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阳一中”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回顾作者在平阳一中学习的经历,描述了学校的生活环境,照明设备的变迁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对学校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简要介绍。
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4年学校安装小型发电机提供电力,学生初次接触电灯,经历停电因空袭影响;1955年电厂增加功率向学校送电,改善灯光条件,购置广播器材,提升教学和集会效果。
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初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生人数激增,寝室紧张,男生居住外校;寝室在礼堂、外寺、东岳观,面临狭小、凉爽的宿舍环境以及臭虫困扰。学校关心学生健康,采取铁锅煮臭虫措施。学校为学生谋福祉,尽心尽力。
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初期学校文艺生活丰富多彩,包括集体舞、文艺汇演、电影放映等,教师文艺骨干组织演出,学校加强文娱活动。半个世纪后,平阳中学搬迁至新校区,现代化设施完善,建筑典雅,传承历史文化,成为现代化校园。
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1969年至1972年平阳县知青支边的历史过程,包括县革委会的指示、知青名单的公布、支边地点的选择和知青们的出发日期等信息。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平阳氮肥厂(原浙南化肥厂)工作期间的经历和感受。文章通过对平氮厂的历史背景、人才济济的就业环境、人心思稳思上的社会氛围以及作者自身在工厂中的工作体验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变革,以及一代工业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环保和公民参与治理的新闻报道,具体聚焦于一位省政协委员、平阳一中教师万晓萍如何积极参与“五水共治”行动,通过巡河、记录、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等方式,为保护当地河流环境贡献力量的故事。文章通过描绘她的实际行动和心得体会,展示了公民...
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回顾了作者自1978年首次参加高考至1980年终于成功上岸的曲折历程。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高考前的准备和两次落榜的经历。文章强调了高考对于个人命运的重要影响,以及坚持不懈、正确策略对于最终成功的关键作用。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小教班”是平阳解放后连续举办三期的小学教师训练班,旨在培养进步青年教师,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学员人数为每期50人左右,共约200人。学习内容包括形势与任务、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等,学风严谨,生活艰苦但乐观。...
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民主主义研究会”于1949年八月中下旬在平阳县城坡南龙山塔下举办,由平阳县大联发起,隶属于县委宣传部和县府文教科领导。旨在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提高思想觉悟。参加人员约40人,包括中学教师、回乡大学生和知识青年。学习内容以...
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时代: 当代
李绍元,1911年出生于维新乡庵基村的畲族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对学业一丝不苟,刻苦勤勉。7岁时就读于维新初小,17岁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两年后,进入上海私立立达学园农林教育科主修农业与教育,成为早年平阳畲族...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 时代: 不详
吴昭同,平阳县万全区人,生于1932年,父亲吴家桢,浙江大学1935年化学工程学士,是平阳一中创建初期的首任校长,终身从教,名重杏坛。 吴昭同幼承庭训,敏而好学,少小时,他父亲虽然工作迭有变动,但始终将他随带左右,言传身教,悉心培育,因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