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013条
基础文献
21条
析出资源
2451条
图表
1923条
人物
1136条
机构
635条
事件
7059条
地名
34条
专题
874条
作品
664条
实物
216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牡丹区政协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地区医药志
菏泽地区电业志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菏泽牡丹黄河志
菏泽地区财政志
菏泽地区金融志
菏泽地区畜牧志
菏泽牡丹志
菏泽地区水产志
菏泽黄河大事记
荷泽地区概况
菏泽地区志
当代菏泽概览
菏泽教育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粮食志
菏泽市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宣传志
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147
/
1001
2191
第二节 邮政网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邮政局所清末,全区农村仅有代办所30余处。民国时期,全区农村仅有代办所56处。农村寄一封信要走几十里路。建国后,各县战时邮局迁进城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邮政进行接管改造,并在农村大力发展代办所1953年,各县邮局开始在农村建立分支机构(支...
2192
第三节 邮政业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等。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曹州设立邮政代办所,办理函件业务,但业务量较小。1949年,菏泽邮局每天投出函件345件,年约124009件。50年代以后,业务项目陆续增多,业务量增大。1955年,每天...
2193
第四节 集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全区没有集邮业务。建国后,随着邮票发行量的不断增长和各种纪念邮票的发行,集邮爱好者不断增多。
2194
第五章 电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有线电报菏泽区内有线电报线路始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国电报局架设开封至曹州线路120公里,曹州电报局有“直列式”莫尔斯电报机一台,主要开办官府电报、新闻电报、普通电报3种。1934年,菏泽电报支局有电...
2195
第一节 电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无线电报1930年,菏泽开始有无线电通讯,主要设备是一部火花式长波无线电台。1935年,菏泽无线电台划归荷泽电报局统一领导。1948年,有高直流两用手摇发电机15瓦无线电台1部。
2196
第二节 电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社内电话总机增容到5620门,单机发展到6215部,35%的生产大队通了电话°1962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浮夸风,乡村电话随之减少,不少大队撤单机,把电话线改做广播线。1976年,各县开始安装单路或三...
2197
第十编 城乡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区内城市由于历经兵燹、水患,残破不堪。建国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给水、排水、道路、电力电讯、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备齐全。至1985年底,全区城市主次干道274条,长256.7公里;自来水厂10个,日供水能力4061...
2198
第一章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机构的相关描述。
2199
第二章 城区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菏泽区内的各城区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建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平原省派1名工程师为菏泽县做了县城区域规划,确定北关为行政区,西关为文化区,南关为商业区,东关为工业区。1957年,菏泽...
2200
第一节 建设规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菏泽区内的各城区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建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平原省派1名工程师为菏泽县做了县城区域规划,确定北关为行政区,西关为文化区,南关为商业区,东关为工业区。
2201
第二节 城垣堤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城垣旧时,区内古城,为御敌守城,多筑城垣。
2202
第三节 基础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道路区内古城道路多为棋盘式。街道多据官衙宅地、寺庙牌坊、风俗传说、地形地貌、旧物旧景等命名。大小街巷均为土路,路面狭窄,一般宽4米,最宽者也不足6米。建国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的50年代,各县量财而行,干部、职工和居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2203
第四节 公用设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街道照明统计表城区交通清末民初,区内城市居民一般步行,商人和富人多乘轿。1924年,荷泽、东明、曹县等县城有人购买双轮人力车,当地人称“东洋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汽车客运。建国后,市内公共交通事业得以发展...
2204
第五节 园林绿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城堤绿化清末民初,境内居民在护城大堤上植树,以加固城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城堤树木被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在城堤上植树造林,并组织专人看管。“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无人管理,花草树木遭到很大破坏...
2205
第六节 环境卫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区内城市环境卫生无专门管理机构。建国后,城市清洁卫生得到重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