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49 条
2022年
104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49 条
专题知识
146条
其他
261条
动物
11条
区域
40条
医疗
16条
土地资源
32条
基础设施
11条
工业产品
27条
数据统计
31条
景区
29条
景物
9条
植物
33条
民俗
114条
民俗文化
118条
水果
16条
物产
50条
疾病
10条
矿产
1条
美食
3条
艺术
2条
蔬菜
30条

颗粒列表

共 1049 条 65 / 7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6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物产
电焊网为商河铁编六大出口商品(铁笼、日杂品、拧花网、拨花网、方眼网、电焊网)之最,1981~1985年共出口3.6万匹,销往西德、东南亚、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出口13万匹,出口供货值达980万元。
96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96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税捐是以正式税种为基础的各种附加税,是民国时期的特殊产物。虽不是正税,但名目和数量繁多。1927年前后附捐甚至超过正税(田赋与丁银)的数倍,达30万元,具体情况是:丁银1两折正税洋2.2元(其中国家税1.8元,省地方税0.4元),教育附捐洋...
96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征收契税以六成为定例,有时减半。1919年(民国8年)收契税1493元,纸价467元,册费93元。1923年契税5907元,纸价1281元,册费256元,验契费32元,附捐2562吊。1926年契税6012元,纸价768元,册费164元,验...
96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民国初,全县有集场31处,其课程税承袭清末征收的数量,每年征银40两2钱。从1916年(民国5年)定为五年编审一次集场,同时改征银洋,分为帖费与课程两项。帖费在编审领帖时征收,课程分年征收。是年编审集场66处,帖费共洋6491元,课程共洋2...
966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县内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始征烟酒税,每年征收数额不等。民国时期,每年征收烟酒税在13000元左右。其中1919年(民国8年)每月烟酒税纳洋1244.55元,全年共洋14934.6元;1933年全县酒商42家,每月纳洋985.6元,...
967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商河县从1912年(民国元年)3月征收印花税。1914年6月开始由商会、四乡各里地保和各集场经纪派销。1933年每月收洋800元。1934年改由邮局推销
968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商河县自1917年(民国6年)始征屠宰税,每年进行一次招商承办,数额增减不定。1917年正税洋700元;1918年正税洋880元,附捐洋120元;1919~1925年,正税洋均为1000元,附捐洋在150~200元间;1926~1930年,...
969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商河县于1915年(民国4年)始征油榨税,按斤抽税,每年按乙、丙、丁三等进行两次征收。1918年(民国7年)全县有油坊47家,全年收正税洋439元,附捐洋131.7元。1926年油坊减少到34家,正税洋减少到410元,附捐洋为123元。自1...
970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商河县从1917年(民国6年)开征牲畜税,每年招商承办,年度期满后另行招包,开始每年征收大洋2000元,最高年份7500元,另外还随征各项附捐。1918~1922年,正税洋从2000元增至2600元,1923年为3120元,1929年为47...
97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建国后农业税仍执行折中亩的办法计算征收,主要是征收实物,但每人扣除的免征点由土地亩数改为原粮标准额。1952年秋,遵照政务院规定的“种多少田地,打多少粮食,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增产不增税”的政策,进行查田定产,核定全县计税土地亩数,按亩征税...
97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从1950年开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工商各税。1950~1990年期间,工商各税的税收制度和税种几经变化,但税收数量一直比较稳定。40年工商各税共收入12105.8万元,年均302.65万元,其中1950年收入44万元,是最低的年份,199...
97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商河吕剧。解放前后流行于商河县东部的郑路、常庄一带,每逢冬季农闲,特别在太平丰收之年,较大的村庄均自行派角排练,购置部分道具,春节前后在本村连台演出,也有的应邀去四乡巡回演出。其剧目有《王华买父》、《小姑贤》等。唱腔动听、吐字清楚,群众喜...
97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解放前即流行于商河县全境。主要剧目有《秦英征西》、《三娘教子》等。城北王路子主演的《武家坡》等剧目,颇受全县人民的欢迎,有“听到王路子的声儿,住下棉花车儿”之传说。县城北部、东部均有业余剧团,常庄乡王存兰、王仁新、王仑山、刘凤兰等不少名角后...
97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商河鼓子秧歌分东、西、北、中四大流派,以中部最为著称。表演时以牛皮大鼓为统帅,以伞和鼓子为主阵,配以棒、花、丑及杂耍。伞又分头伞和花伞,头伞如军中主帅,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分别为白髯、白袍、黄马褂、黄头巾或黑髯、黑袍打扮,如同传统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