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郑芝龙” 相关
共 24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郑成功以金、厦、南、铜为根据地,进行叱咤风云、威撼四海的抗清复明,驱除荷夷,收复台湾的活动,在史册上写下一页页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留与后世缅怀思念。为了怀念英雄的业绩,最近在省、地、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县文化馆...
17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走马溪南畔的保生大帝庙是一座具有历史背景的古庙。自古以来,该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天然港湾为私人海上贸易提供了便利,吸引了许多海商集结于此开展贸易活动。在明朝时期,梅岭港的海商活动达到了鼎盛,走马溪成为中国海商活动的中心,也是国际海...
18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蔡保祯是明未诏安五都南湖人,工诗善文能画。黄道周是明末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两人相识于明万历四十年,并结为好友。蔡保祯的著作有《柳溪集》,黄道周曾为其作诗《蔡方平先生赞》和《蔡清溪先生行状》。
19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龙海与台湾的渊源关系包括大陆人民对台湾的开发活动、颜思齐、郑芝龙在台湾开发史上的贡献、荷兰人入侵与郑成功收复台湾、龙海人参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情况。
20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颜思齐是一位明末的华侨,出生于福建海澄县,旅居日本长崎,并在当地建立了武装集团。后来,他抵达台湾并开始在那里开拓建设。颜思齐因霍乱去世,但他的盟友们继续着他的初衷,积极建设台湾,支援郑成功的抗荷斗争,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1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厦门大学历史系付主任,付教授陈国强在龙海县政协“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情况。
2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施琅,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原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后降清,授同安副将。
23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 时代:
颜思齐、字振泉,原是海澄的成衣匠。精武艺,广交游,乐助人,性豪爽。因受官家的欺辱,怒杀其仆,逃亡到日本的江户,以裁缝为生。当时江户海口多停泊来自中国大陆沿海的货船,颜思齐就结识了包括郑芝龙、陈衷纪、杨天生等在内的许多货主、船主、老〓、水手共...
24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 时代:
郑成功是我省南安县石井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正好是荷兰殖民者开始侵占台湾的那一年。他的父亲郑芝龙年轻时到日本经商,和平户(今长崎)田川氏结婚,郑成功是长子,幼名福松,后改名森,字大木,七岁回到家乡,目睹沿海人民遭受殖民者外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