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的农耕型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43
颗粒名称: 临川的农耕型文化
分类号: G1
页数: 3
摘要: 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的存在方式。它包括人们在创造中所选择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物质存在是文化的外壳,精神存在则是文化的灵魂,它具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临川文化是临川区域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方式,是具有浓郁的风情和民情的区域文化。历史悠久的临川文化凝聚着临川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杰出智慧,也体现了临川人民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时空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临川文化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化事业 临川

内容

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的存在方式。它包括人们在创造中所选择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物质存在是文化的外壳,精神存在则是文化的灵魂,它具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临川文化是临川区域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方式,是具有浓郁的风情和民情的区域文化。历史悠久的临川文化凝聚着临川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杰出智慧,也体现了临川人民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时空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临川文化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断创新与发展。美国有位学者曾经说:所有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文化生态平衡的过程。文化生态有它独特的发育、成熟、衰朽、再生的过程,而寻找临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是建立临川文化概念的基础。 临川文化是在“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江南大地上崛起的一支著名的农耕型文化。临川是江南较早被开发的地区之一,它的原始文明,是由北方迁徙来的百越系统中的一支与当地土著人共同创造的。临川,春秋时属百越之地,面临川文化的最初胚芽,应当在这个复杂的百越系统中找到渊源。根据综合分析,古于越人曾迁至于此。于越,为于人与越人结合而成。越人为夏禹之裔少康之后,是百越中的一支,后来与东夷族于人结合为于越。于越的结合时间当在商代中叶。于越在商朝不断打击之下,逐渐南迁至江汉之间,随着楚人向南发展,于越只得向东南迁徙。 为什么说临川属于于越呢?因为临川文化境内有著名的盱江。《水经注·赣水》云:“盱水出南城县西北流,迳南昌县南,西注赣水。”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四·建昌府》云:“盱江,东府城东,一名建昌江,源于广昌县南血木岭……至临川县石门,亦名汝水,下流注于赣水。”章炳麟在《春秋左传读》卷8中说:“然则南城、南昌皆有盱水,宜亦古杆国地。”嘉庆重修《清一统志》卷246《抚州府志》云:“盱水即汝水,音通之故。”以汝水取名的河流一是淮河支流,源出河南鲁山县大盂山,流经宝丰,襄城、上蔡、汝南而注入淮河; 一是江西的盱江,流经临川文化境内,注入赣水。以汝水取名的有汝阴,汝阳,汝南和抚州的临汝县。可见章炳麟的意见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抚州”的“抚”与“汝”在上古音近或音同。可见,在盱江流域肥沃的土地上,曾有于越人迁居于此,并与当地土著一起,筚路篮缕,共同开辟临川的文明源头。 临川文化辐射的临川区域,远古乃多沼泽,丘陵,草木繁茂,气候湿润。当时虽属吴国版图,但因山陵纵横,森林密布,系吴国边远之地,所以没有被吴人同化。越王勾践灭吴,于越人所在之地,又纳入越国版图。但由于越为了争霸中原、向北迁都璋琊, 对于越的统治已经鞭长莫及,故使当地人民有比较长的时间休养生息,繁殖人口。各种文物资料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临川就有人类聚居。尽管当时土著居民还处在“火耕水耨,民食鱼稻”的时代,但异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由渔猎进而为农田。这样,临川先民们逐渐在山坡,泽边定居下来。而从北方迁徙来的于越人,带来了比当时南方未开化地区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初步形成了原始的农耕文化特征。游耕农业生产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依靠自然条件,在土地肥力不足的情况下,即行迁徙。而从临川文化圈内的大量族居或城廓遗址看,临川先民是比较早地在山坡水泽定居,特别是肥沃的盱江流域两岸,并住进了简易房屋。另外,从出土的一些家畜工艺品看,临川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是家庭规模的男耕女织。而且,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济的开发也是比较早的。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