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泰安市” 相关
共 1994 条 20 / 133
286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1月计委与统计科分开办 公,主要任务是制定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1959年6月,统计科并入计委。“文化大革命”中计委被撤销, 业务工作由县革委生产指挥部计划工交组负 责。
287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1月计委与统计科分开办 公,主要任务是制定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1959年6月,统计科并入计委。
288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是实行计划经济的试点 与准备阶段,实行实物周转为中心、行政手段 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国家对国营企 业实行指令性计划,统配统销,允许私营企 业、个体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
289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计划编制始于1953年,根据“统一计划 与分级管理”和“自上而下条块结合,层层编 报综合平衡”的原则,制定国民经济年度和五 年计划。编制国民经济计划以年度和长远 计划为主,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计 划)的落实,大多数计划能得以顺利实施。
290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曾与计划委员 会多次分合。1962年11月建市统计局。同 年,各公社配备专、兼职统计员,各管区、生产 大队,生产队的统计工作由文书或会计兼任; 县直部门(单位)设统计机构,配有专职统计 员。
291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曾与计划委员 会多次分合。1962年11月建市统计局。同 年,各公社配备专、兼职统计员,各管区、生产 大队,生产队的统计工作由文书或会计兼任; 县直部门(单位)设统计机构,配有专职统计 员。
292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正式开展统计工作。对国民经 济指标的统计,主要采取典型调查和重点调 查的方法。当年7月1日零点开始,全县进行第一 次人口普査,内容有人口总量、性别、年龄、文 化程度、民族等。
293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始,统计部门定期整理全 县的年度统计资料。1959年,整理了建国十 年来全市的资料。1962年起,逐年编印《泰安 市(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294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县衙户房兼理工商业务。民国时 期,县政府财政科稽征处,配合“商会”管理工 商企业。1940年1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贸易 局,工作人员6人;次年10月改称税贸局。
295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县衙户房兼理工商业务。民国时 期,县政府财政科稽征处,配合“商会”管理工 商企业。
296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1952年开始对工商企业进行登 记管理。1956年,工商企业的开业歇业并转由业 务主管部门决定,不再办理注册登记。
297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市场建设30年代,泰城、大汶口的市 场设有固定货棚、货摊。其他集市固定摊贩均 有布棚、货床,一般行业有场地。城多数小商贩无固定经营场地。
298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40年1月,泰安县抗日民主政 府设贸易局主管物价。1945年9月改由工商 管理支局负责管理解放区的物价。建国初至1957年间,先后由县政府工商 科、泰城和范镇交易所、县市场管委会管理物 价。
299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40年1月,泰安县抗日民主政 府设贸易局主管物价。1945年9月改由工商 管理支局负责管理解放区的物价。
300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农副产品价格1909-1918年主要农 产品价格逐年涨落幅度在10%左右。至1937 年,农产品价格无较大波动。抗日战争时期, 日商抢购粮食、油料、棉、麻等物资,导致物价 急剧上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