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三编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347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编 商业
分类号:
F717
页数:
35
页码:
471-505
摘要:
本编包括刘章分别是:第一章商业体制,第二章商业网点,第三章购销,第四章集市贸易,第五章对外贸易,第六章经营管理。
关键词:
商业
经济体制
肥城县
内容
清末民初,境内无大的商业,群众购买所需物品多靠集市或以物易物。1908年《肥城县乡土志》载:“肥城风俗重诗书,勤稼穑,唯商务不甚讲求。业商者大抵以屑须资本贸易于本境及附近邻境,从未有富商大贾在中外商埠争利权者。”
1915年境内建商会,时有商号214家,多为酒店、油坊、药铺、杂货铺,经商者300余人。1927年发展到265家,皆为小本经营。1930年始有外籍商人贸易于本县。1937年,全县商户发展到2962家,城内162家,农村集镇2800家。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肥城后,民不聊生,商户仅剩950家,从业人员1100人。
1948年,境内解放,生产得以恢复,市场开始繁荣。1949年全县有商业网点4250个,从业人员6060人,其中国营65个251人。全县平均每千人占有商业网点8.5个,每个商业人员平均负担82.3人的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9.4万元。全县人均消费品购买力13元,其中农业人口9元。1953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有1438名私营商业人员接受改造。1957年仅剩私营商业76户78人,多为老弱病残者。全县商业网点766个,从业人员2168人,其中国营571个1815人;集体119个275人。国营与集体占9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90万元,全县人均消费品购买力27元,其中农业人口23元。
1958年以后,私营商业被限制。至1962年,全县商业网点697个2075人,其中国营与集体463个1790人,私营234个285人。1966~1976年,个体商贩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大部分被割除。1978年以后,党的开放、搞活政策促进了国营、集体商业的改革,也促进了私营商业的发展。至1987年,全县商业网点8119个,从业人员19315人。平均千人占有网点9.14个,每个商业人员平均担负46人的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490万元,是1949年的41.3倍。全县人均消费品购买力294元,其中农业人口216元,分别为1949年的22.6倍和24倍。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