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69 / 217
252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域内烟丝销售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在各晒烟产地,设立专门作坊加工,冠以牌号,向全国以至海外批发销售,广昌“黑老虎”、黎川“皮丝”即是;二是遍布全区各地烟丝加工作坊前店后坊形式,采购烟叶后,在当地加工,就近销售,批零兼营;三是专门商...
252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域内卷烟批发零售业务全部由私商经营,主要采取代销和赊销等方式,控制货源批发给商店南杂店和烟摊小贩,除坐店等客外,较大私商还利用域内水网发达条件,包船沿途上岸推销。
252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61年7月起,域内按国家规定,对农民交售农副土特产品,给予卷烟奖售,其超购部分进行换购,按平价供应。
252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域内晒烟仍实行随行就市自行定价。
252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中药与西药机构分开。
252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57年春,黎川县药材公司在茶亭、东山百家畲两地试种黄连(1亩)、荆芥、吴萸。金溪县药材公司在石门试种木瓜,在白缮孔坊试种白术(1亩)。
252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唐仪凤年间(676—678),广昌县始种植红莲。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0),泽泻栽培技术从福建建瓯传入广昌驿前,并逐步在全县延种,民国19年(1930),产值达15万元。新中国成立后,该产品行销全国,并大量出口,1956年—19...
252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22年(1933)7月,国民政府在南昌设立中国江西食盐火油管理局,管理全省食盐火油公卖事业。域内崇仁县设立火油公卖委员总会。29年3月,省政府指定液体燃料(汽油、机油、柴油及煤油等)由省统制局专卖。5月,在临川成立办事处,开办存货登记等...
252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52年12月,南昌石油分公司在南城县设立南城石油供应站,其他县则由私营或国营商店兼营。到60年代,东乡、南城成立储油所,为抚州石油分公司派出机构,既为专区储油,又在当地售油,其他县则由国营商业机构兼营。到70年代初,各县(市)机构名称不...
253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用油机器较少,石油商品相对充足,中国石油公司中南区公司南昌分公司确定全省经营方针为:大力推销煤油,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同时不忽视其他油品推销。1950年抚州石油小组积极派员至各县乡村上门串户,宣传使用煤油灯,并赠予灯具,逐...
253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出口土产品有松香、松节油、白莲、香菇、蜂蜜、晒烟、夏布、土纸、香料油及其他土产食品、土产杂品、饲料品、竹木制品等共70多个品种,年出口金额1992年达1739万元。
253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77年至1991年由南丰长虹纺器厂生产出口木纱管815.5万只,广昌县出口打梭棒200万根,崇仁县出口织布机25台。主销香港。
253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矿产资源有铀、铜、钨、铁、锰、锌、金、银、锡、稀土、瓷土、煤、石墨、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云母、重晶石、珍珠岩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出口6种。出口金额最高年份1991年为714.5万元。
253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化工产品出口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口14个品种,最高年份1990年出口金额672.7万元,主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253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主销日本、欧美及中东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1982年—1992年共出口柠檬酸214.8吨、柠檬酸钙172.33吨。其中,宜黄县出口柠檬酸70.8吨、柠檬酸钙172.33吨,广昌县出口柠檬酸100吨,崇仁、南丰县也有少量出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