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732 条
2021年
6 条
2022年
7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732 条
其他
331条
动物
8条
土地资源
39条
景物
2条
植物
94条
民俗
81条
水果
7条
疾病
44条
矿产
16条
粮食
34条
美食
3条
药物
2条
蔬菜
9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732 条 44 / 4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46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疾病
1962年春,潮湖农场发生布氏干菌病。1963年夏天,灵沙地区发病21例,主要采用抗菌素、菌苗接种、蜡疗等方式,同时宰杀、深埋病畜,对疫区人群普遍接种布病疫苗。1971年,渠口公社发病8例,采用抗菌素治疗。1973年,全县对5~65岁人群进...
647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疾病
1980年,在食品卫生采样检验中,在前进农场生产的酱油和醋中检出砷。1994年,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饮水砷测定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前进农场为砷中毒区。前进农场随即进行饮水改造项目,基本清除砷的危害。1994年9月,在平罗县前进农场进行大范围的...
648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清代和民国年间,县官吏与富裕者穿官服、礼服、长袍、马褂等服装。用绸缎等细软、质高的面料制作。 汉族百姓一般穿粗布衣服。平时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俗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之谚。过年过节办喜庆之事,媳妇走娘家,才穿新衣服。男子穿对...
649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回族人民,惯用清真饮食。清真的含义是:除用水和食品制作过程合乎回族洁净要求外,最重要的是禁忌猪和一切非反刍类的畜、兽,食肉类的禽鸟,动物血;凡宰杀的动物,须由阿訇或专业人员诵经杀之;禁烟酒。新中国成立前,主食以黄米为主,谚曰“要饱吃糜子,要...
650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明代,军屯士兵和军余集中居住于城、堡、屯内。城堡墙用土筑成,墙上有女墙、垛口等军事设施。城堡内有街道、巷子,设公署、仓廪、商号、作坊、住宅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较大的城堡有平虏城、洪广营堡、镇北堡、李纲堡、镇朔堡、高荣堡、姚福堡、...
651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回、汉人民的家庭用器,一般有高桌、躺柜、木椅、木凳、炕桌、木箱子、木柜等。20世纪70年代,室内摆设改为大立柜、高低柜、一头沉、写字台、木制靠背椅等。1990年后,茶几、沙发、席梦思床、组合家具等摆设也进入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前,炊具多使用...
652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回、汉族人民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回族人民更重清洁卫生,饮食起居样样求洁净。对水的卫生颇多讲究,不得丝毫“染龌”。水井必须远离厕所、畜圈,砌沿加盖。打水者须洗手,水桶涮净,扁担桶钩不能放在地上,打水桶更不能着地,用毕高悬于小孩够不着的...
653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新中国成立前,汉族男女婚姻无自由,全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联姻大体经过议婚、订婚、嫁娶等过程。议婚,也叫提亲。男龄16~17岁,女龄15~16岁,父母开始考虑子女的婚事。男方家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方家长同意,即开庚帖(生辰八字)送至男方...
654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汉族旧的丧葬礼仪,也叫“白事”。亡人在咽气前,都要给洗手、脸、脚,男的剃头,女的梳头,穿未沾过身的新衣服。忌穿皮衣和装毛的棉衣。咽气时嘴里含一枚硬币,曰“口含钱”。咽气后整形,让口眼闭合,然后头向门停在铺谷草的高床上,脸蒙白纸身盖白纸。头前...
655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回、汉族妇女生孩子,称“坐月子”。产房门上挂红布条,一月内忌外人进入。生育第三天亲邻送汤,满月时请亲邻吃长面,谓之做满月。贺喜者送衣服、鞋、帽、玩具之类礼品。有吃长面或设酒宴待人之风。 汉族老人年满60岁,子女给老人祝寿。老人穿新衣坐寿堂,...
656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老年”。是日凌晨,在诸神龛与祖先灵牌前上香叩头。祭祀完毕,按照先家中、再本族、后邻里的顺序拜年,对长者行跪拜礼,同辈互相问候。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各家都备烟、酒、糖、果等招待。是日,吃饺子。从初二开始携带礼物去岳父...
657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平罗县历来有吃元宵、挂彩灯、燃花炮、耍社火、火烧秦桧、打铁花等习俗。20世纪80年代后,元宵节增添彩灯笼、灯谜会、放焰火等新的内容。
658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清明节前扫墓,即到祖先坟前摆供品,烧纸上香祭祀,给坟墓添新土,还有郊游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青年给烈士扫墓,以示祭奠。
659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传说是为祭祀屈原。这天吃粽子或粳糕。门上插柳条、艾叶、沙枣花,喝雄黄酒。20世纪80年代后,端午节除不插柳、艾叶等外,仍有吃糕、饮酒之习俗。
660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民俗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一天家家烙大“月饼”,即直径约40厘米、厚10厘米的大锅盔。晚上在庭院摆月饼、西瓜、水果等供品,谓“献月”。新中国成立后,献月习俗已消失。现时过中秋节只是自做或买月饼、瓜果,甚至设酒宴团圆受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