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14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渔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8
页码: 241-2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水产资源的丰富历史和渔业生产的演变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渔业 历史

内容

第一节 历史概述
  宁河县水产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县境中部地区,曾出土战国至汉时各式“陶网坠”和“丽蚌网坠”等渔具。两千年前,境内已有人从事水产捕捞活动。明代记载:宁河“淀泊互穿引”,“鱼虾地享无穷利”,“水深鱼聚多”,“晒网家家集野汀”。因为濒临渤海,又是水乡泽国,所以渔业较为繁盛。宁河县特产银鱼、冰鲜、紫蟹,在明代已是贡品。明代通判范兆祥曾记载当时宫廷太监亲自收缴银鱼贡品时的情况:“宫厂黄旗压境开”,“弦诵喧啾”,已成百姓沉重负担。至清代,捕捞的主要鱼类已有记载:即鲤、少阳(锅盖鱼)、鲫、〓、鲇、河豚、脍残鱼(俗名葫芦鱼、面条鱼)、鳝、鱵、鳅、嘉鱼、勒鱼(俗名快鱼)、燕鱼、银鱼、鲮鱼、鰶鮬鱼、〓、刀、比目鱼、海䖳(俗名海蛰)、羊鱼、八带鱼、黄花鱼,以及虾、蟹、蠘、蚌、蛎、蛤蜊、蛏、蚶、螺蛳等30余个品种。七里海因每年秋季盛产蟹虾,“居民呼之曰蟹秋。余如鲫鲤白鱼,梭鱼,鲇、鲂、花脊鱼等,间亦产之”。明清时期,海洋捕捞和淡水捕捞业均常盛不衰,并以传统特产银鱼和紫蟹而闻名于世。民国25年(1936年)记载:“蓟运河所产之银鱼、紫蟹,清时曾为贡品。”
  民国时期,宁河县为华北地区重要渔业基地。渔业被称为“宁河富源之一”。民国20年(1931年)、民国25年(1936年)记载:“宁河县南临海滨,海岸线长凡百十余里”,“七里海地势洼下,为永定河浅水之地”。“内地湖泊及港淀”、“鱼虾贝蟹,出产极丰”。“全县共有渔船200余只,渔户约400余户”。“宁河县盛产淡水鱼类,为沿海各县中特异者。”“主要物产如红蚶、蛏子、刀鱼、鲤鱼、鲫鱼、快鱼、梭鱼、建子鱼、箭杆鱼、黄瓜鱼、河豚鱼、比目鱼、河虾、螃蟹、鲫头鱼、草根鱼、蟮、蛤、黑鱼、虎头鱼、白条鱼、拐子鱼等。”“咸干品:海虾、对虾、蛤、蚶、虾子、虾头、快鱼、港虾、辞暖鱼、河蟹黄。该属虾头沽专产蛏干,肉味鲜美,名曰:‘美人鲜蛏’,全国闻名。”“渔具多用张网、袖网、棍网、抢网、打网、快鱼网、地网、大网、钩网、挂网、风网、拉网、以及手钩等。”
  清代,省“开办渔业公司,以利渔户、渔商”。县“设立渔船捐局”征收船捐渔税。民国2年(1913年),前直隶劝业道时代,道署农林科内设有水产股,“专司水产行政、统计、调查、建设等事业”。“每届渔讯,即派员专赴渔区,从事调查统计工作。”时,宁河县为第五渔区。民国5年(1916年),与天津县等4县联合创办商渔联合会。民国13年(1924年),设直隶沿海渔船捐征收局。民国21年(1932年),县设建设局兼管渔业,并设有“渔业公司”、“渔会”、“渔业生产合作社”等组织。民国25年(1936年)统计:“海产、河产每年输出量不下1300吨”。据记载:“民国以来,沿海渔村,兵连祸结,富有渔户,转徙他方,另谋生路。贫困渔户,颠沛流离,伺机出海,官府不加保护,专恃苛敛摧残。以故渔户生计日蹙,无力捕捞,天然富源,坐而丧失。”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办理渔业货款,发放灾荒救济和成立渔业互助组、合作社等措施,恢复和发展渔业生产。1953年,建国营收购站。后因区划变更较大,沿海渔村大量划出,宁河县渔业生产主要转向淡水捕捞。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水产品总量仍很高。1956年至1961年,年平均水产品产量为2250吨,虾蟹产量占35%以上。渔业产值135万元(按当时不变价格计算),其中主要是捕捞生产。1968年根治海河建防潮闸后,溯河性鱼类如刀鲚、银鱼和中华螯蟹等产量骤减,70年代基本绝迹。蓟运河上游修建水库,使河道和七里海存水期缩短,影响了鱼类繁殖,捕捞产量大幅度下降。1973年至1981年,年平均渔业总产量为233吨,比50年代下降96%,其中虾蟹下降到零。
  由于捕捞产量的下降,不得不改变渔业生产的方式,由捕捞为主改为以养殖生产为主。早在1957年,宁河县芦台“五一公社”建水产专业队(换新渔业队),从事水产养殖(兼捕捞),并于1958年开始人工孵化鱼苗。1974年,县设水产局,统一管理全县水产行政、技术指导、渔政和供销工作,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淡水养殖和海水捕捞生产。1985年开始,部分社队对渔业生产实行专业承包。1985年养鱼专业户达到233户,养鱼联合体达到1390个。
  1984年开始发展水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一、西南部地区,含任凤、南涧、淮淀、俵口、潘庄、造甲6个乡镇。有可供养鱼水面、洼淀4.5万亩,占全县水面总数的70%。其中包括:(一)1985年俵口、淮淀、任凤3乡12村,共投资65万元,对东海进行分割治理,扩展养鱼水面0.3万亩,蓄水2600万立方米,鱼产量达15万斤。(二)利用永定河两岸1.8万亩洼淀,海水养对虾、梭鱼。1986年全县建成精养虾池0.182万亩,半精养0.219万亩。对虾养殖水面达到0.401万亩,总产10.5万公斤,海鱼7.25万公斤,同时建成五百水体的对虾养殖场。建成可日产400公斤对虾饵料的工厂。二、淮淀乡南淮淀村东洼淀建900亩小水库,蓄水60万方,每年产鱼2.5万公斤。并于淮淀、潘庄、大贾等乡围堤搭埝,建季节性和永久性水库,总蓄水量达3000万方。三、建成由联合国投资的0.3万亩商品鱼基地。1984年5月,县政府成立渔牧开发办公室,领导这一工程的实施。1986年4月,建大辛渔牧开发管理站,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并于1987年10月底完成全部投产,
  1986年,全县养殖水面达2.5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856.5吨,渔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达51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
  1989年,全县养殖水面已达2.71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236.1吨,渔业产值已达8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
  第二节 可养鱼水面分布及区划
  一、可养鱼水面分布
  宁河县共有可养鱼水面5.243万亩,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水库2.2万亩,废河道0.716万亩,河渠0.98万亩,池塘洼淀0.939万亩。(一)七里海水库(东海)在县境西南部,位于潮白河东侧,津塘运河北侧。全库水面2.2万亩,占全县可养鱼水面的41.96%,于1980年5月建成。水库底质肥沃,水草丰盛,为宁河县淡水渔业重点产区。1984年,以附近村为单位,进行分割治理。(二)蓟运河废河道(两条),为1972年治理蓟运河取直改道而留下的废湾,即埋珠河湾和大杨河湾,总计水面0.716万亩,占全县可养鱼水面的13.6%。埋珠河湾位于蓟运河丰台段,南起板桥乡崔成庄,北至小李乡南埋珠,水面0.338万亩。大杨河湾位于蓟运河芦台段,由董庄乡小薄桥开始,流经赵庄乡、大北乡到大尹闸止,水面0.378万亩。(三)全县河渠水面0.98万亩,大部分是农田排灌渠。水深汛期可在3米以上。河渠水面占全县可养鱼水面的18.6%。其中水面在50亩以上的47条,50—100亩的29条,100亩以上的37条,共113条。(四)全县池塘洼淀水面0.939万亩,占全县可养鱼水面的17.9%。其中水深2米以上的87个,水深2米以下的462个。一般水深1.5米左右,另有苗池136个,水面487亩。鱼种孵化场5座,水面557亩。
  二、渔业区划
  根据水资源、渔业资源、鱼类区系、渔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技术水平和存在问题,将全县划为两区:(一)北部大洼河渠池塘放养区。本区西靠潮白河,东有蓟运河、还乡河流经,西关引河、卫星河横贯其境。区内水面以废河道、河渠、池塘为主。本区水化分析总N在1.12mg/L以上,能满足饵料生物及鱼类生长需要。本区分布的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鳙鱼。主要是人工养殖鱼类,野杂鱼比较少。本区养鱼处于粗养阶段,一般放养2—3年出鱼。养鱼水面利用率在19%以上,亩产为36.5公斤。(二)南部水库池塘重点发展区。本区有蓟运河、潮白河流经,西南还有北京排污河、青龙湾河、津塘运河等河流。蓟运河水比较丰富,偏旱年则比较缺乏,水中鱼类饵料生物较丰富。本区水面主要是水库、废河道和池塘。全区可养鱼水面3.16万亩,占全县水面的74%,水面利用率在11%以上,亩产为30公斤。本区池塘及河流水中,营养盐类较(一)区丰富,尤其以蓟运河芦台段营养为最高。8月份水质测定:有机物耗氧量为16.98mg/L,总N为5.81mg/L,适合饵料生物大量繁殖。本区鱼类,除养殖的草鱼、鲢鱼、鲤鱼外,有很多野杂鱼,如乌鳢、鲇鱼、黄鱢、麦穗、鲫鱼,并能见到刀鲚、梭鱼及河蟹等。本区养鱼历史较早,为宁河县历史上主要产鱼区。
  第三节 鱼类及饵料生物
  一、鱼类
  经县内蓟运河和部分渠道、池塘鱼类资源调查,共采到34种,分类如下:(一)鳀科:刀鲚;(二)银鱼科:大银鱼;(三)鲤科:鲤鱼、鲫鱼、红鲤、丰鲤、草鱼、逆鱼、鲢鱼、鳙鱼、麦穗鱼、三角鲂、红鳍鲅、翘嘴红鲅、餐条、赤眼鳟、鳡鱼、大鳍刺螃坡、马口;(四)鲶科:鲶鱼;(五)科:黄鱢、泥鳅;(六)鳗鲡科:鳗鲡;(七)鳢科:乌鳢;(八)鳉科:青鳉;(九)鲻鱼科:梭鱼;(十)合鳃科:黄鳝;(十一)鮨科:鳜鱼;(十二)攀鲈科:园尾斗鱼;(十三)虾虎鱼科:矛尾刺虾虎、纹缡虾虎鱼;(十四)塘鳢科:黄鲫鱼;(十五)刺鳅科:刺鳅。调查到的这15科类,34种鱼中,鲤科18种,占52.9%。其中主要有养殖种类的鲤鱼、鲢鱼、鳙鱼和野杂鱼的麦穗、餐条、红鳍鲅。其他16种鱼均为本县野生鱼类。河流中以鲤鱼、鲫鱼、餐鱼为优势种。因鲤鱼、鲫鱼的繁殖力强,且各河流渠道中杂草丛生适合产粘性卵和鲤鱼、鲫鱼繁殖。池塘中以草鱼、鲢鱼、鲤鱼为主,是宁河县人工养殖的主要对象。
  鱼类区系划分如下:(一)中国平原复合体。有鲢鱼、鳙鱼、草鱼、红鳍鲅等17种,占总数的50%,比其它内陆湖泊的中国平原复合体鱼类的比重稍低。(二)海水复合体。有大银鱼、梭鱼、鳗鲡、刀鲚等7种,占总数的20.6%。宁河县因临近海湾,境内河水流入渤海,河内出现以上回游性鱼类,和其他内陆湖泊相比,比重较大。(三)古代上第三纪复合体。有鲤鱼、鲫鱼、鲇鱼等7种,占总数的20.6%。(四)印度平原复合体。有乌鳢、黄〓等3种,占总数的8.8%。
  二、饵料生物
  根据采样点调查分析:(一)浮游生物中:1、共采到池塘浮游植物39属。以绿藻门和蓝藻门的种类占优势。其中绿藻门18属,主要有纤维藻、栅列藻、小球藻等。蓝藻门10属,主要有平列藻、鱼腥藻、颤藻等。另外,有裸藻门3属,金藻门1属,隐藻门1属,甲藻门3属,硅藻门3属。池塘浮游植物总量(以采样点分析)较高,可达12216万个/升以上。2.共采到河流浮游植物57种。以蓝藻门的种类占优势。其中绿藻门23属,主要有纤维藻、十字藻、小球藻等。蓝藻门14属,主要有颤藻、鱼腥藻、平列藻等。硅藻门10属,主要有小球藻、舟形藻、针杆藻。另外,有裸藻门4属,金藻门1属,隐藻门2属,甲藻门3属。河流浮游植物蓝藻类,较高的可达17001万个/升,占总量的80%。3.共采到池塘浮游动物13种。其中轮虫3种,主要有萼花臂尾轮虫和卜氏晶囊轮虫。枝角类4种,主要有多刺裸腹蚤和细巧华哲水蚤。挠虫类3种,主要有台湾温剑水蚤。原生动物3种,主要有似龄壳虫。浮游动物总量1501.2—28510.4个/升之间,以原生物占优势,占总量的80.4%—99.9%。4.共采到河流浮游动物25种。其中轮虫11种,主要有萼花臂尾轮虫,原生动物3种,主要有似龄壳虫,枝角类5种,主要有长肢秀体蚤,挠虫类6种,主要有台湾温剑水蚤。河列浮游物总量在4768.7—41662.7个/升之间,以原生动物占优势,其次是轮虫。此二类占总量的95.3%以上。(二)底栖动物。经采样调查,共有15个种类。其中水生寡毛类3种,为苏氏尾鲤蚓,霍甫水丝蚓和克拉伯水丝蚓;摇蚊幼虫类5种,为羽摇
  蚊,粗腹摇蚊,微刺菱跗摇蚊,六附器毛实摇蚊,隐摇蚊;软体动物6种,有河蚬,纹治螺,方格短沟蜷,园田螺,光滑狭口螺,铜锈环棱螺;蠓1种,为幼虫。从采集种类看,多为寡毛类,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其数量在29—1972个/升之间。(三)水生循管束植物。经采样调查,共采到水生循管束植物17种,分属12科。单子叶植物中,有香蒲科蒲草,眼子菜科菹草、马米吧子菜和线叶眼子菜,茨藻科大茨藻,水鳖科苦草,禾本科菰草,莎草科蔗草、扁杆蔗草和三轮草,天南星科白菖蒲,浮萍科小浮萍和紫背浮萍。双子叶植物中,有蓼科两栖科蓼,金鱼藻科金鱼藻,龙胆科荇菜,小儿仙草聚科。以上种类,宁河县多数河道沟渠均有发现。数量较多的如蒲草、浮草和马来眼子菜。其中菹草、马来眼子菜等可为草食性鱼类的饵料。
  第四节 水产养殖
  一、淡水养殖
  (一)鱼种、鱼苗。鱼种:1958年从南方引进青、草、鲢、鳙鱼。1976年从湖南引进团头鲂、长春鳊、镜鲤、红鲤鱼。1982年引进非洲鲫鱼。1983年引进日本白鲫鱼。到1985年全县淡水养殖鱼种有草、鲢、鳙、鲤(红鲤、本地鲤、镜鲤)、鲫(非洲、日本、本地鲫)、团头鲂、长春鳊等10余品种。鱼苗:1961年在芦台“五一”公社进行草、鲢、鳙、鲤鱼的人工孵化,改变了50年代淡水养殖鱼苗由南方调运的情况。1974年,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从河南、天津等地调进一部分鱼苗。1980年,芦台镇换新鱼种场搬迁到芦台铁路南侧,占地300亩,池塘36个,水面16亩,当年孵化鱼苗7000万尾。1979年县水产局在东棘坨乡东百村西建立国营鱼场一处,占地600亩,有池塘69个,水面190亩。第二年繁育鱼苗300万尾,除满足县内需要外,还销往邻县和东北三省等地区。后又分别在造甲乡大王台、小李乡北埋珠、潘庄镇潘庄村建起了鱼种孵化场。到1985年,全县共有孵化场5座,水面557亩,全年繁育鱼种1.5亿尾,其中大部分销往外地。
  (二)养鱼。1.精养成鱼。1957年在芦台换新渔业队(五一水产大队)利用2.2亩水面试验池养鱼,亩产达250公斤。1972年以后,精养面积逐步扩大,1975年达到0.259万亩。但由于缺乏管理,靠人放天养,平均亩产成鱼只有24公斤。1980年以后,实行了责任制,养鱼单位加强管理,实行科学饲养,提高了产量。1980年大北乡独立村4.5亩水面亩产成鱼210公斤,产大规格鱼种50多公斤。1985年,潘庄镇潘庄鱼场进行颗饵养鱼试验,50亩水面平均亩产成鱼40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2.废河养鱼。宁河县河湾养鱼主要在南埋珠至岳庄废河道的0.338万亩水面。1975年,由县水产局组织成立宁河、丰台、板桥河湾管理站,由于管理不善,没有成功。1984年又利用大杨至大尹闸河湾养鱼,水面0.378万亩,由县水产局组织河湾周围村队成立河湾管理站,开挖鱼种暂养池45亩,进行轮捕轮放。1985年,产鱼10万公斤。1985年任凤乡任凤村养鱼专业户利用村西150亩津唐河废河道养鱼,投放大规格鱼种,当年亩产成鱼210公斤。3.排灌沟渠养鱼。1978年,板桥公社北珠庄大队利用村南3.5亩的一段排灌沟渠养鱼,投放大规格鱼种,加强管理,投饵饲养,当年每亩产成鱼200公斤。1980年以后,沟渠养鱼面积逐步扩大,1983年已达到0.111万亩,年产鱼25吨,亩产22.5公斤。1978年,淮淀公社南淮淀大队村东的900亩洼淀,实行养鱼、养苇和蓄水相结合,靠人放天养,当年产鱼1.5万公斤。到
  1985年全县洼淀养鱼面积达到0.488万亩,产鱼14万公斤。任凤乡齐家埠村24户农民,1985年自愿组织养鱼专业队,承包了村北800亩洼淀养鱼,当年平均亩产成鱼45公斤,经济效益较好。1989年淡水养殖水面23141亩,淡水养殖总产2671.44吨。
  二、海水养殖
  1954年,淮淀乡北淮淀村在永定新河东岸渔港自然蓄水纳苗,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鱼、虾、蟹12万公斤左右。1958年,北京清河农场划出1万亩,使养殖面积减少到0.5万亩。到1970年,由于长年淤泥堆积,进水渠道堵死,无法纳苗纳水,于是停养。1984年在市政府和县政府的支持下,该村清淤建闸涵挖塘养殖对虾,靠近永定新河两岸的南淮、北淮、冯台、付台村都先后开挖池塘养殖对虾,致使全县精养对虾达到176亩,粗养0.41万亩。1985年,全县精养0.204万亩,粗养235亩,平均亩产虾27.5公斤,其中冯台20亩精养池,平均亩产对虾6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全县精养对虾0.2650万亩,半精养、粗养0.14万亩。海水养殖产量总计258.5吨。1989年海水养殖水面4050亩,海水养殖产量296.21吨。
  第五节 水产捕捞
  一、淡水捕捞
  宁河县自然河流、洼淀泽塘是县内历史上的天然淡水(包括淡咸水)捕捞区。每年伏汛水涨之际,为“淡水鱼类之出产”。民国时期记载:“其捕捞概分四种:(一)网鱼业。(二)钓鱼业。(三)箔渔业。(四)杂渔业。所有渔具,主要为张网、曾网、大网、丝网、粘钩、卡钩,各种箔旋,苇箔以及挟网、虾篓、蟹篓、挂网、赶网、提篮等各种杂渔具”。“于每年伏汛、水势暴涨,各河溢水,浅水淀内,鱼类藉机而繁殖”。“渔船为木制小艇”,“贩运冰鲜之冰鲜船”,“宁河丰润一带之闷碇,”以及“帆船、钩船、流网船、大网船、排子等”。民国25年(1936年)《河北省渔业志》载:“宁河县内蓟运河,蜿蜒曲折,港湾甚多,经过本境共有十三曲。下流汇合其它小河。至北塘口而入海,春、秋、夏三季,为淡咸水产鱼类最盛时期。春季多产河刀鱼、黄花、麻蚶、快鱼等;夏季多产鲤、梭;秋季多产鳞刀鱼及河蟹;冬季以银鱼为大宗。宁河境内,最大湖泊为七里海,产鱼亦丰。每年产鱼之盛衰,恒视雨量之多寡而有差别。雨水愈多,产量愈丰也。”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宁河县渔业经济以淡水捕捞为主。捕捞区集中在蓟运河和七里海。此时为县内淡水捕捞业兴旺发达的盛期。但随着天然淡水渔业资源的衰减,捕捞能力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捕捞业迅速衰退。根据重点渔业生产队调查,50年代(1950年至1960年),年平均捕捞产量为1815吨,其中虾蟹为629.5吨;60年代中期以前(1960年至1965年),年平均捕捞产量885吨,其中虾蟹313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1968年—1980年),年平均捕捞产量仅700吨,其中虾蟹为零。1980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县水产局“关于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报告”,捕捞生产开始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加上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产量略有回升。1985年,全县捕捞船共81条,年捕鱼量恢复到500吨。宁河县捕捞的主要品种是鲫鱼、鲤鱼、中华绒蟹、银鱼、刀鲚和青虾。渔具主要是大拉网、围网、抢网和旋箔、流箔等。1986年淡水捕捞产量达1275吨,1988年为1271吨,1989年为1238.5吨。
  二、海洋捕捞
  据史料记载:清及民国时期,“宁河海岸线长凡百十余里,其产鱼之地,为北塘海口”,“海户最多”,另有“神堂、南北堡等”,“为华北最有名的产鱼区”。捕捞方法,至民国时后期(1947年)“尚用帆船入海捕鱼,依然循持古代旧法未知改进。深水处始终不能进入,仅只在海边按季节与经验前去捕捞”。“所产鱼类,为黄花鱼、快鱼、毛虾、对虾、梭鱼、海蟹、麻蚶”,以及“铜罗鱼、瓶子鱼、红虾、〓子鱼、虾钱、鳝鱼、鲶鱼、针鱼、港虾及港梭鱼等。盛产时期,铜罗鱼为三月末,瓶子鱼为三四月,红虾为全年,鲇鱼为三四月,大虾全年,虾钱为八九月,鳝鱼为全年,〓子鱼为春秋二季,鲫头鱼为夏季,针鱼为五、七、八月,港虾及港梭鱼全年均产,惟冬季较多”。主要渔具为张网、袖网、拉网、流网、推网、黄花鱼网以及钓具等。
  1948、1949年及1953年,原宁河县所辖塘沽、汉沽、北塘相继划出,县境已无海岸线。海洋捕捞业也随之骤然衰退,1949年至1955年无海水产品。1956年开始有水产专业队,以木帆船于近海捕捞,产量很低。1956年至1960年,年平均产量为21吨。1963年至1968年,年平均产量增到54.73吨。1973年,芦台镇换新渔业队已有80马力机船4只。1975年董庄乡皇姑庄村建造120马力船4只,逐渐进行远海捕捞。主要渔具为底托网和毛流网。从1974年开始,县水产局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海洋捕捞生产。1975年至1978年,年平均产量已达82.5吨。1978年因实行“海洋资源保护法”,宁河县海洋捕捞生产基本停滞。1982年开始恢复生产,但产量很低,仅为2吨左右。1984年恢复到85吨,1986年增至193吨。1988年减至45吨,1989年仅15吨。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