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肥城县” 相关
共 909 条 14 / 61
196
公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11年前后,乡、镇机关未有专门办公、住宿用房,多用庙宇、祠堂或借用民房。1946年土地改革后,乡、镇机关多用没收地主的宅院。1954年,汶阳、边院、城关等区公所始建办公、住宿用房。1961年12处人民公社机关先后建公房13680平方米,...
197
街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乡镇驻地街道均为沙土路面,宽者6米,一般只有3~4米。1954年以后随乡镇机关的扩建,街道不断拓宽。1978年以后所有乡镇机关均迁出村外,建成比较宽阔的街道,宽者20多米,一般的10~15米,均为沥青路面。
19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除新城镇为地下管道排水外,其他16处乡镇驻地皆顺路基自行排水。
19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前,各公社驻地环境绿化多为群众自行植树,1983年以后统一规划,社直单位划分绿化区。每年植树节前后机关干部和居民、学生植树绿化。至1987年绿化面积达2679.3亩。
200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房建筑,清末民初山区多建平顶房,以石砌墙,木梁檩,以苇箔或高粱秸盖顶,一般先用泥封,再铺5~7公分石灰沙浆,捶平。平原多建起脊房,墙体土石结构,木檩梁,以黄草、麦秸或瓦盖顶。
201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用水,用电,公共建设。
202
用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王瓜店公社有33个村架线通电,是全县第一个用电的公社。1960~1964年,石横、城关、 王庄、汶阳、湖屯等公社大部村庄通电。至1985年底除边院镇的北胡村外,全县村庄全部通电。1987年1 月28日,县供电局为北胡村送电,成为泰...
203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柳林新村,马庄新村。此外,建成新村的还有老城镇的河东村、乔庄、姜庄、小安庄、刁杭、赵家河洼。王瓜店镇的尚古庄、十里铺。湖屯镇的国家庄、小刘庄。石横镇的北高余等。
204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边院镇东5公里,由原来的颜柳林、郑柳林、孟柳林、施柳林、于柳林、武柳林、张柳林7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原有694户,3310人,占地760亩,建筑面积49850平方米。原各自然村街不通,路不直,大街小巷217条,排水、绿化无规律。村内大小污...
205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王瓜店镇东北4公里处。新村北邻泰平公路,西枕肥梁公路,南靠泰肥铁路支线,地势平坦,交通方便。马庄旧址因压煤田,由国家资助于1983年3月开始搬迁,至1987年新村已初具规模。东西长532.8米,南北宽357.5米,占地285.7亩。建南...
20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6年前较大工程设计多由泰安地区建委设计室设计,各公司承接的小型工程设计,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根据建设单位意见构画施工。1970年后,楼房、工业厂房、影剧院等建筑增多,各公司逐渐培养出一批设计人员。1976年成立肥城县城搬迁设计组,专管...
207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国家倡导创全优工程竞赛活动,肥城于1980年开展这项活动。至1987年全县共创优质工程197个,总建筑面积54.9万平方米。其中全优工程181个,建筑面积50.67万平方米;样板工程16个,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
20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包括刘章分别是:第一章商业体制,第二章商业网点,第三章购销,第四章集市贸易,第五章对外贸易,第六章经营管理。
20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调拨,运输。
210
调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11~1937年,粮油的调出、调入,除漕粮外,均由私商贩运调剂市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