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23 条 1182 / 1335
17716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清末实行统收统支,收支核定包干。灾赈、田赋减免,由省奏朝廷批准。民国元年(1912)起,由省统支。民国17年(1928),划分国家收支与地方收支,县向省报领。民国24年(1935)7月后,划分中央、省、县级财政,实行分税分成分级收支。
17717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1949—1952年,实行统收统支县向专区报账。1953年起,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实行收入分成,一年一定,收不抵支由省核定调剂分成解决。1958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专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体制。工商所得税,中央与地...
17718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对浙江省等九省市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试点,省对各市、县同时试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具体办法是以税种来划分收入,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全省70个市县,根据经济发达程度...
17719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2000年,市、区事权划分,供养经费随机构、人员划转;项目专项资金随项目划转;政府性基金、各项规费随执法主体变化划转。地方税划归丽水市,莲都区实行财政补助体制。 2001年,实行“核定收入、差额补助、超收分成、两保两挂”体制。市财政按省对县...
17720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从1992年起,实行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超收分成或收入递增上交”。1994年,税收制度大改革,相应调整了乡镇税收比例分成。1999年,推行“两保三挂钩”,即确保人员工资支出,确保农业税收入,工商税收与乡镇财力挂钩...
17721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民间曲艺以鼓词最为普遍,多为盲艺人用方言说唱,鼓和木夹板配奏。唱腔沉和,节奏自由,艺人可即兴发挥,穿插对白、独白、评述,加强形象化。大本说唱传本有《绿牡丹》《双珠凤》《珍珠塔》等。为佛事演唱的《夫人词》,说唱五代闽中女子陈靖姑学法驱妖故事,...
17722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俗称"十字莲花落”,曲目有《老十字》《新十字》等,多为流落艺人沿门求乞演唱,1-2人搭档,用小竹竿穿铜钱打拍子。
17723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用竹蔑扎缚,上糊棉纸,固定在木板上。龙头彩绘,装饰华丽,一般高、长、宽均约2—3米,灯板拴横木,6—8人扛抬。龙身由几十节至百数十节串连成,单节长1.8米;灯体呈拱门形,背尖角形,扎五鳍,内燃红烛3支,面绘云彩龙鳞;...
17724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也称“九节龙",“滚地龙灯”。一般首尾7-9节,每节长1米多,用竹蔑编成圆孔篓形,节中安木柄,节与节用布连接,节距在3米左右。首、尾的形体小于板龙,均1人擎举。舞灯时交叉旋转,变换队形。
17725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品种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百兽等。旧俗灯市正月十三日,毕集于市,各竞巧胜,十四至十六日众执花灯、车马列队从“夫人神座”巡街,达百、千人。
17726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在峰源乡和碧湖镇一带盛行,多以少年男女扮饰,身前扎马头,身后扎马尾,载歌载舞,伴以器乐。表演节目有《昭君出塞》等。茶区兴行采茶灯。
17727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曲目有《梅花三弄》《行街回合》《渔家乐》及戏曲曲牌等。主要乐器有笛、二胡、三弦、箫、扬琴等,以笛为主奏。在迎神赛会或节日巡街演奏,俗称“闹街”。
17728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艺术
相传始于唐代,演奏于丧事做道场、祈雨、驱鬼镇邪等法事。有碧湖派、城关派和苏港陈村前山派之分。所用乐器有曲笛、扬琴、琵琶、三弦、二胡、钹、鼓、钟、锣、木鱼、竹节板竺。乐曲多达60余首,联成套曲连续演奏。
17729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1995年初,启动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为“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六部门在全省联合组织实施的基层文化建设工程。至2010年末,共创建富岭、碧湖、黄村、高溪、仙渡5个省级“东海文化明珠”。
17730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其他
1996年3月,丽水地委、行署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配套推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自1996年起由丽水地区文化局组织实施,以乡镇为创建单位,从文化设施建设、特色文化活动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五个方面设立标准,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