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870 条
2021年
5870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5870 条
8
1条
B 哲学、宗教
44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86条
D 政治、法律
815条
E 军事
67条
F 经济
1133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23条
H 语言、文字
7条
I 文学
176条
J 艺术
436条
K 历史、地理
1548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76条
Q 生物科学
13条
R 医药、卫生
44条
S 农业科学
304条
T 工业技术
259条
U 交通运输
49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64条
Z 综合性图书
2条
颗粒列表
共 5870 条
388
/
39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5806
四、抗战期间新增英国驻迪化领事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关系和外交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在相互支持反对国际法西斯斗争的大前提下,中英建立同盟国关系。同时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下,盛世才改弦易辙,决定投靠重庆国民政府。1942年8月,盛世才向蒋介石提出新疆对苏外交的几点建议...
5807
五、风云剧变使英国驻新疆领事馆终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反殖民主义斗争风起云涌,大英帝国日益衰落。1947年6月3日英国末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法案》,实施印巴分治。8月份印度、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建国。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平静丧失存在根据。于...
5808
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漫长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丝绸向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因而当探讨这一过程时,我们往往专注于中国丝绸文化的外传。其实也有大量异质丝绸文化涌动在丝绸之路上,它们流入中国并产生重大影响。近些年来,始有学者从某些侧面或时代涉及到这一问题。如上海工程...
5809
一、从地理和文化关系谈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综观丝绸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态势,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丝绸外传过程就已具有突出的地域特殊性,即在地理和文化关系影响下,丝绸文化从中原地区沿丝绸之路外流,主要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从中原地区向东,沿丝绸之路东线可以到达中国东北和...
5810
二、丝绸文化回流的地域性特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笔者从入贡、贸易等侧面,对异域丝绸流入中原的资料作了搜集和整理,并由此发现,丝绸文化在丝路各线的回流显示出如下特点。①此外,倭国进献异文杂锦亦在曹魏时期,而女王国进献鱼油锦和龙油绫在东汉末年,应为时更早。这由双方密切文化关系所致。值得一提的...
5811
三、丝绸文化回流对中国的影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丝绸文化的回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如果从政治角度看,进贡丝绸起着缔结、维持和加强中国与进贡国之间友好关系的积极作用。然而,它在中国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影响更值得深究:一方面它在生产技术上为中国丝织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其进一步发...
5812
四、结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丝绸文化就是如此:它从中国发源向四周地区辐射,以丝绸产品本身或养蚕丝织技术加以影响,在各地区衍生出风格迥异的丝绸文化。这些异质的丝绸文化以丝绸产品等为载体很快回馈到中国境内,在丝绸之路各线形成一股股文化回流。特别是以萨珊波斯风格为典型的西域...
5813
论唐代广州港与海上丝路的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唐开元以前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唯一机构——市舶使。这一机构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而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广州港海上交通的发展。唐代广州港分为外港和内港:扶胥港和屯门港为外港;广州城港为内港。内外港在对外贸...
5814
一、广州外港与海上丝路的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扼珠江口内要塞的扶胥,与其南居于珠江口外东南角的屯门港一样,是屏蔽广州的两个重要据点,其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广州的外港。加上南面的市桥台地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台风的侵袭③。从广州南海县治向东的八十里水道,是由受地质...
5815
二、唐代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唐以前,没有设置专门的航海贸易管理机构,而是将航海贸易事务交由沿海州郡地方长官兼管,“前后刺史皆多黩货”①,地方长官由此富甲一方。“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③至迟到开元二年,唐已在广州设立市...
5816
三、广州城港与海上丝路的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与海上交通密不可分。广州“州城三重”,“紫绯满城,邑居逼侧”③,城港相连。“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④,民间外贸活动十分频繁。城南濒临珠江(亦称海),上述主管对外贸易的海阳馆即因在海的北面而得名...
5817
四、小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扶胥港是中外商舶进出广州必经之地,人们在此停泊,一般都与参拜南海神庙有关,故其在中外商贸活动中的作用有限。但作为广州的外港,它与屯门是广州外围重要的前哨,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礼仪文化等方面,在护卫中外商贸交通,保证海上丝路的畅通方面都起...
5818
丝绸之路岷江支道的重要作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我国古代对外的陆路交通史上,最著名的有两条通道。其中西北部的一条由中原经过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乃至以西的通道简称丝绸之路,而我国西南又有一条自四川盆地经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的通道简称南方丝绸之路或西南丝绸之路。此二路之间有一条道路经成...
5819
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巴蜀古代文明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巴蜀为重心的中国西南古代文明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其通道,不论在中国文明史还是中外关系史上都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早期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往往只上溯到汉代并且以西北丝绸之路为唯一重心。...
5820
一、巴蜀文化与滇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滇文化是分布在云南东部地区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地方文化,其创造者为滇人。滇文化的年代,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学材料,上限约在公元前5世纪,下限约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相续400余年。史书有关滇文化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言之极为简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