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97 / 1339
144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水产资源的丰富历史和渔业生产的演变情况。
144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地区,其渔业生产历史悠久。
144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地区,其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县境中部地区,曾出土了战国至汉时的各式“陶网坠”和“丽蚌网坠”等渔具。
144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地区,其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县境中部地区,曾出土了战国至汉时的各式“陶网坠”和“丽蚌网坠”等渔具。从两千年前开始,境内就已经有人从事水产捕捞活动。到了明代,宁河县的渔业生产已经较为繁荣,淀泊互穿引,鱼...
144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的历史和现状,包括鱼种、鱼苗的繁育、精养成鱼、废河养鱼和排灌沟渠养鱼等淡水养殖方式,以及养殖对虾等海水养殖方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144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宁河县曾经是天然的淡水捕捞区,以及海洋捕捞区。淡水捕捞集中在蓟运河和七里海,捕捞品种包括鲫鱼、鲤鱼、绒蟹、银鱼等。在捕捞能力超过鱼类资源再生能力的情况下,淡水捕捞业迅速衰退。海洋捕捞主要集中在北塘海口,捕捞品种包括黄花鱼、快鱼、毛虾、对虾等...
144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对河道治理的概述,包括历代河道治理的措施和成效。其中,东汉时期利用原有河道和洼淀、沼泽,开辟了3条相联的运河;唐代修建了平虏渠和泉州渠,并开凿了新河运渠;明代修复了北塘至新河间的运渠——直沽河;清代坚持灌溉、防洪服从漕运...
144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历代河道治理的历史和新中国建立后的河道治理工程。其中,东汉时期曹操为了运输军粮,利用原有的河道和洼淀、沼泽,开辟了3条相联的运河;唐代为了避海上风险,由宁河与军粮城之间向东北方向开凿了一条与海岸大体平行的运河;明代修复了北塘至...
144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水利发展历史和现状。宁河地区在东汉时期就开始开凿运河,用于军事和运输。唐代时期,平虏渠的开凿使得南方漕船可以经由宁河和军粮城之间,进入蓟运河航道。清代时期,水利治理以灌溉、防洪服从漕运利益为原则,但经常出现因防洪而阻塞漕...
145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自新中国建立后的30多年里,经过一系列河道修浚和治理工程,基本解决了防洪和除涝的问题。这些工程主要包括开挖河道、蓟运河治理、还乡河治理、潮白河治理和小新河治理等方面。其中,开挖河道工程包括了潮白河、导流河、小蜈蚣河、东引河等河道的...
145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宁河县的水利发展历史,包括在不同的时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145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元朝至清朝时期,宁河县通过军垦经营海滨水田,进行灌溉和改良土地的工作。明代和清朝时,县知事袁了凡等人着手营田建设,并进行了灌溉试验和改良土壤的实践。然而,后来部分田地逐渐变为蔬菜园和污地。
145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水利发展历史,包括在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宁河县主要依靠水车进行农田灌溉,直到光绪年间才开始引进龙骨水车。在民国时期,宁河县已经有机械提水和电力提水工程,但应用不广泛。1945年后,所有扬水站设施被破坏殆尽。解...
145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的六个大型电力排灌站,包括董庄扬水站、皂甸扬水站、苗庄扬水站、杨富扬水站、丰台排灌站和江洼口排灌站。这些排灌站主要用于灌溉和排水,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其中,董庄扬水站是宁河县第一座大型扬水站,总流量为10秒立方米;皂甸扬水...
145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水井使用情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机井的凿井历史和分布情况。宁河县在机井抗旱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抗旱办公室、组建打井队、引进先进设备等。根据地下水分布和淡水埋深情况,宁河县被划分为中浅井区、中深区和深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