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49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电力
分类号: F407.61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临洮县共有小水电站五座,装机容量1080瓩,年发电量188万度,共用建设资金146.5万元。
关键词: 临洮县 电力建设

内容

第一节小水电站
  全县共有小水电站五座,装机容量1080瓩,年发电量188万度,共用建设资金146.5万元。
  县水电站:1957年前,临洮除剧院及个别商号用汽灯照明外,其余均用清油、煤油及蜡烛照明。作坊及磨面、碾米等,全靠人、畜力或水力。1956年,县财政筹款17万元,地方工商业者孙海山、潘海天、李恒等集资10.5万元,共计27.5万元,在县城小西门修建水电站,次年七月竣工。电站动力渠从城南木厂村至城北红星庄,渠长6公里,引水量3秒立方米,工作水头5米。建筑面积为8142平方米。安装木制水轮发电机组两台套,每台64瓩,共128瓩。年发电量约24万度,主要供照明用。由于木制水轮机动率低,易磨损,故障多,加之冬季不能发电,供电极不正常。1959年因洮河洪水冲毁进水口不能发电,即用一台柴油机发电,供部分用户照明。1964年财政拨款6万元,除将动力渠进水口向上延伸至高家堡外,又改装80型铁制水轮机两台,装机容量仍为128瓩,供电基本正常。1972年,县水电局投资3万元,增装一台120瓩柴油机组,解决了冬季供电问题。1976年,水轮机及柴油发电机组均增至三台,计六台套,装机容量达382瓩。安装10千伏变压器5台,容量26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2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年发电量达到50万度,每年收入除自足外,并上交利润1一2万元。1976年7月刘家峡大电网通电。柴油发电机组停用。1980年,又改装为工率较高的80型水轮机。发电机容量125瓩。1981年,与大电网并网。1982年,又增装2号机组一台。因水量不足,一台发电,一台备用。年发电量60万度。发电站由农电处发电班管理,有工作人员8人。
  西坪电站:建于1965年,利用西坪水轮泵动力渠水,在一泵站西侧建发电机房,安装二台60-6型水轮泵为动力机,配带50瓩、55瓩发电机各一台,工作水头3.8米,流量5秒立方米。架设高低压线路12公里,供西坪乡杨家店、李范家、河口等村社照明和农村加工用电,共投资7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由西坪乡政府管理。因水轮泵提灌和发电共用一渠水,在提灌期间不能发电,由大电网供电补足。
  靳家坪电站:建于1971年。利用靳家坪水轮泵站一台水轮泵为动力,配带一台84瓩发电机,水轮机为80—16型。工作水头7米,用水量2.8秒立方米,架设10千伏线路8公里,低压线路3.4公里,年发电量2万度。共投资12.4万元。1983年,利用水轮泵剩余水头5.3米,又投资27万元,建成500瓩电站一座。1984年,与大电网并网,因水量不足,不能正常运行。为增加水量,解决自流灌、提灌与发电用水,1985年向上延长渠道,修建进水闸,扩建渠道,计划三年完成。水轮泵及电站均由溥济渠管理所管理。
  潘家庄电站:1972年,由新添乡潘家庄村自筹资金9.6万元,国家投资3万元,贷款1.5万元建成。水轮机,由两台60-6型水轮泵改装而成,安装50瓩发电机二台,工作水头5米、动力渠长2公里,引水流量3.6秒立方米,架设10千伏线路1.5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年发电量30万度,供本村照明及农村加工用电。由村社管理。1982年与大电网并网。1984年,洮河水涨,将进水口前段动力渠冲毁,待修复。
  城关电站:1973年,由建宁乡自筹资金35.31万元,贷款10万元,国家补助投资9.69万元建成。动力渠从城南木厂村至城北红星庄,长4.5公里,引水量7.13秒立方米,工作水头5.5米,发电机房建于洗河大桥东南,安装卧式50瓩水轮发电机组5台,总装机250瓩,架设10千伏线路12公里,低压线路15公里。年发电量105万度。供建宁乡旭东、建设、洮丰、木厂、五里铺村照明和动力用电,由建宁乡管理。有工作人员24人。1982年并入大电网发电,运行正常。
  第二节输变电建设
  1975年由国家投资,兰州送变电公司设计施工,从兰州华林坪变电所向临洮县新添铺架设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修建变电所。1976年7月竣工运行,从此临洗有了充足的电源。新添变电所一期工程,安装10000千伏安主变压器一台,35千伏出线五回,3511往临洮安家咀,“jl”接井坪和东乡县达板,3512往临洮峡口,3513往临洮东五里铺,“jl”接张家湾和渭源县会川,3514往临洮罗家庄,3515往康乐县刘家庙,并接景古城和广河县城。10千伏直配线路三条:111至上营乡,112至改河乡,113至宿王家坪。又由国家投资,县农电工程委员会设计施工,建成35千伏变电所五座:
  五里铺变电所:在城东五里铺。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电压器二台,总容量36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四条:111至卧龙,112至县城,分支至小寨坪,113至窑店乡,分支一至蔡家岭,一至康家集乡;115至八里铺,分支至苏安家坪。1976年7月8日投运。
  安家咀变电所;在太石铺乡安家咀。安装3200千伏安主变压器二台,总容量6400千伏安。10千伏安出线三条:111至辛店,115至巴子坪;116至五户。于1977年3月投运。
  张家湾变电所:在玉井乡岚观坪张家湾。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二台,总容量3600千伏安。10千伏安出线四条;111至衙下、苟家滩、三甲、海巅峡,分支至西坪乡杨家店,112至石晶岩,分支至油磨滩,113至陈家咀,115至杨家台,于1976年11月投运。
  峡口变电所:在峡口下街处,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出线三条,111至柳林站,112至水泥厂,113至云谷,1978年5月投运。
  井坪变电所:在中铺乡井坪村北处,安装二台3200千伏安及一台1800千伏安变压器,总容量8200千伏安。原计划为牟家电力提灌配套工程,因牟家工程中途停建,变电所未运行。暂从安家咀用35千伏线路供10千伏至井坪,井坪又以10千伏转供中铺,红柳两路。
  至1985年,全县已有35千伏线路83.6公里;10千伏线路355.5公里。35千伏变压器11台,总容量19430千伏安。10千伏配电变压器385台,总容量31561千伏安。农业排灌用电设备14973.4瓩,社队企业用电设备2004瓩,农副产品加工用电设备6595.8瓩,县办工业用电设备3240瓩。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26.813瓩。共有27个乡通电,占34个乡的79%。尚有连湾、塔湾、石家楼、达京堡、沿川、上梁、潘家集七个乡未通电。全县年供电量为1500万度。固定资产总价值为331.77万元。
  第三节用电管理
  县农电处为总管机构,下设五里铺、新添、张家湾、安家咀、峡口、井坪管理站和城关营业站七个基层管理机构。与兰州供电局签订供电协议书,制订《农电管理办法》(试行草案)。除交纳冤售电费、并网供电费及营业税外,所余资金用作“以电养电"。1984年,实收电费105万元,上交兰州局64.8万元,给并网电站5.93万元,税收3.23万元,留成31.04万元。留成部分除管理、维修费自足外,略有节余。对农村用户,实行两级计量、两级收费办法。即由农电处(站)在配电变压器低侧安装总表计量时,向村社收费,然后村社管电组织再负责按各用户分表计量收费。农电处设有行政组、业务组、财务组、线路工段、修试工段及营业工段等。并与兰州长新电表厂签订协议,成立"长新电表厂临洮特约维修服务站",在水电部农电司和省局的支持下,临洮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无线电超短波调度通讯。五里铺变电所也由18千伏户外出线改造为户内少油开关出线。
  近年来,农电处的技术和设备也有很大进步。除完成线路及设备的维修检修外,还可承担35千伏、10千伏以下电器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可以修校一般单相,三相的各种电表,并校验电流互感器。安家咀、五里铺、峡口三个变电所都创造了千日无事故的长周期记录。
  电力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管理不善,使用不慎,将给人民造成灾祸。通电初期,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从1976年至1982年的七年间连续发生事故中,有19人触电死亡,最多的一年竟达5人。为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各(站)所专设了安全员,制订了安全用电规程,并严格要求,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使事故显著下降。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