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64 / 1811
94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63至1976年,宁海县成立多个乡镇广播站。1980年代,广播网络标准化建设,讯号线改道,喇叭数量大幅增加,实现村村通广播。广播站设备更新,经费分级负担。广播时间增加,自办节目丰富,资料来源以通讯员来稿为主。
94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广播转播台于1972年获批建立,1974年正式播音,转播中央与省节目。经技术改革与自力更生,1985年发射机技术质量进入甲级,1986年起获省第一。1988年洪灾后获正规测试仪器。转播台覆盖宁海及周边地区,提高了广播覆盖范围和...
94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69年宁海县广播站购进首台电视机供群众观看,后家庭电视机逐渐普及。1973年在杜鹃山建电视转播台,后多次扩建提高转播质量。1984年起录像带发行站成立,管理放映事务。1986年电视台开始拍摄县内重大新闻。
94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有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文物保护,多处文物被公布为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藏文物包括书画、碑匾、工艺品和出土文物等,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宁海县重视文物保护,积极修缮和展示文物。
95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物管理历史概述:自1951年起,宁海县先后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保护小组和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文物征集和保护工作。1985年宁海象山并县后成立博物馆。1988年调整文物管理委员会,1989年建立业余文物保护队伍。
95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拥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王锡桐起义遗址、柔石故居、抗建书店等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并保护。同时,潘天寿故居等也被整修并对外开放。
95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库藏文物丰富,包括善本书、书画、碑刻、匾额、工艺品、武器及石器、陶瓷器、铜铁器等出土文物。其中不乏明代方孝孺、清代梅谷等名家作品,以及新石器时代至元代的各类出土文物,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
95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包括跃龙山、连头山、南溪温泉等山川形胜,寿宁寺旧址、赤城书堂旧址等古遗址,泮池、后井等古建筑,以及王章墓、革命烈士陵等古墓葬和烈士陵。此外,还有多处摩崖石刻,记录了历史名人的题词和诗篇。
95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拥有众多山川形胜,如跃龙山、连头山、南溪温泉、石龙窦潭等,各景点均有独特风景和历史背景。其中跃龙山已改建为公园,南溪温泉为疗养旅游胜地。白岩山、天女峰等也是著名景点,南庄龙潭则流传着龙的传说。
95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拥有多处古遗址,包括寿宁寺旧址、赤城书堂旧址、瑞相寺旧址等宗教文化遗址,以及平窑窑址、越溪巡检司城址、多个烽火台旧址等历史建筑。赐书楼也是其中之一,题有“赐书楼”和“龙跃云津”匾额。
95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拥有多处古建筑,包括泮池、后井、白石头井等古井,以及矶基塔、镇东塔等古塔。其中,泮池呈半月形,池上有三孔石拱桥;后井呈六角形,井内石上刻有宋代字样;矶基塔和镇东塔分别为明嘉靖间和乾隆年间所建,现均保存完好。
95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有多处古墓葬,包括南宋进士王章墓、清末乡进士鲍也仙墓和辛亥革命将领童保暄墓。王章墓位于水车乡,鲍也仙墓位于胡陈乡,童保暄墓也位于水车乡。这些墓葬均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当地的重要历史遗产。
95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95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有多处摩崖石刻,包括新岭北百步峻石壁上的“头上青天”、鹅冠岩的“民具尔瞻”、白峤岭的“阿弥陀佛”、浮玉洞的“留云观海”、越溪亭头的“瀛岩”以及樟树村后石屏山的元代浙东宣慰使哈刺罕赛诗等,这些石刻展示了宁海的历史文化底蕴。
96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内外籍人诗文选辑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作品,以及遗闻轶事。这些诗文和故事反映了宁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是了解和研究宁海的重要资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