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兰州” 相关
共 525 条 9 / 35
12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明初,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陈灵通随扈肃王来兰州,落籍西关,为始迁祖。其后裔一支世居木塔巷,其十四世孙陈兆奎,字云亭,道光六年(1826年)随军出征新疆张格尔,以劳绩保府经历、县丞,归部选用,也就是说挣了个副知县的头衔,备吏部任实职,其实这样...
12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清代,木塔巷南口有一座文昌楼,为过街楼,高两层,祀奉文昌帝君。这位尊神掌管士人功名禄位,四时八节,士子拈香焚纸膜拜,祈求入学、中举、成进士。
12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北端巷北,有棵参天老榆树的宅院,即是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张思温的故居,门道尽头有影壁,为砖雕亭台楼阁。
12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在木塔巷中段巷东创设山东会馆,大门砖额题“山东会馆”,院落不大,有上房、南北厢房、下房。
12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大众巷,在张掖路至贤后街之间,南北走向,长330米。清代至民国时,以后营马圈西口为界,分为两段:南段称官升巷,多为官员大宅,以升官吉语而得名;一说后营马圈西侧为兰州游击衙门,新官升衙,自西大街进巷,故名官升巷。
12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官升巷有周应沣的宅院。周应沣(1861年—1942年),字伯清,号棣园、鼎元,花萼大士。平番县(今永登县)苦水人。光绪十四年(1 888年)戊子科举人。历官静宁州、阶州学正、秦安县训导、甘肃学务公所普通教育科、专门教育科科长,改书院为学堂,...
12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官升巷中段巷西有一浅浅的四合院,门牌9号,1938年开设积善针灸馆,是为贫苦民众免费治病施药的慈善团体,1955年结束。次年,高涵九入兰州市中医院行医,
12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口袋巷位于上水巷至下水巷之间,南北走向,中部稍微弯曲,形似装满粮食的褐子长口袋,故名。
12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道升巷南北走向,因南口为兰州道衙署,以道台升官吉祥语而得名。但是道升巷的南段多旋儿匠铺,与升官无丝毫关系。
13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金石巷,东起酒泉路,西至道升巷,因铁匠铺而得名。其中最有名的是董家铁匠铺,以生产董家切刀驰名全国,还有贾家铁勺铺。
13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玉石巷是条很短的东西走向的小巷,西至辕门,与金石巷相对,东至黄家园。此巷虽短,却是琢磨玉器作坊的集中地,遂得名玉石巷。
13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箭道巷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小巷,南起张掖路,北至南滨河路,长798米。明代为肃王府内通往凝熙园(俗称山字石)的中间地带。清代先后为甘肃巡抚署、陕甘总督署(今省政府址)的箭道,民国初,辟为小巷,名叫箭道巷,巷西紧挨甘肃省督军署、即今甘肃省人民政府...
13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贡元巷位于兰州内城东部,因此明朝称东城巷,南北走向,在北口巷西创建行都司衙署,为军事机构。清乾隆三年(1738年),改建为兰州府贡院,为兰州府皋兰县、狄道州、河州、渭源县、靖远县、金县六属童生,通过县试后,参加府试的处所,也是陕甘学政案临兰...
13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金塔巷位于酒泉路与永昌路之间,东西走向,南为兰州城内城墙,长840米,宽4米,以仓门巷为界,分为两条街:以东称道门街,以西称南府街,这是清乾隆以来形成的地名。1945年,通改为共和路,以五族共和而得名。1958年,改为金塔巷,以甘肃省金塔县...
13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仓门巷南北走向,位于武都路与金塔巷之间,巷中段东侧为清代永丰仓,故名仓门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