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82 / 4093
271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1年(1932年),国民党当局为了军事上剿共的需要,对古驿道进行改造,修通临川至南城公路,此为南城县境内第一条公路。此后,从民国21至25年,又修通了“南城一南丰一广昌白水”、“南城-黎川-光泽”、“鹰潭-金溪-南城”3条干支线公路。...
271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温城线——温家圳至南城公路 (二)城于线——南城至于都公路 (三)鹰城线——鹰潭至南城公路 (四)黄花线—一南城黄狮至资溪公路 (五)宜南线——南城至宜黄公路 (六)洪门至黎川公路
271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县境内的县乡、乡际公路,主要的有5条: 城上公路1966年至1967年修建。起自县城东郊干港桥,止于上唐,全长22公里,为县管3级公路。从上唐镇经简易公路往东8.5公里,可抵黎川黄源圳;向南12公里能至南丰西坪。
271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1年(1932年),赣闽养路段设立第三养路区,养护南城至南丰公路。民国28年,养路区撤销,改设南城工务段,下设养路工区。至民国38年,南城工务段管辖“温家圳一南城”线115公里,“南城-光泽”线120公里,“鹰潭-南城”线94公里,“...
272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县境内有公路桥50余座,公路以外的大道桥240余座。公路桥多为木座泥面或石墩木面的非永久性桥梁,桥面狭窄,载重量一般在5吨左右。非公路桥则多为石墩条石桥或石拱桥,因年久失修,许多桥至解放前夕已坍塌。 建国后,首先抢修干线公路桥梁,接...
272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当年建造此桥,因水深流急,河床地质复杂,工程异常艰巨,但能工巧匠们采用了科学的施工方法:首先在桥墩位投上用竹笼、木板、草袋、沙石等材料修筑里外两堰,然后在里堰内扒沙排水清基,将水排至里外两堰的夹层“水柜”中。里堰的水排尽,“水柜”中的水只排...
2722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县城东门口。原为石墩木梁桥,清康熙元年(1662年)毁,改建成石拱桥。共13墩,12孔,跨径J4米。为r便利县内东西公路交通,1955年重修。将引桥的石阶改成斜坡,加固了桥身,铺设水泥桥面,两旁砌水泥栏杆。重修后,桥长217米,宽6米,...
2723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上唐镇西l公里处,为县东南部交通要津。西至新丰街乡,东通南丰东坪和黎川中田,南经石塘中可接南丰洽湾至该县县城的公路。1970年改木桥为水泥面石拱桥,长77米,高4米,分3孔,跨径20米,宽8.5米。承载量为13吨。该桥下游设有水沟工程,...
272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沙洲乡黄狮村西侧的鹰城公路上。原有汽车轮渡,1964年修建水泥路面石拱桥。高8米,长77.5米,宽了米,5孔,跨径12米。承载量为15吨。
2725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清雍正年间(1723-1736年)重建。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城于公路上。原为木桥,l969年在老桥以东另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工字梁结构,4孔,跨径16.7米,桥长68.5米,宽7米,高7.5米,承载量16吨。
272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县城南4公里城于公路上,又名乌锥桥,宋淳裕七年(1248年)建,原为双孔石桥。1964年改建为钢筋混泥土Ⅱ式梁桥,全长13.2米,宽7米,高3米,2孔,跨径6.2米,载重16吨。
272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嘉裕年间(1056-.1063年)始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建,为条石拱桥。位于县城南21公里的城于公路上。1972年另建成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l孔,跨径30米,长45米,宽7米,高7.5米,承载量13吨。
272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泥面石拱桥,1966年建。长35米,宽7米,承载量16吨。
272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泥面石拱桥,1977年建。长32.8米,宽7米,高4米,2孔,跨径10米,载重16吨。
273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又名干港桥) 位于县城河东上唐公路起点大德街。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建,又名普济桥,后改名平桥、大德桥。长62米,4孔,跨径10米,宽4米,高6.5米,桥面铺石板,有石栏杆,古代桥中有亭。1984年5月,洪水冲塌2孔,同年10月动工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