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唱凯镇志
南丰县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湖南乡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乐安县志
抚州市志:全5册
广昌县志
抚州金融志
崇仁县志
金溪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南城县志
走遍抚州
黎川县志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宜黄县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抚州地区粮食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临川区志(1987-...
连城鄉誌
大岗镇志
抚州检察志
趙醒儂传
莲乡山水
抚州农家美食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207
/
4093
3091
五、寿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又谓之“过生日”。民俗,过30、40岁生日无人过问。年50者,亲友始来庆贺,送粉面酒肉,红烛喜爆。60、70、80为大寿,新朋至友纷来贺寿,子孙也以热闹给长辈做寿为荣。
3092
六、冥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死者逢60、70或80,后人常常为死者做冥寿,做法基本上与寿诞相同,然至百岁即止。
3093
第四节 丧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城历来用土葬,并崇尚厚葬。“丧弼尚佛老,尤泥堪舆家言”。葬仪繁琐,有报亡、落地摩诃、关封、开咽喉、出殡、下字、上堂等程序,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建国后,囿于旧习,多数人家丧葬仍依旧仪。70年代后渐有改革,有的放哀乐代替吹打,以佩黑纱、白...
3094
第五节 衣食住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衣着民国时期,农村男子习惯着对襟短上衣,质为家织棉布,用蓝靛染色。穿宽大裤腰裤腿的裤子,穿时将裤腰收紧叠于肚前,以裤带系紧。裤腿宽便于劳动时卷起。出门则常系腰布把上衣下摆扎紧,腰间可插烟竿或小件工具;解下腰布又可作拂尘、揩汗、垫坐以及代替褡...
3095
一、衣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农村男子习惯着对襟短上衣,质为家织棉布,用蓝靛染色。穿宽大裤腰裤腿的裤子,穿时将裤腰收紧叠于肚前,以裤带系紧。裤腿宽便于劳动时卷起。出门则常系腰布把上衣下摆扎紧,腰间可插烟竿或小件工具;解下腰布又可作拂尘、揩汗、垫坐以及代替褡裢等...
3096
二、食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腿的裤子,穿时将裤腰收紧叠于肚前,以裤带系紧。裤腿宽便于劳动时卷起。出门则常系腰布把上衣下摆扎紧,腰间可插烟竿或小件工具;解下腰布又可作拂尘、揩汗、垫坐以及代替褡裢等用途。夏时戴斗笠,入冬多戴“絮帽”。妇女喜穿右开大襟的短衣,宽大的便裤。讲...
3097
三、住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城镇大户人家住宅多为明、清建筑,砖木结构,高大宽敞,雕檐翘角,古色古香,至今在上唐、新丰街、里塔等乡镇尚有留存。此外,一般是砖木结构和平房。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后,国家实行富民政策,钢筋水泥结构多层住宅纷纷落成。农村在解放前,平...
3098
四、行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乡村皆为小道,一般人出门靠步行,有的妇女和孩童则坐手推独轮土车,可以一边坐人一边载物,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官绅富户,则以2人抬的轿子代步,一般为竹木制,敞开式。抗日战争后,人力车、自行车、木炭汽车在县内出现,但不普及。解放后,县境...
3099
第六节 交往礼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城素有“礼义之邦”之誉。县民交往,注重礼仪。当亲友路遇时,卑、幼的先侍立一侧,向尊、长者行礼,问候起居并让行。平辈则彼此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即可。近年来多用“您好”。亲友家有婚丧喜庆时,根据亲疏长幼等不同情况送礼,表示庆贺或哀悼。一般是送现...
3100
第七节 迷信禁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县人日常生活中的地方性禁忌繁多,含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大都为今人难以理解而摒弃。
3101
第八节 社会新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破旧立新、移风易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树立了社会主义新风尚。这些对于倡导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妇女自立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
3102
一、助人为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初期,全县各机关、学校普遍开展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教育。60年代,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80年代大力提倡“心灵美”。这些对于倡导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1982年10月湫牛村、1984年1...
3103
二、妇女自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在农村,旧社会常见的溺女婴的陋习于50年代就已革除。农村妇女除操持家务外,还同男子一样下田劳动。在城镇,就业妇女的自立程度更高于农村妇女。据统计,198...
3104
三、拥军优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优待军烈属,妥善安置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每逢“八一”、元旦、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各机关单位通过走访、开座谈会、办好事等方式,热烈地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3105
四、尊师重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教师待遇菲薄,地位低下,故有“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之说。建国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日益受到社会的尊重。每逢重大节日,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和中小学都广泛开展慰问教师的活动。振兴教育,也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所重视,从1982至1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