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川” 相关
共 601 条 2 / 41
16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 类型: 附录
各朝历代职官表
17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三国时,孙吴太平二年(257),分豫章郡东部,建立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 临川郡名称即自此时开始。
18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又将临川郡改为抚州,划南城部分地置永城县,划崇仁部分地置宜黄县,划邵武部分地置将乐县。
19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南唐为“抗御七闽,牵制百越”,以南城为治所,分置建武军(相等于下等州)。
20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1913年废府,全国实行县制。
21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临川不仅是才子之乡,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突出贡献,而且,科学技术在临川文化的大系统中也占重要位置。特别是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冶炼技术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宋朝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的地理学巨著《太平寰宇记》200卷,堪称古代...
22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的存在方式。它包括人们在创造中所选择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物质存在是文化的外壳,精神存在则是文化的灵魂,它具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临川文化是临川区域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方式,是具有浓郁的风情和民情的区域文化。...
23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临川人民从来就希望过那种无灾无病、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
24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宋代临川的史学和地理学是两个新开辟的领域。
25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宋代的临川书、画艺术有着优良的传统,王羲之、颜真卿这两位书法大师在临川播下的书法种子,到了宋代结出了丰硕的果子,临川出现了自己的书画艺术家。南城的陈景元为北宋著名书画家。
26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明代临川文化中的史学和地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7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晏殊,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死后谥“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远祖徙迁不常,世次晦显。自其高祖晏墉,唐咸通中举进士,卒官江西,始著籍于高安。至曾祖晏延昌,又徙其籍于临川。父亲晏固,本抚州手力节级。晏殊就出身于这样一个下级武官的家庭。
28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晏殊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他的词集名《珠玉词》,有毛晋所刻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珠玉词》刊本;又有晏端书所刻的晏氏家刻本。钞本有吴纳《唐宋名贤百家词·珠玉词》本及南京图书馆藏明钞本(即许宗彦鉴止水斋旧藏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唐圭璋...
29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晏殊少年即登馆阁,掌命书,平生著述极丰。欧阳修说:“晏公小词最佳,诗次之,文又次于诗”。②可见,世人多看其词的成就,而忽视其诗文的创作。其实,晏殊的诗文创作成绩是很大的,足可以同词颉颃。
30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宋代临川文化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宋代临川文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晏殊的缔造之功分不开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