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条
人物
9条
专题
16条

检索条件

共 25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帛延 龟兹人,《开元释教录》载,帛延“才明盖世,深解逾伦”,善通汉语、梵语、本民族语言。曹魏甘露年问(256—259年)来到洛阳,在白马寺译出《首楞严经》2卷、《须赖经》1卷、《无量清净平等觉经》2卷、《除灾患经》1卷等6部合8卷。白延作为...
2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帛元信晋代龟兹居士。泰始二年(266年),在长安参与《须真天子经》2卷的翻译工作。帛元信与安文惠口述传言,聂承远、情玄泊、孙休达手写。太康七年(286年)八月十日,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时,帛元信与天竺沙门竺力共为参校。
3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美子侯为龟兹副使,住敦煌。太康五年(284年)十月十四日,菩萨沙门从龟兹副使美子侯处得到梵书《不退转法轮经》,翻译汉文后,传播中原。
4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帛法巨亦作“法炬”,晋时龟兹僧人。西晋惠帝时(290—306年),法巨于洛阳译出《楼炭经》6卷、《大方寺如来藏经》1卷、《法句本末经》5卷、《诸德福田经》1卷,共译佛典4部13卷,其中《法句喻》、《福田》2经,法巨与沙门法立共译出。法立死后...
5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佛图澄西晋、后赵时龟兹高僧。原姓帛。据称“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相传善神咒。《佛教人物大辞典》载:“相传善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杂胭涂掌,千里外事皆现掌中;如对面相见,又能听铃音而言事,无不效。”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已79岁高龄...
6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帛延龟兹王世子。东晋咸安三年(373年),于凉州州内正厅堂后湛露轩下,由帛延传语,常侍亚海赵潇,会水令马亦,内侍来恭政3人笔受,译出《须赖经》1卷、《如幻三昧经》2卷、《上金光首经》1卷、《首楞严经》2卷,计4部6卷。
7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帛尸梨密多罗意译“吉友”,简称尸梨密。晋代著名佛经翻译家。相传原是龟兹王子,让位于弟,出家为僧。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到中原弘法,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建初寺,时人称为“高座”。他“天资高朗,风骨迈举...
8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鸠摩罗什 东晋时龟兹高僧,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7岁随母出家,在龟兹名僧佛图舌弥名下攻读经典,能日诵千偈(一偈32字,共32000言)。从此,一直在佛光照耀下成长。9岁随母至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拜罽宾国王的弟弟盘头达多为师。在这位精通...
9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时代: 不详
“李崇之印”重要,关键在于印章的主人李崇本人身份极其特殊。 李崇(?—23年),西汉王朝最后一任西域都护,王莽新朝天凤三年至地皇四年(16—23年)在任。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篡权后,为宣扬新朝国威,始...
10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顺宗时,拘弭国贡却火雀,纯黑,大似燕,其声清。置于火中,火自散去。遂盛以水晶笼,悬于寝殿。夜则宫人持蜡炬烧之,终不能损其一毛(张岱《史阙》卷一〇)。 按:此条出张岱《史阙》,此书世传钞本,书名取义于孔子“多闻阙疑”,性质与《夜航船》相类,属...
11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康居出大尾羊,尾上旁广,重十斤。又僧玄奘至西域大雪山高岭下,有一村,养羊大如驴。罽宾国出野青羊,尾如翠色,土人食之。(《酉阳杂俎》卷一六) 按:此条所记三种羊,仅标“大尾羊”,疑有不妥。大尾羊今为中亚名产,我国西部尤以新疆,分布极广。康居疆...
12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阿萨部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酉阳杂俎》卷四) 按:此条所引不全,据《酉阳杂俎》(《四部丛刊》本)卷四“境异”条记:“阿萨部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税波斯拂林等国米及草子,酿于肉汁之中,经数日即变成酒,饮之可...
13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刘郁《西使记》云:赤木儿城有虫如蛛。毒中则烦渴,饮水立死,惟饮葡萄酒至醉,吐则解(《本草纲日》卷四〇)。 按:赤木儿城是古代阿里马城附庸城邑中较大的一座,据黄文弼《伊犁考古调查简纪》磨合古城即新疆历史上的赤木儿城。蜘蛛啮人甚毒,往往见于典籍...
14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李时珍曰:按《辍耕录》云:“骨咄犀,大蛇之角也。⋯⋯”《唐书》有古都国亦产此,则骨咄又似古都之讹也(《本草纲目》卷四三)。 按:此条《南村辍耕录》(《四部丛刊》本)卷二十九记:“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
15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动物
陈藏器曰:驼鸟如驼,生西戎。高宗永徽中,吐火罗献之。高七尺,足如橐驼,鼓翅而行,日三百里,食铜铁也。(《本草纲目》卷五〇下)按:此条亦见《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五十一《驼鸟部汇考》,袭自《本草纲目》,陈藏器即《本草拾遗》之作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