化。寄宿制学校学生自己动手,把寝室布置得整洁、干净、美丽、温馨,像自己的家一样。如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寝室,激发学生的好学精神,在寝室中张贴“寝室是我家,干净卫生靠大家”等温馨提醒语句。餐厅文化。在学生餐厅中,各中小学均用软化语言或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用”锄禾”诗,提醒大家爱惜粮食;用"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提醒学生节约用水,进行环保教育。长廊文化。各学校依据本校优势,建设长廊文化。如三都中学建造百米碑林,刻录名言警句百余条;三都小学建有国防教育长廊及国防知识展览橱窗,展示铜鼓革命历史、兵器知识和现代战争等。墙壁文化。各中小学利用校园围墙和教室墙壁,以不同形式开展体卫艺教育。如在体育园地的围墙上画有体育运动的简笔画,在心理咨询室和卫生场所墙壁上书有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等。
  积极开设生活课堂,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还要学会生活。该县依据寄宿制学校特点,积极开设生活课堂,把生活教育和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饮食起居规范化。按军队要求严格管理寝室,统一作息时间。要求寄宿制学校寝室做到毛巾晾成一条线,水桶、牙杯摆放一条线,被子折叠一条线,等等。同学关系亲情化。该县各校都按照“大带小、一帮一”模式,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同学帮教小同学活动,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集体生活习惯。劳动锻炼制度化。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菜园子、养猪场等劳动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种菜、养猪等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盘中餐的艰辛。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小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铜鼓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