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分类号: D912.294
页数: 3
页码: 114-116
摘要: 建国后,1952年开始对工商企业进行登 记管理。1956年,工商企业的开业歇业并转由业 务主管部门决定,不再办理注册登记。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内容

民国时期,政府仅对部分工商业户登记
  发证。
  建国后,1952年开始对工商企业进行登记管理。
  1956年,工商企业的开业歇业并转由业务主管部门决定,不再办理注册登记。.
  1961年,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分类登记。
  1963年,贯彻《工商企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对工商企业进行普查登记,换发执照。
  “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对农村磨坊、粉坊、纸坊、豆腐坊进行登记发照,并限制、取缔个体工商户。
  1978年,恢复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取缔无证经营。
  1979年,对特种行业进行整顿,登记发证。
  1981年,审发国营、集体企业执照,并对所有企业建档立卡。1982年,根据《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对工业、交通、建筑、商业、外贸、饮食、旅游、服务、手工、修理10个行业加强管理,登记发证。
  1983年,对工商企业建立“经济户口”,对违反工商管理规定者予以惩处。对拒不办理注册登记的泰安液化石油供应站罚款500元。当年取缔无证商贩210户。1984年,对全市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个体工商业等进行登记发证,共登记工商户15405户,其中工业3592户、商业7334户、饮食业1644户、服务业1706户、运输业917户、建筑业105户、其他107户,并在泰城和泰山沿途取缔无证商贩3241户,罚款2800元。
  1984年泰安市工商企业登记统计表
  二、经济合同管理
  民国时期,境内实行契约制。
  1950年9月,开始推行经济合同制度,国家向私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加工订货均签订经济合同。
  1956年私营工商业改造完成后,对产品实行计划调拨,“计划表”、“调拨单”取代经济合同。
  1958年搞“共产风”,无经济合同。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合同制度被废除。
  1980年恢复经济合同制度。次年,签订合同58份,其中工商合同23份、农商合同35份,总值1605万元;对泰安县铝制品厂与泰安地区百货批发站的合同违约案进行仲裁,处罚铝制品厂3200元,偿付地区百货站。
  1982年,贯彻《经济合同法》,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签证、仲裁和监督检查。是年,签订合同1458份,总值2110万元,其中工商合同24份、金额1401万元,农商合同1434份、金额709万元。当年履约合同1092份,履约率为74.9%;调解合同纠纷1起,金额45万元。
  1983-1984年签订合同3538份,总值4839万元;岀现合同纠纷15起,调解结案无效合同7份,其余合同进行了仲裁。
  三、商标管理
  商标注册境内自1904年(光绪三十年)起贯彻清廷《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1929年,贯彻国民政府《商标法》,注册者有仁德面粉厂产“泰山牌”面粉和平民工厂产“平民牌”纺织品。
  1950年7月,贯彻《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实行全国统一注册,按照自愿原则办理。
  1957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实行强制注册。
  1959-1961年,全县注册商标10个。1966年注册增至17个。
  “文化大革命”中,商标管理中断1973年境内共有1167种产品,使用商标者180种,经过注册者只29种,占产品种类总数的2.3%。
  1979年起,加强商标管理。1980年核转商标31户,批准23户。至1984年共注册73户,其中优质产品商标有“飞轮”牌芦笋罐头、“东岳”牌327-D单元电池、“岱宗”牌机制纸、“泰山”牌提花线毯、“泰峰”牌解放鞋等。
  查处假冒商标1980年后,境内对混同商标、侵权商标进行清查,查处一批手表、卷烟、自行车、白酒等冒牌货。
  商标印制1979年起建立商标印制登记制度。1981?1982年,先后确定泰安县(市)印刷厂、迎胜印刷厂、岱庙纸箱厂、岱庙塑料厂、洼子街标牌厂为商标定点印制单位。对违反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私自印制和买卖商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1981年,对泰安县印刷厂私自给莱芜酒厂印制未经申报批准的《鹏泉大曲》商标96.9万张,予以罚款500元。
  四、广告管理
  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工商业的广告形式有旗牌(如酒旗)、雕版、招贴、实物标志(如岱顶小店悬挂“棒棰”、“笊篱”等)、报刊等。业户自行其事,政府不予管理。
  建国后,对广告形式和内容均根据“四性一格”(政策性、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民族风格)的要求进行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中断。1978年恢复管理。1980年,对广告经营单位和户外广告进行清理整顿,在泰城统一制定广告栏12块,1984年增至23块。同时,检查广告100多种,查岀虚假夸大广告10余件,如泰安红波电子技校不具备办学条件,未经教育部门审查批准,在省电台播岀广告。为提高广告制作质量,确定广告经营单位4个:广告装璜公司、泰安日报社、广播局、梆子剧团,从业人员17人,全年营业额5万余元。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