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洮县” 相关
共 3161 条 32 / 211
46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人畜缺水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部山、坪区,缺水困难情况有以下三种。一、居住区水质很差,矿化度过高(3—21克/升),不宜饮用,如大碧河、好水沟主沟谷的前沟地段,及洮河谷川区,除靠近洮河的村庄外,绝大部分属此种情况。
46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共有小水电站五座,装机容量1080瓩,年发电量188万度,共用建设资金146.5万元。
46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共有小水电站五座,装机容量1080瓩,年发电量188万度,共用建设资金146.5万元。
46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5年由国家投资,兰州送变电公司设计施工,从兰州华林坪变电所向临洮县新添铺架设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修建变电所。
47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农电处为总管机构,下设五里铺、新添、张家湾、安家咀、峡口、井坪管理站和城关营业站七个基层管理机构。与兰州供电局签订供电协议书,制订《农电管理办法》(试行草案)。
471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洗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川少,东北高西南低,四面环山,东北部是祁连山东延的马啣山,山势平缓;南部为秦岭西延的南屏山、紫松山,中部为以广阔的第三系为基座的黄土丘陵,沟壑纵横,梁峁相接,构成波状起伏的地貌形态。
47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洗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川少,东北高西南低,四面环山,东北部是祁连山东延的马啣山,山势平缓;南部为秦岭西延的南屏山、紫松山,中部为以广阔的第三系为基座的黄土丘陵,沟壑纵横,梁峁相接,构成波状起伏的地貌形态。
47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以前,水土保持工作,由县经建科主管。1956年成立水土保持科,设正副科长各一人,有行政干部7人,技术干部5人(全系学林)。
47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境内在秦汉时森林资源颇为丰富。《汉书》说:"陇西、天水二郡,山多茂林,民以板为屋"。那时,洮河、渭河流域一带崇山峻岭,森林蔽天。其后由于森林火灾及垦殖砍伐,林木日益枯竭。至1949年,全县森林面积仅4万余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绝大部...
47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7年(1938年),林业工作由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47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7年(1938年),林业工作由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47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苗圃:1953年2月成立,地址在县城郊东山根,有行政及技术干部各1人,工人8人,有水地100亩,以培育荒山造林的榆、槐、椿、杨、柳为主。1958年改为、园艺场,林果兼营。1963年3月恢复苗圃建制,增拨水地30亩。1968年春,拨入山...
47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临洮天然森林遗存资源有残败天然次生林、灌木丛约4万余亩。据1982年制订林业区划时调查,增为5.9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其中:国营0.98万亩,乡、村、社营4.99万亩。现存天然次生林中,有用材林1.54万亩,防护林68...
47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临洮天然森林遗存资源有残败天然次生林、灌木丛约4万余亩。据1982年制订林业区划时调查,增为5.9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
48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乔木树种有:山杨、桦木、华山松、辽东栋、椴木等。灌木有黑酸刺、榛子、枸杞子、小蘖、珍珠梅、刺梅、石枣、面蛋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