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包佳道” 相关
共 6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杨时在道学视阈中的儒家末学及其文化意涵。杨时的思想强调儒家道德原则的至上性,并将其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儒家末学。杨时如何通过融合儒道思想,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儒家道德,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同时,也分析了杨...
2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杨时对庄子学说的评价,认为庄子学说在思想上有和孔孟宗传有一脉相似处,但在言说方式上不同。然而,庄子的学说仍与孔孟宗传有不同处,其超脱人事社会活动的的忘弃“仁义礼乐”和“坐忘”和儒家境界有着相当的差异。
3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杨时对汉唐儒者的批评观点。他认为汉唐儒者过于注重辞章之学,虽然文章技巧高超,但并未真正揭示儒家圣人思想的真髓。杨时对杨雄持较高评价,但认为其仍未完全达到道学的境界。对于韩愈,尽管他看到了韩愈立志做圣人和排佛的努力,但仍认为他只是追...
4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区区于章句之末”的训诂之学。该学派注重文字分析与训诂,而忽视经典的义理和精髓。杨时批评了这种学派,并强调真正理解经典需要把握其核心理念,而非执着于文字形式。指出,圣人之道不能仅仅通过语言传承,而士人学者若追求圣学奥秘,执着于文字...
5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在道学视域下将辞章之学、章句之学认定为儒家内部末学歧出,内在地体现了杨时道学凸显孔孟之学为儒学正统、贬斥汉唐以来的辞章、章句之学为儒家为末学歧出的文化意涵。而杨时的这种认定及其内在体现的凸显孔孟之学为儒学正统、贬斥汉唐以来的辞...
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类型: 正文
这个课题主要研究前朱子时期的道学话语共同体,探究其与其他诸学的区别性特征、形成条件以及历史地位和当下价值。研究者将从公开目的、知识内容、交流机制、专用文体和专门词汇等五个方面剖析道学话语共同体的特征,并借用话语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