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9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分类号: F832;F426;D64
页数: 3
页码: 294-296
摘要: 1982年3月4日,哈巴河县首次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县域信用社职工走上街头参加由县统一组织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关键词: 哈巴河县 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 自治区 信用社

内容

1982年3月4日,哈巴河县首次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县域信用社职工走上街头参加由县统一组织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1986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县域各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
  1990年9月17日,县域信用社职工学习和讨论地区农村金融系统第三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学“二兰”、学雷锋活动,树立信誉至上,竭诚服务,高效廉洁,文明办社的企业精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三优一学”活动,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农村金融事业队伍。
  1993年12月25日,自治区党委、政府通过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重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从文明单位评选范围、条件标准、文明单位的创建、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文明单位的奖励、文明单位的管理、军民共建设、其他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做出具体规定。县域信用社根据新《管理办法》规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994年4月,县联合社成立“青年文明号”领导小组,在辖内信用社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
  1998年1月,县联合社制订《哈巴河县农村信用联合社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方案要求:1.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精诚团结,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班子。2.加强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及学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3.加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政治稳定。4.认真抓好储蓄、放贷工作,提高经营效益。5.搞好综合治理工作,保障安全。6.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搞好环境建设。
  联合社在创建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主要开展工作:1.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班子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规定周一为政治学习,周五为业务学习,要求班子成员除集中学习外,自觉抽时间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好笔记,对重点课目、重点章节等有关政策法规要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服务“三农”意识提高,对单位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共计读书笔记50000余字,心得体会30余篇。2.抓好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及学历教育工作,提高县联合社职工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知识专业化水平。当年,县联合社有职工48人,在精神文明单位创建领导班子组织发动下,信用社职工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创建模范的良好氛围。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学历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其中,参加政治学习职工达2800人(次)(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主要学习中共十五大报告及有关法律文件法规及自治区、地区有关文件;举办和参加业务培训班22期(包括到地区、自治区参加培训),参加人数4200人(次),主要培训自治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1998年新疆开展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安排意见》和《新疆农村信用社空白凭证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和《加强联合社建设问题的若干意见》、人行新疆分行印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实施意见》和《新疆农村信用社二级存款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人民银行和国家税务局印发《1998年农村信用社会计决算工作意见》、人民银行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下发的《农村信用社营业、守库、押运期间安全保卫工作规程》、阿勒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农村信用社职工参加学历教育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规定、办法、文件、章程、通知;参加学历教育共有6人,占信用社职工的七分之一。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加深信用社职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认识,纪律观念和全局意识进一步加强,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得到弘扬。3.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始终,教育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以民族团结教育月为载体,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扩大教育内涵,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4.把精神文明创建贯穿于中心工作始终,以创建文明窗口,提高文明优质服务;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载体,对职工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成立公民道德教育领导小组,把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举办公民道德培训班11期,参加人员520人(次),主要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常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礼仪基本常识。通过职业道德、公民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县域信用社职工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贷款积极性增加,为信用社“三农”服务树立良好形象。1999年末,县域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375万元(其中低成本存款为1393万元,占41.3%,存款结构得到了优化),创建3个县级“青年文明号”、一个地区级“青年文明号”。5.在精神文明单位创建中,县联合社加大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1998年,县联合社为县域各信用社职工举办安全保卫培训班3期,安全保卫人员举办培训班4期,参加人员350人(次)。主要学习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责任制实施办法》、人行自治区分行转发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金融诈骗盗窃抢劫涉枪案件报告制度》、人行自治区分行印发《新疆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工作操作规程》、阿勒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枪支弹药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办法、制度及通知。1999年培训学习人民银行合作金融监管司下发的《农村信用社营业、守库、押运期间安全保卫工作规程》。通过培训学习,县域信用社职工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人防、物防、技防进一步规范,安全保卫制度进一步健全,职责责任进一步明确。在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坚持进行法制、廉政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道德修养。6.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县联合社把环境卫生、环境建设作重要工作,制定出台《哈巴河县联合社卫生制度》,从卫生知识教育到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个人卫生等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县联合社社不断加大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爱国卫生知识培训,1998~1999年投入卫生设施建设25万元,植树4200棵、铺草坪350平方米、硬化路面720平方米、粉刷墙壁1200平方米,举办爱国卫生知识培训班2期,参加人员120人(次)。1999年,县联合社通过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验收,创建为县级文明单位。
  2003年,县联合社重新修订《哈巴河县农村信用联社精神文明创建和建设实施办法》,新修订实施办法主要内容:1.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精神文明意识,把提高环境质量文明意识作为信用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树立“礼貌待人、诚信经营、优化服务”的行业新风尚,狠抓治本建设和科学管理,建立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信用社精神文明整体水平到达优良标准。3.对工作突出和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一定物质奖励。4.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按制度办事,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损害信用社形象的人和事,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处理。
  2007年7月6日,县联社制定《哈巴河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当年,在民主东路社区居民和信用社职工共同努力下,民主东路社区被县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文明社区。7月15日,县联社提出规范化服务标准:“八要”“九不”“十做到”。同年,哈巴河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以“六抓”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一抓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抓典型,树标杆,掀起“比学赶超”热潮;三抓规范、制定标准提高机关服务效能;四抓载体,统筹结合,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五抓互动,考核评议,确保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六抓整改,明确内容,确保创先创优活动取得实效。
  2009年5月7日,县联社制定《职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监管管理暂行办法》,对职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场所、参加的活动的内容、所持有的道德准则等做出规定。
  2011年5月12日,县联社在全辖基层营业网点开展“继续推行文明规范服务标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宣传活动。5月16日,县联社成立以理事长董朝晖为组长的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哈巴河县农村信用联社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准则》,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分宣传、发动、部署;全面自查;整改完善,培训教育;及时总结,促进提高四个步骤。
  2012年9月10日,县联社制定《2012年,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实施细则》。细则对活动的目的、组织领导、活动内容、要求做出具体安排。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