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龙溪县” 相关
共 203 条 1 / 14
1
知识出处: 漳州府志 | 类型: 正文卷目
古者建國立都,必有名山大川以爲一方之鎮,而封疆之域亦於是而定。《禹貢》以海、岱界青州,華陽、黑水界梁州是也。漳居閩西南,地盡於海,氣之所窮,盛而不過,磅礴鬱積,故其山川峭拔清澄,民之秀者多奇傑瑰瑋,至其尤絕出則爲醇儒,爲正臣,後先繼起,豈非...
2
知识出处: 漳州府志 | 类型: 正文
龙溪县官职新增人数
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暨南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创设的侨务行政机关民国元年八月间,福建省成立“福建南局”,由省政府委派林辂存为总理,蔡凤玑为协理。同年十月,在漳州增设分局,称“龙溪暨南分局”,委张国宝任局长。址设北桥街,漳州知名人士施荫棠(振甘)亦参加筹设。如其...
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从4月初到5月14日是甄别定案和追赃处理贪污分子阶段。在定案过程中,专区节约检查委员会明确提出“退赃洗污”、“退赃是衡量坦白的主要标准”、“退赃是量刑的标尺之一”、“有赃不退,罪上加罪”等口号,并召开退赃洗污大会,对一批贪污分子作出从宽从严...
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三反”运动的第四阶段是交代关系和思想批判阶段。这一阶段从5月14日开始到6月10日大体结束。方法步骤是深入动员,个人准备,互相酝酿,重点批判,普遍展开,总结鉴定。但经调查落实确无其罪,在运动后期及时给予纠正,由丁乃光主任在党员区主干会议上...
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一)宣传方面:内有宣传部,外有宣传工作团。④美术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抗日画报;设立画牌10座,每周粘贴画报;在乡村绘制壁画;举行漫画展览四次;举行《五月国耻小学生漫画竞赛》一次。⑥其他方面:成立三个写信队到驻军营地和伤兵医院替荣军、士兵...
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其主要活动是由该会拨出棉衣90件、棉被28件,由新运会筹备旧衣200件分发给难民;徵募面巾、牙刷、肥皂分送应徵出征军人;徵募罐头、饼干、药品及药酒、龙眼干等项,分发厦门留居本县难民,每名并发国币五角;慰问伤兵,送面巾纱袜,发给每名伤兵国币五...
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该会侦查工作团广布侦查网,并与国民党政、军、警取得联系,会同军警进行工作,搜查仇货,缉拿走私,制止物资资敌,获有成绩。
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该会在精神动员方面,举行党政商学各界“国民日会”,制订“国民公约”,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宣传,并建立小组会,发动各所学校组织“晨呼队”,推行守时运动,印发《国民公约图说》。
1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至于协助组训及兵役工作,主要是组织壮丁队、妇女队,举办兵役宣传,调查甲级壮丁,办理乡镇兵役和欢迎自动入伍壮丁事项,协同社会服务处举办出征军人家属恳亲游艺会,再是调查荣誉军人人数。总之,龙溪县抗敌后援分会在抗日战争中做过不少好事,谨此一记。
1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国民党财政部于四十年代初期设置缉私署,各省分设缉私处,各省主要城市设查缉所。漳州便设龙溪查缉所,所址在市区后河巷三号,有两进屋,前进平屋,后进两层楼,楼上下各有四房一厅,并带有东西两个厢房。1943年3月,我经“军统”闽南站分配到该所任编审...
1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原在龙溪县翰苑乡后坂“仁慈堂”,是西班牙籍天主教传教士罗祝功于清光绪十四年设立的。随后,由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拨款,建筑一座“仁慈堂”,购置田地约60亩,全部出租给当地农民耕种,逐年收取租谷,并接受外资津贴,作为经常费用。从1888~195...
1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附录
1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抗日女英雄、龙溪籍的印尼归侨李林在外敌入侵、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横刀跃马,浴血奋战,最后在与日敌厮杀中为国捐驱,留下了动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
1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辑 | 类型: 正文
李林,小名李翠英,学名李秀若,1915年出生于漳州。因为家庭生活所迫,出生四十天后,便被生身父母卖给漳州塔口庵民妇陈茶做养女。三岁时,由养母陈茶带她去海外找养父李瑞奇。养父在海外又娶一妾叫高容,因无生育,收养了一男一女。陈、茶到海外后,又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