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龙溪县“都”的记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35
颗粒名称: 古代龙溪县“都”的记述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4
页码: 21-34
摘要: 梁大同六年建立龙溪县,据传县衙设在古县。唐贞元二年,漳州郡城迁至龙溪县桂林村,龙溪县衙署附廓在郡城内。漳州郡城外农村先以乡、里设置,宋末改为都、图称之。许多海外乡亲为寻根谒祖,常以其祖宗龙溪县某都的记载而查询,却不得要领,故把古龙溪县“都”制予以记述。我国基层建制,亘古有之。秦汉代基层组织改为乡、亭之设。以五十家为一大保,置大保长领之。宋时龙溪县境域之大,相当或接近今之龙海、南靖、平和、华安、芗城、龙文等6个县市区及厦门之海沧。据明嘉靖《龙溪县志》载,明朝龙溪县在乡村的基层,定制15个都。并割北溪原二十三四都的部分地属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龙溪县 芗城区

内容

梁大同六年(540年)建立龙溪县,据传县衙设在古县(今龙海市颜厝镇古县村)。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郡城迁至龙溪县桂林村(今漳州市芗城区),龙溪县衙署附廓在郡城内。漳州郡城外农村先以乡、里设置,宋末改为都、图称之。许多海外乡亲为寻根谒祖,常以其祖宗龙溪县某都的记载而查询,却不得要领,故把古龙溪县“都”制予以记述。
  都的始源与嬗变
  我国基层建制,亘古有之。早有《周礼》记载,周代地方首官司徒下令设:“五家为比,五比为间,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就是用
  于基层乡役之制,周隶属地的官遂人,以土地之图经四野,造“县鄙田野”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都,五都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这是周隶属地郊野的基层组织之制。秦汉代基层组织改为乡、亭之设。秦西汉在乡村基层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别称亭父),十亭一乡,乡有乡官掌,佐县令治一乡之事。
  唐宋以来,基层组织设有乡、保、里等名,唐代以百家为一里,五里为乡,每里设置里正,历代沿唐制。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变募兵为保甲,实行新户籍编制,规定以十家为一保,置保长领之。以五十家为一大保,置大保长领之。十大保为一都保,置正、副都保正领之。南宋时,改五保为一大保,保正由通选产生,宋代已出现“都保”基层建制。
  北宋基层组织用乡、里制,所以宋的《登科录》必书某县某乡里人。那“都、图”制始于何时?《萧山县志》曰:改乡为都,改里为图,自元始。”康熙《漳浦县志》说“都、图”为明制,曰:“明制,城中曰坊,在乡(指乡村)曰都,每十一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每里一图”,并说“都、图”为赋役而设。明未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所提及“都、图”条目,清乾隆进士及第、史学家赵翼在注《日知录》中说的很清楚,赵曰:“则乡(指农村)都图之制起于南宋也。”并说“都图”始于时间“顾氏盖亦失考”。龙溪县的“都图”制始起于什么时间?据乾隆《龙溪县志》记载,确实起于南宋。《志》卷首曰:“宋(北宋)分六乡,三十三里,一百一十五保,淳祐间改里为三十都”。这就是说龙溪县在南宋末(1241年一1252年间),已由北宋的乡村基层6乡33里,改为30都。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割泉州的长泰县隶属漳州,至此漳州领有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四县,以龙溪与漳浦两县为较古老的县,龙溪的“都”建制又最早。宋时龙溪县境域之大,相当或接近今之龙海、南靖、平和、华安、芗城、龙文等6个县市区及厦门之海沧。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因龙溪、龙岩、漳浦交界处,地距各县署较偏远,不便统治,于是析三县部分地区置南胜县(即南靖县),龙溪割最多,从原龙溪县30个都中,拆7个都置南胜县,即原龙溪县的第十四至第二十都(古属兰水县地)。
  据明嘉靖《龙溪县志》载,明朝龙溪县在乡村的基层,定制15个都。为什么宋淳祐建30个都,元割7个都另置南胜县,至明缘何只剩下15个都呢?这可能因为历代区划与人口嬗变,基层区划有的拆并,有的撤消,年代久远今已无法考证其原因了。现在只可说是个大概,如第一、二、三都,并称一二三都;第四、五都,并称四五都;第六、七都,并称六七都;第十二、十三都,并称十二三都;第二十三、二十四都,并称二十三四都;第二十九、三十都,并称二十九三十都。其中第十都是不是撤消还是什么原因而缺,因时间久远,第十都已被历史湮没了,早在清乾隆《龙溪县志》就说:“十都缺无可考”。
  明隆庆元年(1567年),龙溪县析一二三都、四五都、六七都、八都、九郡等5个都建立海澄县,并割二十八都的第五图隶属海澄县。至此,龙溪县在乡村基层定制,有10个都。即十一都、十二三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三十都。
  因龙溪县北部的华封等地离县治偏远,民国十七年(1928年),龙溪县北溪流域之大部分地区另成立华安县。华安县就是以原龙溪县的十五都为主。并割北溪原二十三四都的部分地属之。
  至民国虽然行政区划已用区、乡镇建制,但“都”在某些方面,还沿用明清的通俗叫法,如道教作道场,佛教做佛事的超度等等,都指某人是龙溪县某都某保人。
  近年来,台湾回龙溪县寻根认祖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很多不知道祖居地是漳州那村人,只知祖籍地是龙溪县那个都人氏,所以“都”老一辈人尚未了解,现在的人对“都”的建制更是知之甚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的历史存在与今日地名对照,笔者想拆开它的历史尘封,与同仁讨教,还历史真实,有助于有关方面的工作。
  明清《龙溪县志》的都
  明嘉靖《龙溪县志》载在乡建制有15个都。到明万历龙溪县仅领10个都,明万历《府志·卷十三龙溪县舆地志》载:“隆庆元年(1567年),析五都置海澄县,今治……,(在乡村)十都云。”现将嘉靖十三年(1534年)15个都列于下,因明建制都以下统隶沿属元朝称社,这里都统社一并列出。
  1、一二三都统17个社:苏林社、青礁社、澳头社、登瀛社、嵩屿社、郑井社、长屿社、海沧社、卢渐尾社、东坑排头社、林东社、马珑社、渡头社、沙坂社、钟林社、石困社、苏厝社。
  2、四五都统10个社:浮宫社、禾平社、溪东社、高溪社、陈墩社、屿尾社、际山社、方田社、青浦社、车鳌社。
  3、六七都统9个社:排浦社、双分社、山东社、中禾社、洪埭社、东头社、渐山社、龙井社、溪坂社。
  4、八都统11个社:谢仓社、太江社、陈巷社、溪头社、桥头社、儒山社、蔡浦社、珠浦社、鹿石社、河福灶、温林社。
  5、九都8个社:桥头社、祖山社、黄田社、官山社、屿兜社、美山社、普玄社、侯山社。
  6、十一都统17个社:福河社、文山社、紫泥社、南坂社、院前社、亭尾社、卢州社、北江亭社、许溪社、浦边社、南山社、洪团社、严林社、蔡港社、双埭社、锦江社、水居社。
  7、十二三都统14个社:水头社、后林社、莲浦社、溪头社、洪塘社、上洋社、塔尾社、东山社、田子社、古县社、邹塘社、下庄社、林前社、木棉。
  8、二十一都统10个社:渡头社、山美社、双路社、林前社、山兜社、新塘社、梅溪社、天宝社、墨场社、莲花社。
  9、二十二都统8个社:翁建社、西头社、登科社、院前社、黄柑社、石浦社、浦口社、鸿山社。
  10、二十三四都统8个社:金沙社、蓬州社、香洲社、磁窑社、松州社、吴浦社、鲁林社、桃源社。
  11、二十五都统16个社:升平社、龙岭社、桃源社、黄洋社、迎富社、草坂社、宜招东山社、宜招刘山社、大深社、良村社、华封上营社、华封中营社、归德社、奇叶社、浦西社、陈山社。
  12、二十六都统10个社:李林社、霞石社、赤岭社、路边社、孚美社、吴坑社、南坑社、油车社、龙山社、璞山社。
  13、二十七都统11个社:长洲社、马岐社、下尾社、西坑社、上苑社、陈州社、浦头社、东洋社、岭兜社、西浦社、水居社。
  14、二十八都统12个社:江东社、澳头社、文甲社、坂尾社、勾东岑山社、东山社、北边社、玉洲社、许茂洲社、乌礁洲社、深泥社、乌泥仔社。
  15、二十九三十都统15个社:福井社、白石社、沙坂社、四望山社、乌屿社、石尾东社、石尾西社、石尾南社、石尾北社、石尾中社、洪埭社、新埭上社、新埭下社、青洋社、橄榄屿社。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龙溪县志》载:龙溪县设3隅、3廂、10都,共102图124保。清设保甲,在乡村都以下辖保,现将清乾隆《县志》都保列以下。
  1、十一都辖8个保:郑黄高保、方硕保、王平保、吴真保、郑周林保、王五伦保、高许林保、石码保。
  2、十二三都辖17个保:诗墩保、陈李伦保、邹郑伦保、杨郑吴保、蔡林王保、蔡美保、林尾保、马兴保、芋园保、木棉保、任勤保、连任保、颜德贯保、田西保、唐吉保、马洲保、六协保。
  3、二十一都辖23个保:康瑶坪保、杨松保、张郭李保、谢前塘保、怀安保、南山保、山尾保、天宝保、北山保、西文保、路边保、塔尾保、登坪保、鲁行保、山兜保、陈曾保、周伦保、陈推保、梅应保、何方林保、林怀保、林堂保、墨场保。
  4、二十二都辖6个保:杨龙浦保、黄柑保、萧王陈保、陈黄讲保、郭坑保、石浦保。
  5、二十三四都辖12个保:陈宏保、乌头门保、磁窑保、蓬州保、洛滨保、杏林保、松洲保、张奇保、寨坂保、金沙保、银塘保、沙建保。
  6、二十五都辖11个保:浦西保、桃源保、归德保、迎富保、升平保、龙岭保、宜招保、华封保、珍山保、大深保、蓬莱大坑保。
  7、二十六都辖10个保:洋尾保、田边保、乌石保、茶园保、璞山保、流岗保、六石保、西洋保、坂头保、内林保。
  8、二十七都辖10个保:诗浦保、浦头保、蔡耀保、陈洲保、蔡润保、李阳保、蔡吉保、林云保、关下保、蔡吴唐保。
  9、二十八都辖5个保:乌礁保、许茂保、太平保、澳头保、刘瑞保。
  10、二十九三十都辖6个保:四望山保、田里保、新埭保、洪岱保、石美保、白石保。
  “都”古今地名对照
  龙溪县都的建置始于南宋淳祐间,距今760多年了。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灾害,以及河道改道,区划拆并,都的古今对照已经很难具体说清,这里只是概说而已,以求抛砖引玉。
  宋时龙溪县设置分6乡33里,淳祐间改里为都,成为30个都。这里尽量将某都,宋时属某乡某里介绍出来,对照某都今属那乡镇一一列出,作为征求意见,很不完善,敬请熟知这方面的同仁指正。宋所建置的30个都,上述已说了,由于都的拆并,到清朝已是剩10个都,加上元朝拆7个都置南胜县,明拆5个都置海澄县,另外第十都被历史湮没,共计可记录的有22个都。元朝拆7个都置南胜县(即今南靖县和平和县),明隆庆间置海澄县,南靖县和海澄县在乡村建制称里。这里记录亦称里。现将古时龙溪县22个都介绍如下。
  (一)、一二三都(包括明龙溪县二十八都之五图)
  1960年以前,隶属海澄县,宋属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澄县建县之初,设三坊五里,一二三都属海澄县的第四里。还有一二三都以及并二十八都之五图,属海澄县第五里。民国29年(1940年),属海澄县第四区。民国36年(1947年)属海澄县海沧乡。1952年属海澄县的海沧区。1958年4月属海澄县海沧、新安二乡。1958年8月海沧、新安二乡划归厦门市辖,现属厦门市海沧开发区。
  (二)、四五都(包括原明漳浦县二十八都之九图)
  1960年以前,隶属海澄县,宋属龙溪县始安乡太平里。明海澄县建县之初,属海澄县第三里。清属海澄县城外路的保甲,民国29年(1940年)属海澄县陂内乡、浮宫镇、城西乡的部分保甲及方田等。今属龙海市东园镇、浮宫大部分及白水镇的方田等。
  (三)、六七都
  宋属龙溪县始安乡崇政里,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海澄县,属海澄县第二里。清属海澄县城外西路部分保甲。民国29年(1940年),属海澄县第一区东马乡的保甲。民国36年(1947年)属海澄县康乐乡部分保。今属龙海市东泗乡等及白水镇部分。
  (四)、八都
  宋属龙溪县始安乡惠恩里,明隆庆元年(1567)从龙溪县拆出,建海澄县,属海澄县的第一、二坊(包括第一里)。清属海澄县的县城及城外东路、城外南路部分保甲,以及西路温林保等,民国36年(1947年)属海澄县城区镇,今属龙海市海澄镇。
  (五)、九都
  宋属龙溪县始安乡祟仁里,明隆庆元(1567年)从龙溪县拆出建海澄县,属海澄县第三坊(包括第一里)。清属海澄县城外西路等的保甲,民国36年(1947年)属海澄县城区镇,今属龙海市海澄镇。
  (六)、十一郡
  宋属龙溪县始安乡惠恩里,民国28年(1939年)属龙溪县第六区(石码区),民国36年(1947年)属石码镇、文山乡。新中国建国后1956年属龙溪县石码镇及榜山公社。今属龙海市石码镇、榜山镇。
  (七)、十二三都
  宋属龙溪县始安乡惠里,民国28年(1939年),属龙溪县第二区(古县区),古林乡、衍福乡、邹林乡,清乾隆《县志》载马洲在十二三都,陈洲在二十七都。为什么两个村社同属九龙江西溪南岸地方,清乾隆以前分成十二三都和二十七都呢?这个问题笔者在十几年前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拙作《漳州掌故》一书说过了,这是九龙江西溪改道的原因,把陈洲从原来九龙北岸变成南岸,把二十七都地域变成十二三都地域,十二三都即属民国的第二区(古县区)。今属龙海市颜厝镇,包括今九湖镇的邹塘、木棉、林前等村社。
  (八)、十四都——二十都(7个都)
  今属南靖、平和二县,元朝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龙溪县、龙岩、漳浦交界处,因距各县治署偏远,且山岭连亘,不便统治,于是折三县部分区域置南胜县(即南靖县),县署设在九围矾山之东(今平和县南胜境内)。辖地约今南靖、平和两县境域。时龙溪县割属大部分,即十四至二十都,共7个都。古时称习贤里、归得里、由义里、永丰里、居仁里及清宁里、新安里7个里。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象湖、箭管等处发生农民暴动,声势甚是浩大。巡抚王守仁调动闽赣两省兵力来镇压,事后,为防范再次举事,加强这一地区统治,遂割南靖县的清宁里、新安里建立平和县,县治设大洋陂(古名河头社,即今平和县九峰镇)。
  (九)、二十一都
  宋属龙溪县仙游乡瑞泉、乐仁二里。乐仁古驿道的重要铺,古称乐仁铺,明清《龙溪县志》舆图都有标识,地点即今天宝镇茶铺是也。二十一都民国时属莲塘乡、铁凤乡、天宝乡。今属芗城区芝山镇、天宝镇,还有石亭镇南山等村社。以及龙海市九湖镇西北部新塘、琪塘、庵兜、梅溪、蔡坂、莲花等村社。还有今的南靖县靖城镇的南部圆山周围,九龙江西溪的西岸廊前等村社,古时也属二十一都。
  (十)、二十二都
  宋属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民国时期郭坑乡(不包括扶摇、蓬洲、洛滨等村社)。今属龙文区郭坑镇大部分(不包括北面的扶摇、洛滨等村社)。朝阳镇大部分(不包括镇境西面蓬洲、西洋、璞山、流岗、六石等村社)。
  (十一)、二十三四都
  宋属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民国28年(1939年)属龙溪县第五区(浦南区)的南洲镇、沧埔乡。今属芗城区浦南镇全部,还有石亭镇北面鳌门等村社,龙文区郭坑镇西北面的洛滨、磁瑶(即扶摇)等村社,朝阳镇北端的蓬洲等村社,华安县的下半县,即沙建镇大部分,丰山镇的全部。
  (十二)、二十五都
  宋属龙溪县游仙乡九龙上里。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龙溪县北部华封等地离县治的漳州偏远不便管理,遂拟将华封、九龙江上游及天宝山大山北面区域,以及原属二十三四都的沙建、丰山等地,以及安溪县宗信、龙涓等地合立一县,取华封与安溪两地首字,名为华安县。后安溪县割地未成,仅以龙溪县原二十五都全部及原二十三四都的沙建、丰山等地建立华安县。二十五都属今华安县除沙建镇、丰山镇外的地方。明清《龙溪县志》载云:二十五都中包括浦西的社保,这可能旧《县志》之误,浦西村社地点与浦南镇区一溪之隔,即浦南九龙江北岸,怎么会划到二十五都呢?其实浦西是属二十三四都,浦西的老一辈老人也说是二十三四都,今属华安县丰山镇辖地。
  (十三)、二十六都
  宋属龙溪县游仙乡瑞泉东里。民国属乌石乡,除北面鳌门(即乌头门)、南山等村社之外。今属龙文区朝阳镇的西北部西洋、璞山、流岗、六石、板头等村社。芗城区的石亭镇大部分(除鳌门、南山等村社外),以及南坑街道的古塘等村。
  (十四)、二十七都
  宋属龙溪县永宁乡唐化里。民国28年(1939年)属第四区的修滨乡、关霞乡。今属龙文区蓝田镇、步文镇以及芗城区的市尾、浦头、诗浦等村社。包括龙海市的榜山镇的长洲、马崎、梧浦等村社。还有颜厝镇的陈洲社也属二十七都,为什么陈洲也属二十七都呢?上面已经讲过了,由于九龙江河道的改道的缘故,现在陈洲与马洲都在颜厝镇辖地,清乾隆以前两个村社分别为二十七都和十二三都。
  (十五)、二十八郡
  宋属龙溪县永宁乡海洋上里。民国时期属龙溪县的乌礁乡、浒茂乡。今属龙海市紫泥镇。
  (十六)、二十九三十都
  宋属龙溪县永宁乡海洋下里。民国时期属龙溪县角美乡、石美乡、东美乡。今属龙海市角美镇(不包括镇东南端的白礁、鸿渐等村社)。
  “都”之建制虽然已经消失,但在古籍、族谱及海外华人、台港澳宗亲的记忆传承中依然存在,本文意在提供寻亲谒祖作为资料之用,并为研究历史的一些基础材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版。
  (2)明弘治庚戌(弘治三年1490年),莆田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十四·地理,卷之十六·乡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3)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之一·地理。
  (4)明万历《漳州府志》,卷之十三·舆地志。
  (5)明万历晋江何乔远编辑《闽书》,卷一至三一·《方域》,卷三十二至三十七·《建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6)明末清初顾炎武著《日知录》,麓书社,1994年5月第一版。
  (7)清康熙丁酉(康熙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国栋修《龙溪县志》。
  (8)清乾隆《龙溪县志》卷一·乡都。
  (9)清乾隆《南靖县志》卷一·建置沿革,卷二·坊里。
  (10)清乾隆《海澄县志》卷之一。
  (11)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黄许桂主辑《平和县志》手抄本。
  (12)1993年6月东方出版社《龙海县志》。
  (13)1999年9月方志出版社《芗城区志》。
  (14)1999年11月方志出版社《漳州市志》,第一册第三章。
  (15)清康熙漳浦县志》。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确定七个栏目,分别是“故地踪影”、“往事寻踪”、“民俗记述”、“人物春秋”、“邑人书架”、“姓氏选登”和“文献集萃”,以芗城区为基点,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物进行搜集、整理。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侨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