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8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1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学年鉴.2019
朱熹的思维世界
朱子学年鉴.2016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
朱子学年鉴.2014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检索条件
与 “吾妻重二” 相关
共 18 条
1
/
2
1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基础文献
阅读原文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吾妻重二
;
吴震
本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影响后世达七百年,深刻塑造了中华礼仪文明。本书为日本朱子学、礼学专家
吾妻重二
教授《家礼》学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分三编:文献足征、礼文备具、礼书承传,共十三章,广涉《家礼》版本、木主、深衣、日本《家礼》接受史等议...
2
朱子学书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这篇书评综述了
吾妻重二
、评田浩以及秦家懿三位学者对于朱子学的研究成果的评述。
吾妻重二
的《朱熹<家礼>实证研究》被认为是朱子家礼研究的巅峰之作;评田浩的《旁观朱子学》提出了思想史研究的旁观者视角;秦家懿的《朱熹的宗教思想》被认为是西方汉学界朱...
3
朱熹《家礼》实证研究——附宋版《家礼》校勘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本书通过对朱熹《家礼》进行实证研究,将其放置在朱熹家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中考察。主要内容包括对《家礼》思想内容的考察,阐释朱熹博采古今众家的礼学特点,并结合晚年的礼学著作和语录探讨其礼学思想的变化发展。全书分为“研究篇”和“文献篇”...
4
朱子家礼と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家礼と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渉》是
吾妻重二
和朴元在编著的一本研究书籍,以朱熹的《家礼》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和接受为主题展开讨论。该书着重研究了《家礼》在东亚地区的传播情况以及对其接受的多样化研究,并从思想、传播和具体思想家对《家礼》的...
5
吾妻重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吾妻重二
是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的教授和学部长,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东亚思想文化史,特别关注朱子学、儒教仪礼和书院研究。他发表过多部著作,包括对朱熹《家礼》的实证研究,对宋代思想的考察以及家礼文献集成等方面的研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翻译...
6
2014年台湾地区朱子学研究相关资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2014年台湾地区朱子学研究的相关资料。
7
朱子学的新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该书是收录了日本学者
吾妻重二
先生的17篇论文,对朱子学的历史传承和演变进行了梳理和深入剖析。书中以时间为纵轴,以朱熹的思想和理论为横轴,分析了朱子学从周惇颐到朱熹以及朱熹之后的发展情况,探讨了朱熹对圣人、理、气、鬼神思想和宇宙观、...
8
2019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2019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9
二、论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种村和史的研究总结了他在宋代《诗经》学方面的研究,包括《诗经》学的继承与刷新、解释方法论基础的认识以及儒学的道德观和时代状况在《诗经》解释中的反映。他主要通过分析代表性的《诗经》注释书来确定宋代《诗经》学的特征,并探讨其与各时代《...
10
四、大陆以外的朱子学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段主要描述了港台、日韩以及欧美地区对朱子学的研究发展。
11
日本儒教学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日本儒教学会是于2015年10月10日成立的学术组织,旨在为日本的儒教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之前,日本的儒教研究主要分散在不同的学会中进行,如中国儒教研究者参加日本中国学会,日本儒教研究者参加日本思想史学会,朝鲜儒教研究者则参加朝鲜学...
12
朱子家礼宋本汇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书记述了《朱子家礼》分通礼、冠、昏、丧、祭五部分,而特重丧祭,一方面,体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儒家传统,于生死际,尤为挂怀,敬意与庄重,于此存焉;一方面,是本于儒家对孝道的推尊,而自然设立。礼缘人情而制,子女对父母之情,为其大者...
13
参考文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的思维世界
|
类型:
参考文献
14
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
类型:
序
15
初版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
类型:
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