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哈巴河县” 相关
共 349 条 4 / 24
46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87年,县域信用社资金余缺通过农行哈巴河县支行合作金融管理股安排,资金充裕的信用社把资金调剂给资金短缺的信用社使用,保证各信用社正常营业。年内,各信用社之间相互调剂资金49万元。
47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建社初期,县域信用合作社吸收存款有限,一方面保证存款支付,另一方面要向广大贫困农牧民发放生产、生活贷款。资金不足的信用合作社每年向银行借款,解决临时资金短缺。20世纪60年代初期,资金不足的信用社仍然向银行借款,用于解决临时资金不足困难。
48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人行根据农村信用社不同发展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办特种存款。特种存款是调整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或解决资金利率倒挂亏损严重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
49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信用社自1955年在哈巴河县建社起,一直深深扎根农村,始终秉持“三农”服务宗旨,是县域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背负起沉重的包袱,困难较大,不利于继续承担为“三农”服务任务。国家为扶持农村信用社消化包袱,促...
50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04年9月13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出《关于银发〔2003〕181号和银发〔2004〕4号文件操作中有关问题补充说明的通知》,要求当地政府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对股东进行补贴,所需补贴资金从当地政府预算中列支。哈巴河县政府于20...
51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2002年,县联合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共评定信用户678户;评定信用村5个,分别为齐巴尔乡萨亚铁列克村、喀斯哈英村、加依勒玛乡阿克墩村、萨尔塔木乡铁克吐尔玛斯村、阿哈托拜村,并于3月6日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被授予信用村牌匾。全年发放农户小...
52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3月县域信用合作社建立后,财务工作单一,未制定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执行1951年人民银行制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草案》明确信用社业务、资金和决算、年终盈余分配标准等,要求信用社在业务经营和收支上力求精打细算,...
53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哈巴河县信用社开始实行固定财产折旧办法,以综合折旧率5%计提折旧基金。1984年,固定财产综合折旧率为10%。1987年固定财产综合折旧率为7%。1994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
54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信用社公文是本系统在经营管理中普遍使用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经营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包括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两部分内容,办公室是...
55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至1989年4月,县域信用社先后执行人行和农行制定的安全保卫制度。1989年4月至2002年,县联合社制定和完善守库、提缴款、业务库管理、枪支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查库制度和安全保卫工作处罚办法。建立安全目标考...
56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前,县农村信用社职工中无党员。1979年,县农村信用社有党员1人,党员的教育、学习由所在党支部负责。
57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1982年3月4日,哈巴河县首次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县域信用社职工走上街头参加由县统一组织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58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哈巴河县联社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战略、价值观、制度、行为准则等机制,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金融服务,从而增强全体员工对信用社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59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哈布哈德·俄力亚斯 男,哈萨克族,1936年9月生,新疆哈巴河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经济师。
60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 类型: 正文
艾提木汗·哈木扎 男,哈萨克族,1941年12月生,新疆哈巴河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经济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