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094
颗粒名称: 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研究
分类号: B244.75-54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这个课题主要研究前朱子时期的道学话语共同体,探究其与其他诸学的区别性特征、形成条件以及历史地位和当下价值。研究者将从公开目的、知识内容、交流机制、专用文体和专门词汇等五个方面剖析道学话语共同体的特征,并借用话语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最终旨在为宋明理学及整个中国哲学研究提供理论价值,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前朱子时期 道学话语 共同体研究

内容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课题编号:19YJC720001)
  从道学形成发展看,至张载、二程及其门人已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道学话语共同体,后不断发展有朱子学、湖湘学、浙东学等的分野。课题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研究,从道学话语共同体的新视角观照主导近世东亚六百多年宋明理学发生时的前朱子时期道学,探究较之佛老、新学(蜀学)等区别性特征,考察其形成与道学家、社会的关联,揭示与外部诸学及内部而后南宋分野诸学的关系(尤其是朱子学),既对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研究有理论价值,又对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有现实意义。
  课题研究目标:剖析话语共同体五项区别性特征,清晰呈现前朱子时期道学较之新学(蜀学)、佛老等的总体特征,并关注内部局部差异;考察五项区别性特征内在层次及其对话语共同体的作用,同时揭示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形成的社会条件和道学家参与;检视其历史地位,揭示与外部诸学及内部而后南宋分野诸学的关系(尤其是朱子学),留意其历史演变,并结合现实需求,揭示其当下价值。
  课题研究思路和具体内容:课题按“问题界定→理论剖析→地位与价值审视”分三层七方面:1.问题界定(导论):框定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研究对象。2.理论剖析:按“公开目的(目的)→知识内容(内容)→交流机制(机制)、专用文体(文体)、专门词汇(词汇)”的逻辑框架解剖五项区别性特征,揭示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总体一致而局部有别的区别性特征及其内在层次(并考察其形成与道学家主体、社会的关联)。(1)共同公开目的:倡孔孟、辟佛老、排新学(蜀学)、非汉唐公开目的(共同体首要特征);(2)共享知识内容:内圣外王的知识体系(共同体根本特征);(3)通用交流机制:书院讲论、社会教化为中心的社会化适应(共同体关键特征);(4)共占专用文体:以经解(义、说)、语录为主专用文体(共同体重要特征);(5)相类专门词汇:本体、工夫、境界、政治相关专门词汇(共同体门槛特征)。3.地位与价值审视:检视前朱子时期道学共同体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课题研究方法:话语分析法,借用话语分析聚焦话语共同体,从公开目的、知识内容、交流机制、专用文体、专门词汇的分析,揭示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的区别性特征;文献研究法,深入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文本,尽量以材料说话,警惕主观价值判断,客观揭示文本的问题指向和价值旨趣;比较研究法,通过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外部、内部比较考察,揭示其话语共同体共同公开目的、知识内容、交流机制、专用文体和专门词汇的大同与小异。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学年鉴.2019》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哲学开拓》《朱熹思想研究的新进展》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包佳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