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148 / 3354
47206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景区
紫阳公园位于老城区与水东新城交接处。公园环岛水面广阔,有八园十景九龙柱,十里长廊十里香,形成朱子文化“一环两线”的展示景区。长廊上的栏杆、雕塑、大型浮雕、诗情融入朱子文化意像,形成十里朱子文化长廊。长廊边上,多种桂花树,散发十里桂花香的美妙...
47207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景区
尤溪火车站站前广场,营造的朱子文化独领风骚。广场上矗立着18根文化柱,意指九九归一,体现了朱熹理学中万物一理的核心思想。文化柱上镌刻着朱子手迹,广场两边设置文化墙,采用线雕画形式,展示26幅朱子生平、30首朱子诗配画,这也是很有创意的。
47208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专题知识
西山故居,即“西山真先生旧宅”,位于仙阳镇本街,占地约1000平方米,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原址重建。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共四进,每进三开间,有围墙封闭。南围墙开左右山门。正厅两壁书写先生的修身格言“存...
47209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类型: 姓氏
朱襄氏: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朱姓始祖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朱姓最早起源于远古“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第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是上古时期的朱襄氏,古文献称之为上古“古帝”、赤帝,又号称“飞龙氏”。朱襄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发明五弦元瑟,开礼...
47210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类型: 姓氏
白帝朱宣:嬴姓朱氏的肇姓始祖 继朱襄之后,在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时代,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白帝朱宣。朱宣就是少昊,是黄帝和嫘祖的后代。传说,黄淮下游的“夷人”在黄帝时代被分为淮河流域的“淮夷”和黄河下游的“东夷”两部分,后者共九部,...
47211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类型: 姓氏
朱虎:朱姓的又一位开姓始祖 朱宣之后,著名的朱姓先祖是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辅佐大臣——朱虎。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也是上古著名的“五帝”之一,他继高阳氏颛顼帝位,统领中原各部落。相传朱虎就是八个部族首领之一,是朱氏部族的酋长,在部落联盟...
47212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类型: 姓氏
丹朱:祁姓朱氏的开姓之祖 与朱虎生活的时代大致相近的,还有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他就是“五帝”之一尧的嫡长子——丹朱。丹朱本姓祁,名朱,因封于丹水,于是以封邑为氏,号丹朱。《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丹...
47213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 类型: 专题知识
《诸儒鸣道集》是唯一由宋人所编纂的一部传世理学丛书,①而且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我国第一部丛书,②该书中所收录的许多著作,也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其版本与学术价值显而易见。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诸儒鸣道集》,系由黄状猷在宋理宗端平二年(...
47214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朝,即農曆元月初一,又稱爲“三元節”“元朝”“元日”“歲首”,該日夙興,全家需前往廟祠焚香祝告、祀神供祖。韓國正朝節日饌品中,最具特色的爲“餅湯”(〓〓,又稱“湯餅”“湯餻”“餅羹”,見圖2—53—3),即將蒸熟的年糕條切成薄片,放在雞湯...
47215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在古代韓國又稱爲“上元”“元夕”。上元是新年第一個滿月的日子,象徵團圓、吉祥、美滿。“藥飯”(〓〓,又稱“藥食”“蜜飯”“粘飯”“高麗飯”,見圖2—53—4)是上元節祭祖或食用必不可少的饌品之一。李晬光《芝峰類説》中...
47216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寒食亦稱“苦草日”“禁煙日”“冷節”,時間約爲夏曆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清明節前一二日。該日禁煙火、只吃冷食,寒食節是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慣命名的節日。寒食節拜掃展墓的習俗流行於新羅朝,高麗時成爲代表節日爲全國所接受。在這一天,上至朝鮮國王...
47217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午”與“五”通用,端午即端五。端午節在半島又稱爲“重午節”“天中節”“端陽節”“戌衣日”“水瀨日”。半島舉行端午祭始於三韓時期,最早見於晉陳壽《三國志》:“(馬韓)常以五月下種訖,祭鬼神,群聚歌舞,飲酒晝夜無休。”...
47218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夕節,即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關於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説源自早期的星辰崇拜。據考七夕的傳説早在中國東晉時期就已傳入朝鮮半島,修建於公元408年的德興里高句麗古墓中繪有牛郎織女的壁畫。據《高麗史》記載,高麗朝第31代君主恭愍王和王后也...
47219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中秋節即農曆八月十五。在唐代以前,八月十五並非節日,且没有“中秋節”這一固定稱謂。以“中秋節”代指八月十五,大約是在南宋初。最早見於南宋寧宗時謝深甫等人編纂的《慶元條法事類》,官員在此節有一天的假期。在韓國“中秋節”還被稱爲“仲秋節”“秋夕...
47220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民俗文化
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它是由中國陰陽哲學衍生出的節日之一。在古代朝鮮又稱爲“重九”“賞菊日”“山神誕辰日”。新羅時期,每逢重陽君臣便相聚燕飲,吟詩作賦。高麗王朝流傳下來的部分詠菊詩中,涉及了與重陽節相關的風俗。然而將“重九”作爲一個全國性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