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3条
析出资源
125条
图表
12条
人物
19条
事件
17条
地名
29条
作品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华安文史资料第三辑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州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
漳州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龙海文史资料第三集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五辑
漳州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
漳州府志
检索条件
与 “龙溪县” 相关
共 203 条
5
/
14
61
一、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全县有8万多亩地消灭旱灾,使3万多亩免除了水灾,有20万亩基本上实现合理灌溉。埔尾区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验收,苦战一冬春修好江东水利工程,引九龙江水灌溉全区的农田,使4.5万亩稻田消除旱咸灾害的双重威胁,早稻总产...
62
二、掀起群众性的积肥造肥运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县
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宣传后,提出了要实现千斤县的宏大目标,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大积农家肥,大抓改良土壤。各乡农业生产社纷纷赶在大年初三即掀起大积肥运动。通过广辟肥源,做到“猪有圈、牛有棚、靠山割绿肥、靠海挖河泥、平原积塘土,家家户户...
63
三、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特号稻种,表现耐肥、抗病力强,成熟期早、穗长粒饱、增产显著等特点。通过试验——多点实验——典型示范——大面积推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南特号”品种的特性,并且创造出了新的丰产纪录。颜厝乡宅前村1955年早稻平均亩产仅400斤...
64
四、建立技术传授推广网络,大力推行以密植为中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适当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和粒数。然而这一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开始推行时,群众顾虑重重,难以接受。1953年开始着手搞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海澄县即组织观摩学习,先后举办三期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培训农业技术员794人,农...
65
五、依靠和发挥集体组织的优势,开展协作抗击自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56年,不仅经历了战胜百日干旱的严重考验,还依靠集体力量的强大优势,多次组织开展防治二代三化螟的围歼战,组织抗洪抢险、排涝洗苗,组织抗击8级台风对晚稻扬花期的袭击,千方百计保粮保到丰收粮入仓。
66
龙溪师范学校史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师范学校是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至今已有九十一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人才数以万计,闻名遐迩。龙溪师范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大兴学堂,颁令每道办师范学堂一所,以培养急需的小学师资。...
67
龙溪县
正堂陈示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道光十一年二月初八日,据浦头保武生谢恩、陈标,街长苏克成、卢献、陈光沛、颜九、杨汉瑞、高孟兴、陈节、苏汉臣、杨天喜、柯惠、张国明、王渊、苏景、陈信仁、苏应甲、颜添筹、陈开盛、苏尚、陈福凝、谢上达、李溪、林顺德、苏光厚、郑红光等呈称切浦头保什...
68
抗战期间
龙溪县
小学教员索薪事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抗战前,
龙溪县
立小学的教职员待遇,校长30银元左右,课主任25银元左右,级任教员22银元左右,科任教员20银元左右。当时生活费用不高,教职员们有这样的工资收入,生活还过得去。1937年,日机不断空袭
龙溪县
境,地方财政收入大受影响,教职员的薪...
69
龙溪县
文衡小学童子军的活动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34年,我在
龙溪县
立文衡小学任教员时,曾兼童子军教练。现将当时文衡小学童子军的组织和活动情况记述如下:。腰系救护绳,手执童子军木棍,在救护时可作为担架用。三指表示“智、仁、勇”三达德,拇指小指交压表示扶助弱小之意。
70
一、中国童子军的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旧中国吸收了这些知识和经验,在全国初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组织“中国童子军”,以“智、仁、勇”为三达德,以“日行一善”为宗旨,以“救死扶伤”为目的,每天都作为一项必修课程向学生授课。1935年秋季,上级才颁发了一面中国童子军第一八零四团的...
71
二、童子军教学课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术科方面是结合体育授课,有行进体操、队列体操、以及篮排球、乒乓球和跑步等。
72
三、参加社会活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3、1935年底,南市场边有一家香烛店发生火灾,文衡小学童子军闻讯,奔往南市场边协助抬水灭火焰,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73
古代
龙溪县
“都”的记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梁大同六年建立
龙溪县
,据传县衙设在古县。唐贞元二年,漳州郡城迁至
龙溪县
桂林村,
龙溪县
衙署附廓在郡城内。漳州郡城外农村先以乡、里设置,宋末改为都、图称之。许多海外乡亲为寻根谒祖,常以其祖宗
龙溪县
某都的记载而查询,却不得要领,故把古
龙溪县
“都”...
74
都的始源与嬗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周代地方首官司徒下令设“这是周隶属地郊野的基层组织之制,秦汉代基层组织改为乡、亭之设。基层组织设有乡、保、里等名,北宋基层组织用乡、里制。康熙《漳浦县志》说。在乡(指乡村)曰都“清乾隆进士及第、史学家赵翼在注《日知录》中说的很清楚。则乡(指...
75
明清《
龙溪县
志》的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明嘉靖《
龙溪县
志》载在乡建制有15个都。到明万历
龙溪县
仅领10个都,明万历《府志·卷十三
龙溪县
舆地志》载:“隆庆元年,析五都置海澄县,今治……,(在乡村)十都云。”现将嘉靖十三年15个都列于下,因明建制都以下统隶沿属元朝称社,这里都统社一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