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113 / 172
1681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招携、湖坪一带,作物损失严重,房屋被破坏数百栋。光绪二十一年,雹如鸡蛋,农作物损失严重。1957年,下冰雹,罗陂、水口一带雹如鸡蛋,最大的达7—8斤,大树连根拔倒,财产损失甚巨。1973年,发生激烈雷电,15人被击身亡。
1682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同治九年,降暴雨、冰雹。招携、湖坪一带,作物损失严重,房屋被破坏数百栋。光绪二十一年,雹如鸡蛋,农作物损失严重。
1683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6年,下雹如鹅蛋,最大达18斤,湛元一带毁民房数十栋,庄稼无收。
1684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2月10日,戴坊的红光村遭受雹灾,最大的达20余斤,房屋被严重破坏。1957年,下冰雹,罗陂、水口一带雹如鸡蛋,最大的达7—8斤,大树连根拔倒,财产损失甚巨。1973年,发生激烈雷电,15人被击身亡。
168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0年,石陂一带蝗虫伤禾,歉收。
1686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9年,积雪尺许,历40余天,冻折树木,冻死牲畜无数。
1687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乐安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特别是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是赣东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建国前,由于生产力落后,抗灾能力差,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七八千万斤,亩产在200斤左右,广大劳动群众...
1688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乐安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特别是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是赣东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建国前,由于生产力落后,抗灾能力差,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七八千万斤,亩产在200斤左右,广大劳动群众...
1689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定租,又叫铁板租,虽遇荒年灾害作物减产歉收,但租额不变,一般上等地要交租谷2石,中等田交租谷1.5石,下等田交租谷1石。分租,一般按当年实际产量对半分,有的四六分,地主分得产量的60%,这两种分法,首先得提留小量的种子谷,然后再按比例分配。...
1690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绝大部分土地为地主、富农所占有,占全县总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总土地面积的80%以上,如万崇乡罗田村,全村132户,共有土地253.3亩,其中地主、富农8户占地180亩,占土地总数的70%;地主、富农管理的祠堂占地30亩...
1691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这期间农民在经营上有自主权,可自行安排作物,自愿劳动组合,互通有无,各负盈亏,产量在完成国家公粮后,农民有权自行处理,发挥了互助合作的优越性。于是由点到面,全面发展,到年底有常年互助组27个,季节性互助组1141个,参加农户4742户,占总...
1692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下半年,本县农村经过剿匪、反霸、借粮等工作,使农村封建势力初步受到冲击。1950年春,全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地租、债利一律按原额率减25%,同时,宣布废除高利贷剥削制度,退还一切租债抵押。同年12月,成立县土地改革委员会,领导土改...
1693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1952年春,乐安县委在平原地区的公溪莲塘村,组成邹桂华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山区地区的招携组成谭正生农业生产互助组,进行互助合作试点。这期间农民在经营上有自主权,可自行安排作物,自愿劳动组合,互通有...
1694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10月,本县将原有的291个高级社,全部转成政社合一的15个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建制。公社统一经济核算,生产队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公社化初期,大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实行男女老幼一齐吃食堂,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
169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朝后期,全县耕地面积已达40余万亩。清乾隆、嘉庆时期,耕地有所增加。咸丰六年,县组织团练地方武装阻止太平军入境,鏖战3年,青壮年死伤颇多,田园荒芜,耕地锐减。光绪三十年,设农工矿局,开辟农学试验田,耕地回升到50万亩左右。民国29年航空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