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区内城市由于历经兵燹、水患,残破不堪。建国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给水、排水、道路、电力电讯、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备齐全。至1985年底,全区城市主次干道274条,长256.7公里;自来水厂10个,日供水能力40610立方米;排水道119条,长114公里。10县(市)中,菏泽市已开辟市内、市郊公交客运,有客车49辆,营运路长650公里; 以儿童乐园、青年湖公园为主体的环城公园已初具规模;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5%.梁山县的“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85年,全区城区居住人口58万人,建成城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6.2平方米。
乡村建设也有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大有改善。至1980年,全区草房大部分已变成砖瓦房,并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村镇规划已完成62%。菏泽市王浩屯乡规划方案获山东省村镇规划优秀奖。鄄城县军屯村被省、地、县三级政府命名为文明新村。1985年,全区共有110万户农民建新房。农村道路及交通、邮电等公用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第一章机构
1929年,区内设立实业局,后改为实业科,负责督办城乡各项建设事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内各专署设立建设科,负责交通、建设及水利事业。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城乡建设工作,1950年5月,菏泽专署设立建设科。1959年10月,改为菏泽专署基本建设委员会°1962年6月,撤销菏泽专署基本建设委员会,业务并入菏泽专署计划
委员会。1970年1月,成立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局。1976年1月改为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委员会。1978年,改名为菏泽地区行政公署基本建设委员会。1980年2月称菏泽地区基本建设委员会。1984年1月,改称菏泽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1985年8月,改称菏泽地区城乡建设委员会。第二章城区建设
第一节建设规划
建国前,菏泽区内的各城区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建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平原省派1名工程师为菏泽县做了县城区域规划,确定北关为行政区,西关为文化区,南关为商业区,东关为工业区。1957年,菏泽县政府建设科再次修订《菏泽县总体规划方案》。1958年,梁山县、单县分别制订县城总体规划。至1964年,区内各县城全部制订了县城总体规划,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规划实施不多。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工作遭到破坏,致使机构不健全,技术人员缺乏,规划和建设不衔接,城市建设布局不合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委、行署统一部署,全区城市规划工作由地区建委重新组织制订。1979年,梁山县建委在山东省城市建设规划院的指导下,完成了梁山县城的总体规划。198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为全省批复最早的两个城市之一。尔后,在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菏泽地区建委帮助指导下,其余9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相继完成,为全省完成任务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菏泽地区行署转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逐一批复,作为近期1985年及远期2000年规划城市建设的依据。
城市性质10个县(市)城区为该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各自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分别规划是:菏泽市,是菏泽地区行署所在地、鲁西南交通枢纽,以发展石油、轻纺工业为主;曹县、定陶县、巨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成武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养殖加工业为主;单县县城以轻纺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梁山县县城以轻纺工业、名胜旅游为主;郓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为主;鄄城县县城以木材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东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为主。
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区内10县(市)城总人口1985年为43.81万人,2000年为77万人。其中,菏泽城1985年13.6万人,2000年20万人;曹县县城1985年4.2万人,2000年10万人;定陶县城1985年2.6万人,2000年4万人;成武县城1985年2.5万人,2000年4万人;单县县城1985年4.7万人,2000年6万人;巨野县城1985年2.81万人,2000年‘6万人;梁山县城1985年5.5万人,2000年10万人;郓城县城1985年2.4万人,2000年3.5万人;东明县城1985年3万人,2000年10万人;鄄城县城1985年2.5万人,2000年3.5万人。用地规模:2000年规划10县城用地总面积为77.5909平方公里。其中,菏泽市城区15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曹县县城8.75平方公里,人均145.8平方米;定陶县城6.731平方公里,人均163.3平方米;成武县城6.602平方公里,人均165.1平方米;单县县城8平方公里,人均177.78平方米;巨野县城7平方公里,人均116.7平方米;梁山县城8.2776平方公里,人均98平方米;郓城县城5.928平方公里,人均148.2平方米;鄄城县城3.5921平方公里,人均102.63平方米;东明县城7.7102平方公里,人均77平方米。给水:2000年规划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增打新井,加长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生活用水普及率大部分可达100%,并提高对工业生产用水供水量。其中,菏泽市由于用水量大,大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不良后果,远期规划引用部分黄河水用于城市供水。排水:远期规划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开挖、疏通排水系统,改善排水设施,提高系统排水能力。菏泽、单县、巨野、郓城、东明等城则于城外设置排水泵站,以备大雨时机排城市地面雨水。工业废水原则是“谁排的,谁处理”,以工厂自行处理为主,有条件的可与生活污水综合处理,达到排污标准后方允许排放。远期规划生活污水实行二级处理, 其中菏泽市计划建污水处理厂3座。
第二节城垣堤防
城垣旧时,区内古城,为御敌守城,多筑城垣。初为土城,或毁于战火,或圮于洪水,迭毁屡修。至明清时期,曹县、菏泽城垣改土墙为砖墙,并筑四门,各有其名。筑城取土,也形成了城壕(护城河),除御敌之外,尚能存储、排泄雨污水。建国后,内无战事,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已经失去了作用。在城市扩建中,或辟路,或建房,多已拆除。至1985年,荷泽市、曹县、单县等县城尚存有部分旧城墙,已在其上植树种花,有的已辟为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的环城公园。
堤防菏泽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每次泛滥,不少城垣、房舍荡然无存。曹州州治左城、单县、成武等旧城都曾没于黄河水患。为防水灾,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修堤筑堰,因此存有护城大堤是区内城市的一大特点。由于筑堤防水,致使堤外在多次黄水泛滥中泥沙淤积沉淀,堤内城区普遍低于堤外地面,有的高差竟达3米多。城内居民建房取土,也形成了众多低于城区地面的蓄水坑塘。
菏泽地区城垣、堤防始修情况统计表第三节基础建设
道路区内古城道路多为棋盘式。街道多据官衙宅地、寺庙牌坊、风俗传说、地形地貌、旧物旧景等命名。大小街巷均为土路,路面狭窄,一般宽4米,最宽者也不足6米。建国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的50年代,各县量财而行,干部、职工和居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先后开辟、拓宽取直了部分街道,并改造为砖渣路面和灰土路面。仅1956年,菏泽县就拓宽街道19条,加高路基13条,全长3.26公里;开辟四关道路6条,每条宽8米,长1.6公里。1965年,菏泽城内修筑第一条沥青路面——东方红大街,长1.5公里,宽16米,共投资14.4万元。1962—1976年,曹县县城的东西大街、定陶县城的城中街、单县县城的胜利大街、成武县城的老城街、巨野县城的永丰街、梁山县城的水泊中路、郓城县城的唐塔路、鄄城县城的东西、南北大街、东明县城的民主街与五四路,相继改造为沥青路面,总长15.369公里,均宽8米,共投资
110.68万元,结束了全区城市道路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历史。
1978年,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本着先急后缓、重点建设的原则,采取一道路、二绿化、三环卫,同时安排给、排水,由里向外紧凑发展的方法,首先加快了道路建设。10县(市)均成立了由建委(城建局)、交通、工商、林业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修路指挥部,分管县(市)长亲自指挥,实地考察,制订方案。在工程量大、资金短缺的困难条件下,以国家投资、受益单位集资、公办民助、集资联办、义务劳动以及争取交通运输部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集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取直、新修、翻修了一批高标准的市内道路。1985年4月,菏泽市政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翻修了菏泽城主要干道 ——东方红大街,路基加厚到35厘米,油层加厚到5厘米。是年,菏泽市区49条主要街道,全部为沥青路面。新修、翻修后的道路,一般宽30米,最宽的达50米,改变了多年来未解决的咽喉路、脖子路以及交叉路口行路难的状况,为城市建设按规划进行奠定了基础。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道路统计表桥涵区内地势低洼,各县城内河、沟、坑、塘不少,因此桥涵也较多。明清时期,为交通方便,四城门处护城河上均架桥,多为木桥或木吊桥。这些木桥建国后逐步被拆除。菏泽市的西门木桥于1954年拆除,建砖拱桥1座。曹县城四门木吊桥先后于1958年、1962年、1963年、1964年由曹县建筑公司拆除并建砖拱桥。50—60年代,为利用当地材料,节约投资,城内多建砖拱桥,尔后尚建少量石墩石拱桥。1967年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盖板桥。菏泽市东门桥于1968年改建为石墩双曲拱桥,1983年两侧又各加宽4米为人行道。至1985年,区内城市桥梁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木桥→砖(墩、拱)桥→石(墩、拱、钢筋混凝土盖板、双曲)桥→钢筋混凝土桥。城区桥、涵多由市、县政府委托建委(菏泽市为城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负责设计、投资、修建。
排水建国前,区内城市无下水道,污水、雨水多汇入坑塘,部分由护城河排出,遇大雨,城内常积水。建国后,城内一般一路两沟,多为明沟、土沟,也有少量砖砌明沟。菏泽市自60年代开始,其他县城在1977年以后,先后在主干道两侧开挖排水沟,改明沟为暗沟。梁山、巨野多为石砌,其他县城为砖砌沟体加混凝土盖板。为解决大雨时排泄不畅的问题,菏泽、单县、巨野、东明还在城区外围建抽水机站,排泄雨水。80年代,各县城排水系统基本形成,但仍为雨污合流,部分汇入坑塘,大部分经下水道、排水沟或护城河向下游河道排泄。由于区内城市地面多低于城外,给排水造成一定困难,加之管理不善,管道淤积堵塞,致使大雨时排泄不畅,低洼之处的局部路段积水现象仍未根除。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排水设施情况表防震防空防镇:菏泽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鲁西隆起的西南部边缘,区内断层纵横,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1983年11月7日5时,菏泽、东明交界处发生5.9级地震,房屋倒塌,破坏严重。根据《山东省地震裂度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菏泽地区下列城市需设防:菏泽市、东明县城7度设防; 曹县、成武县城8度设防;鄄城、定陶、单县县城6度设防。自1978年起,按照上级布置,区内开始对建筑工程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主要是十大要害部门的重点工程,即;供水、供电、粮食、医疗、交通、通讯、消防、近邻水库、重要指挥用房和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单位。至1985年,山东省拨给菏泽地区抗震加固专款317万元,钢材250吨,木材149.3立方米, 水泥372吨,全区共加固房屋建筑面积28.96万平方米。
防空:60年代起,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国家开始加强三线建设。菏泽地区是山东省的战略后方,因此荷泽、梁山被省、地定为重点防空城镇。为完成“走”、“藏”、“消”各项任务,有效地抗击敌人的突然袭击,地区和10县、市均成立了防空办公室,各县城陆续修建了一批地下掩蔽、防御工事。1985年,全区有人防工程15111平方米,全部为地下防空工事,分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区内人防工程种类齐全,设备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突出了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特点。在使用上,是谁建设谁使用,战时统一调配。
第四节公用设施
城区路灯1931年,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校长刘培元购进12马力柴油机和8千瓦发电机各一部;曹县职业补习学校校长王伯仁,购进6马力柴油机和5千瓦发电机各一部,在校内发电照明,开始了区内使用电灯照明的历史。尔后,南华电厂、耀华电灯公司、潘隅首电厂陆续创办。至1937年前夕,菏泽、曹县、郓城有7家电厂,共有发电机10台,总容量188千瓦。193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区内县城,电力事业全部停办。建国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区内电力事业得以发展。1950年4月,国营菏泽虹光电厂创建,仍按原线恢复供电。1954年4月,该电厂并入菏泽联合卷烟厂,除供烟厂生产外,每日3-5小时供厂外照明。1958年,重点在菏泽、曹县、梁山等县建立5.个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先后安装机组13台,总容量21350千瓦,解决了县城照明用电。是年,在菏泽市区主要街道上安装40瓦路灯20盏,单县城区13盏。1978年后,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道路照明线路逐年加长,路灯数量不断增加,灯具也由原来的鹅脖式短管灯改为比较先进的悬臂式单排或双排灯,白炽灯改为高压汞灯。1985年,全区城市共有照明街道70条,供电线路106.18公里,路灯1698盏。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街道照明统计表城区交通清末民初,区内城市居民一般步行,商人和富人多乘轿。1924年,荷泽、东明、曹县等县城有人购买双轮人力车,当地人称“东洋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汽车客运。建国后,市内公共交通事业得以发展,人力、机动三轮车剧增。1978年后,各县城出现一些个体户,经营少量汽车客运。1985年,全区10县(市)中唯有菏泽市有市内、市郊公共汽车。
菏泽市内公共汽车于1969年9月开通,一条营运线,东起菏泽棉纺织厂,西至城西关,长10公里。至1976年,有客车4部,职工42人,固定资产22万元。其经费由县政府拨款,市政工程队代管。1977年,菏泽县成立公共汽车公司。1979年,大客车增至5部,小客车2部,职工68人,固定资产63万元,并开辟了菏泽至辛集、皇镇,荷泽至高庄、李村,菏泽至安兴等市郊客运线路,总长100公里。1984年9月,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增设出租业务,组建客车出租公司,购置大客车9部, 小客车5部,营运里程550公里。1985年底, 荷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共有车辆29部,年客运
量80万人次,营运线长900公里,职工158人,固定资产134万元;市内设售票点5个,公共汽车停车站8个,市郊客运站2处,出租汽车点1处。是年,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市内公交、市郊客运、客车岀租三个班实行定车定员承包责任制,优质服务,经济效益显著,被菏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和“文明单位”。
城市供水建国前,区内城市居民生活普遍饮用砖井地下水,利用土罐木桶提水;井深不过10米,水多苦、涩、咸。60年代初,机关、工厂等多用水车拉水,用水量大的单位开始打机井、建水塔供水。城区居民有的在院内打手压井取水,十分方便,只是水质未做处理,不符合卫生标准。1966年菏泽县建自来水厂,1967年1月1日开始向城区供水,日供水量为2000立方米。之后,各县城陆续建成自来水厂或公司,多为一级供水。供水水源仍为地下水,分别取用浅层淡水(100米以内)和深层淡水(300-400米),水质较好,但含氟量普遍偏高,单县、巨野水硬度均超过标准。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供水情况表第五节园林绿化
城堤绿化清末民初,境内居民在护城大堤上植树,以加固城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城堤树木被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在城堤上植树造林,并组织专人看管。“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无人管理,花草树木遭到很大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绿化工作重新得到重视。单县、曹县城堤上多植松、柏、桐、槐和果树,绿林成荫,枝叶繁茂。菏泽城墙已被辟为环城公园,绿化面积达1.43平方公里,所植树木主要是女桢、白杨、榆、槐、龙柏、云松等。
街道绿化建国前,境内街道多不植树。建国后,随着城市街道的拓宽取直,道旁多植杨柳。70年代,菏泽、曹县、巨野、定陶等县城内多植国槐。1975年,全区城区道旁树木8247棵。1980年后,新辟、翻修的街道两旁多植法桐,主干道的中心地带,建花坛和绿化带。1981—1985年,仅菏泽市就建花坛2处,绿化带4处,总面积14368平方米。1985年,全区城市街道共植树45392棵,绿化带、街心花坛也已初具规模。
庭院绿化建国前,庭院绿化仅限于官商富豪之家,一般居民不重视庭院绿化。建国后,随着区内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城区居民开始在院内植树养花。1978年后,城市居民的院内多种葡萄,其品种有“巨峰”、“龙眼”、“玫瑰香”等,既能乘凉,又有收益。一些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院内,多植松、柏、桐、槐、花草,有的还修建花池花坛,以美化环境。1985年,菏泽地委、菏泽地区行署、曹州宾馆、菏泽地区建委、菏泽仪表厂、菏泽农校、菏泽市自来水公司等153个单位,被菏泽地区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单位。
公园建国前,全区城内没有公园。1983年,菏泽市按城市总体规划将旧城墙开辟为环城公园,其中包括游园和儿童公园。另建有青年湖公园。
游园:位于荷泽市东南部,占南北、东西城墙各一段,总面积3.33公顷,是环城公园的一部分。1980年,山东省建委拨款5万元,由山东省城建局设计,菏泽县市政工程公司承建。游园建有北、西两个大门。园内多植雪松、女桢、碧桃、木槿、冬青等,树木成荫,花草铺地。园内设施:假山一座,置于北大门内,高2-5米;花房6间,有各类花卉60种;休息亭1处,内有石桌、石凳;动物饲养室1处,有鹦鹉20只,珍珠鸡4只,孔雀3只,南方猴4只.1980年,在园内举办菏泽县首次菊展,共展1000多盆菊花,200多个花色品种,观赏者达7000多人。1981年,又在园内举办斗鸡比赛,“八仙过海”游艺活动,参观者达6万多人。1983年菏泽地区妇联投资3万元,为游园购买了孔雀2只,珍珠鸡4只,鹦鹉284只,白鹅4只,荷兰猪20只,獾2只,以供游人观赏。游园内布置合理,环境幽静,是人们游览、休息的理想场所。
儿童乐园:位于菏泽市旧城墙南段,南邻菏泽酒厂,北傍青年湖,东靠解放街,西接广福路,占地面积1.67公顷。1984年,由菏泽市园林管理所设计,菏泽市房产管理所施工。儿童乐园建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上方书写着“儿童乐园”四个大字。园内多植雪松、龙柏、冬青等,有花坛1个,草坪绿地2500平方米。园内设施:“希望”雕塑一尊,展室1座,设有古城游览、“看谁算得快”、哈哈境、电子游戏机等;儿童乐场1处,内有曲形滑梯、马式转椅、转伞、荡船、荡秋千、双杠等;简易旱冰场1处,面积150平方米。1985年,儿童乐园有管理人员8名,属菏泽市园林所管理。
青年湖公园:位于菏泽市西南部,南邻粮食二库,北靠康复路,西邻地区医院,东接解放大街。总面积18.27公顷,其中湖水面积13.3公顷。青年湖公园原为3个水坑,后因附近建房多从此取土,常年积水,演变成湖。每至夏季,青年人常在此洗澡,故名“青年湖”。1982年,该湖区被纳入城市规划,是环城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年,由北京植物园设计师杨湖设计,并动工兴建,是年5月完工。其主要建筑有亭台2座;曲形路1条,长200米,被誉为水上长廊。青年湖有东、西、中三湖组成。西湖与中湖有一拱型月桥相连,中湖与东湖有一函管穿广福街相通。整个湖区布局合理,湖水清澈,景色诱人,是人们游玩、休息的好去处。
1985年菏泽地区城区绿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六节环境卫生
建国前,区内城市环境卫生无专门管理机构。建国后,城市清洁卫生得到重视。政府将清扫垃圾、收集粪便的单干户组织起来,成立粪便管理所,后改为清洁卫生管理所,由卫生局、爱委会和建委负责。环卫工人黎明即起,打扫街道,清除垃圾和粪便,不辞劳苦。
1958年,单县荣获全国卫生红旗县。1958年之前,工具为条筐、马桶与扁担,环卫工作靠肩挑人抬。1958年后,配有人力车、畜力胶轮车,并且10县城都设立了一些公厕和垃圾箱。1978年后,健全机构,充实了人员,配备了部分汽车、拖拉机,代替了人力车。菏泽、梁山等县还配备了机动洒水车,修建粪便垃圾处理场,对粪便垃圾做无害处理,城市环境卫生大为改观°第三章乡村建设
第一节建设规划
建国前,区内无乡村建设规划。建国后,各级政府多次提岀过乡村建设规划设想,但实施甚少。1981年,乡村建设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部分乡镇开始制订了建设规划。1983年9月,在全省村镇规划设计评议竞赛中,菏泽市编制的《王浩屯集镇规划》荣获四等奖。1984年,菏泽地区行署批转了菏泽地区建委关于《全区村镇规划及建设工作的报告》。1985年,全区村镇规划工作全部完成。规划期限:近期3-5年,远期15年。至20世纪末,全区建置镇117个,其中0.5-0.9万人的74个,1—2万人的36个,2万人以上的7个。菏泽市的吕陵、东明县的陆圈为石油化工镇;菏泽市的刘庄、吕陵、杜庄,鄄城县的旧城为建材基地镇;巨野县大义、单县的终兴、郓城的丁里长为煤炭镇。
据统计,规划后比规划前的占地面积可节省5-15%。东明县规划的14个乡,612个自然村,总占地面积由规划前的5074.2公顷减少到规划后的3623.2公顷,节约1456公顷。曹县原庄寨乡前韩大队,规划后占地规模比原来节省5.33公顷。
第二节乡村交通
街道建国前,村镇街道均为土路,路面高低不平,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排水方向是大街小巷乱流,绿化种植各取所好。建国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村镇的街道逐年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在菏泽地区建委的统一指导下,全区各村镇的规划工作于1985年底全部完成。街道逐步改造为三合土、砖渣或沥青路面。1985年,全区村镇一般都具有主次两种街道,主街宽5-10米,次街宽3-5米。按照规划要求的标准,对绿化、环卫、给排水、通讯、照明等基础设施综合安排。单县的韦洼村,规划的街道14条,主街宽9米,其他街宽6米,全长2.5公里。全村街道经纬分明,宛如棋盘,路旁每5米植桐树一棵,排列整齐;道旁安有路灯,颇有城镇风貌。单县郭堂村把村庄规划成正方形,南北、东西向主街各1条,均宽9米,长350米,其他街道11条,均长280米,宽6米。村内虽为土路面,但平坦笔直;街道两旁杨柳成荫,路灯成行。
桥梁建国前,区内乡村桥梁多为木质桥,十分简陋,并且无人管理,年久失修,交通时常中断。建国后,乡村桥梁建设发展较快,全区普遍拆除了木质桥,修建了各种形式的砖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桥。1985年,全区乡村公路共有桥梁660座。
第三节照明绿化
照明建国前,乡村照明都是用一容器,内注豆油或棉油,加一棉芯点燃照明。建国初,多用煤油,因是进口油,又称“洋油灯”。尔后,煤油“罩子灯”、“马蹄灯”开始使用。节日照明一般用蜡烛。乡村用电晚于城市。1985年,全区已有4785个行政村用电灯照明,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7.76%。
绿化建国前,乡村绿化无统一规划,人植野生树木任其生长,任人砍伐,很少成荫。1949年全区村庄四旁零星植树仅为1542万株。建国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大地园林化”,乡村绿化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居住条件被列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983年底,境内村庄四旁零星植树1.0009亿株,是1949年的6.5倍。单县黄岗、鄄城军屯、成武周庄是全区乡村绿化的典范,村内村外,树木林立,绿树成荫,形成了点、线、面、片、带新绿化网。有些新村主街道设有绿化带,路端有绿地或花坛,冬青环绕四周,内植花草,环境优美。
1978年以后,农民为发展家庭副业,利用庭院空间进行立体种植,上架葡萄,下植名贵花卉,品种繁多,这些已成为一项潜力很大的家庭收入。
第四节饮水
建国前,区内农村生活用水,多用土罐、木桶,人工提升,少数地方使用木制辘辘。村庄一般有小井1-3眼,井深10米,石砌井口,砖砌井身。由于保护不当,地面杂物常进入井内,不但影响水的质量,而且也减少出水量,每2—3年需淘井一次。70年代,开始用手压井,比砖井方便、清洁、卫生。80年代,有些村镇开始投资建水塔,饮用自来水。1985年,全区用自备水塔供水的村镇有123个,其中集镇31个,村庄92个。
第五节庭院
50年代以前,区内农村房舍绝大多数是土平房。据1952年统计,全区有房屋438万间,人均不足10平方米,瓦房只占4.4%。70年代后期瓦大量涌现。至1985年,土平房已基本绝迹,瓦房建筑面积已达11189.44万余平方米,人均约16平方米。
院落50年代前,由于贫富不均,院落布局形式不同,但多为一进四合院的形式,每院占地0.3—0.5亩不等,有院墙合围。房屋布局一般是东西屋各3间,南屋3间,正房3—5间。贫穷农户则只建正房(俗称堂屋),或配以东屋,或配以西屋。富户还建一进两院住宅,房屋布局依次为:大门——“腰房”——正房。每院配东西屋各3间。有权势的大户则多建成一连数进的四合院,每院正房3-5间,东西配房各3间,院落环扣,屋宇栉比,形成深宅大院,加上高墙围筑,显得深邃森严。随着封建家族制的日益瓦解,深宅大院逐渐被独门独院所代替。旧时的院落出口位置多开正门,也有的开侧门,在背向(相对于正房)设门的俗称“倒宅”大门,多建成过道或脊架门楼。20世纪50年代后,农户住宅院落一般是由一栋正房(3—5间),配2—3间的西屋或东屋组成独门独院。正房门略向东南,俗称朝阳。封闭式的四合院形式已不多见。
房屋建国前,民房以土木结构的房屋为主,仅有少量的砖木结构房屋。为了防水,房基一般均高于地面30-60厘米。墙体多由粘泥垛成,厚度50厘米。有的墙体底部砌筑50厘米高的“砖碱”。门窗为木质方格式或条缝式。房屋进深一般为4米,开间2.7-3米。屋顶多用高粱秸杆和麦秸草苫,并覆盖15-20厘米厚的碱土,两面坡15°-20%每年雨季前都需泥整,寿命在20年左右。富户人家住房多是砖木结构的瓦房,进深及檐高比土房稍大。墙体有的用青砖砌成,有的为“包皮墙”,即里面为粘土或坯,外层用砖包皮。房架以重梁起架为多,由梁、檩、椽组成。屋顶有的用苇笆覆盖,有的用薄方砖(俗称八砖)遍铺, 俗称“八砖蹬顶”,盖上有传统的小青瓦,屋面坡度在20。以上,尤其是正房,屋脊较高,约40—50厘米,其形式或砌成实脊,或用小青瓦扣成角花,称“花脊”。有的房屋设走廊,屋檐四角和房脊装饰有烧制的砖质禽兽模型。特别考究的住房,还装饰有“钢钗银雁,鸡鱼海马”等。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民房结构形式基本没有变化。虽瓦房有所增加,但土平房仍很普遍。自70年代,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住房普遍款式为“腰子墙”瓦屋,进深为5-7米,仍以梁、檩、椽作房架,屋面坡度与过去的瓦房相差无几。机制大红瓦代替了传统的小青瓦,木棂窗多改为钢筋窗,有的还装上玻璃,内吊顶棚,墙壁用白灰抹面,地面铺上水泥。部分农房改变了传统的“筒子”房形式,结构布局或一厅二室,或一厅三室。1982年后,10县、市城附近农村岀现了砖混结构的平顶住房,或一层,或二层,墙体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加固,屋顶用钢筋混凝土楼板铺盖。
第六节典型村庄
单县黄岗位于黄河故道北岸,鲁、豫、皖三省交界处,北距单县城17公里,是单县农村第一大镇。明景泰年间,洪洞县黄氏携5个儿子迁于此处古庙繁衍生息,渐成村落,名为黄五庄。后因河水屡侵村庄,遂迁至高岗处,改村名为黄岗,沿用至今。
1947年,黄岗有人口3000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多人。建国后,人口逐渐增多。80年代中期发展到7495人,比建国前增加1.5倍。其中非农业人口885人。全村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900米,分为东、西、南、北街,东南隅和黄后楼6个行政村。
黄岗原有东西、南北大街各一条,均为土路。1976年,改为沥青路面。1978年,新辟东西大街一条,长900米,宽20米,有水塔4座,日供水60立方米。1978年开始供电。1981年安装路灯。
1949年,有各种大小店铺20家。80年代中期拥有机器制造、农机修理、饮食服务以及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100多家;有邮电所1处,4条投递路线,186.6公里;电话机23部,1619对公里。
1949年,有玄帝庙、火神庙、三官庙、大王庙、关帝庙等5座庙宇。关帝庙院内建有戏楼1座,东西两厢,筑有两层看楼。有教堂1处。80年代中期,有电视录像厅1处,图书室3处,电影院1处,容纳观众1300多人。
鄄城县军屯鄄城县董口乡军屯村西靠黄河大堤,是一个回民新村,被誉为黄河滩上的一颗明珠。全村227户,1023人,耕地850亩,人均占有0.8亩,村庄占地220亩。建国前,军屯房屋破旧,草坯土打墙,街道坎坷不平,污水四溢,臭气熏人。建国后,村容虽经改造,但变化不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走工农商综合发展的路子,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1984年,村党支部决定,重新划分宅基地,统一规划新村,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在城乡建设部门的帮助下,施工不到二年,新村落成,成为鄄城县第一个新式农村。新村整齐划一,街宽路平胡同直。全村共有南北街9条,主街1条;东西街5条,主街2条,其中主街宽12米,其他街宽7米。房屋成排,中西式结合,美观大方,于黄河大堤上俯视全村,街巷纵横,瓦房排排。教学大楼(回民中学)座落村东,裘皮制革厂位于村南,东南角清真寺大殿和八角望月楼,古朴典雅,蔚为大观。
成武县周庄位于成武县九女集乡西北部,建国前原是一个贫困的村庄。建国后,全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艰苦奋斗,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富裕起来。1958年后,村干部就针对村庄房屋建设零乱,街道狭窄弯曲且不平的状况,做出了进行改造的初步规划,对宅基标准、个人建房做出了统一规定。至1962年,建成了8米宽的主街道,建起了10户排房。至1976年,全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又对村庄改造做了大胆尝试,实行集体统一建房的住房分配制。在建设过程中,自己烧制砖瓦,自己组织建筑队,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至1985年,全村人都住进了新型的住宅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是座北朝南,主房5间,内设客厅和居室;院左边建配房2间,为储藏室和厨房,室内均为水泥地面;院的东南角或西南角一般为饲养棚圈,大门处建一过道,四周围以砖墙,形成独家小院。每院占地0.4亩,房屋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有的农户在院内建起了花坛或栽上了葡萄,更显得幽雅美观。
1985年,全村共有196户600余人,村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占地面积10公顷。整个村庄以纵横交叉的13条街道为主干,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一栋栋瓦房。这些房舍,除居民住房外,还有学校、卫生室、代销点、文化娱乐室等各种公共用房,达200余间。70年代初村里就购置了电影放映机,后又增置了一台公用电视机。1976年,村里办起了沼气池,5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1979年起全村用上了自来水。村内主街道铺上了沥青路面,所有街道两旁均栽植了国槐、火炬、冬青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庄村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他们在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工副业生产的同时,还大搞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学科学和普及法律活动,制订了村规民约,并且每年举行一次评选文明户、劳动致富户、卫生户活动,使全村进一步形成了种田讲科学、做事讲文明、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1985年,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综合治理文明村”。
第四章建筑
第一节建筑队伍
地区建筑公司1985年,区内国有建筑公司2个,一是菏泽地区建筑公司,二是黄河河务局梁山建安队,共有建筑工人2172人,其中菏泽地区建筑公司1853人。该公司位于菏泽市东方红大街东端路南,隶属于荷泽地区城乡建设委员会。
1951年,菏泽县委、县政府将当时分散的个体建筑队集合在一起,统一领导,隶属于菏泽县工会1956年,在此基础上组建菏泽县建筑社。1958年改称菏泽县建筑工程公司。1959年又称菏泽专署建筑工程公司。1960年,有施工人员1131人,完成施工项目18个,总面积13758平方米。1970年始称菏泽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筑队伍减少,经营亏损总额达174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司领导班子加强了企业管理,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1978—1985年,连续7年总产值保持1000万元,共盈利283.89万元。1985年,菏泽地区建筑工程公司下辖3个土建工区及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预制构件厂、木材加工厂、钢窗厂、机运站、劳动服务公司等6个单位,有固定职工1166人,合同工687人,其中管理人员192人,技术人员81人。技术人员中,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统计师共15人。建筑安装工人的平均级别为4.9级,4级以上的技术工人756名,占工人总数的76%。
菏泽地区建筑公司是全区施工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担负着一些主要建筑项目的施工安装任务。1981年,该公司建筑队用38天的时间建成了面积为545.4平方米的菏泽百货大楼,被山东省评为全优工程。是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建设施工工作会议上,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创优经验。至1985年底,公司建筑队累计竣工工程2100个,面积86.3万平方米。竣工的主要工程有菏泽汽车站、菏泽地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中华影剧院、菏泽展览馆、梁山水泥厂、曹州宾馆外宾楼等。
县(市)建筑公司建国初期,区内所属各县将个体建筑工人组合在一起,成立建筑工会,隶属于各县总工会。1954年,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为建筑社,归县手工业联社管理,企业性质属集体。1968年,全区集体建筑队伍发展到5777人。1978年,全区集体建筑队伍为4844人。1985年,区内集体建筑队伍主要有12支,即菏泽市一建公司、菏泽市二建公司、巨野县建筑公司、郓城县建筑公司、梁山县建筑公司、梁山县安装公司、东明县建筑公司、定陶县建筑公司、单县建筑公司、成武县建筑公司、鄄城县建筑公司、曹县建筑公司,共有职工6295人, 其中技术人员93人。
个体建筑队建国前,区内农村匠人从事建筑活动,都有严格的“帮规”、“行规”.帮会和行会的参加者有师傅和伙计,内部推举有声望的高手为师傅。师傅则在做工之余,到固定地点或走街串户招揽客户。建筑材料多由客户自备,工匠自带工具做工。建国后,一部分匠人继续以这种形式在本地从事农民房屋建设和维修,另一部分则进城承担建筑安装工程,还有的到外省、市施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建筑队伍迅速发展,其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村队建筑队,二是建筑联合体。工人实行合同制或记工制,农忙务农,农闲做工,是一支养在农村,服务于城乡的弹性结构队伍。1985年,全区个体建筑队发展到628个,从业人员41426人。这支队伍的施工能力,可承担平房到6层以下的楼房,以及钢筋混凝土桥梁建筑等。
第二节设计风格
继承与创新建国前,区内居民的房屋设计,多采取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建国后,这种传统设计方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出现了前出厦、明三暗五的新式平房。80年代,曹州宾馆外宾楼、梁山县招待所也采用了平房起脊的设计手法,以增加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感。菏泽地区建筑设计院王殿华、侯寅生设计的曹州书画院和巨野县建筑设计室设计的巨野县招待所,都在继承传统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新的设计方法,以钢筋混凝土代木、以画砖代泥制土砖,同时突出门窗采光, 是典型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上乘之作。
设计空间1978年以前,菏泽地区受经济条件制约,设计重心是置功能于首,美感于次,立面选型呆板,空间设计不科学。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提高,对空间设计的要求开始重视。80年代,主要是序列设计,即通过室内置景和借景,用内外空间的渗透,把室内外的空间结合起来。在外部造型上强调“折”,由面的构图造成空间的流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华影剧院的立面造型,就是运用了对称、虚实对比等设计方法,立面效果好,折线构图多,颇有特色。菏泽地区长途汽车站,菏泽地委、行署办公楼、菏泽市委办公楼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色彩1960年以前,区内设计多考虑外部装饰,清水墙,水泥勾缝。70年代,室内多用石灰粉刷。80年代,多用水刷石、涂料,色彩为绿、黄、淡红色,朴素淡雅。同一建筑物色彩不过三种。内墙多用淡黄、淡红、淡蓝、乳白等,视其用途而定。菏泽地区1985年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三节施工技术
房屋结构传统结构:区内房屋结构主要是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施工以瓦工为主,按照以下工序进行:一是放线。首先定向,一般坐北朝南,偏东(朝阳)10—15度,用罗盘(指南针)测定子午线。定向后由“掌尺”(建筑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精确测量屋的大小规格,用木桩打点放线,测定水平。建国后,逐渐用水准尺或水准仪测量水平。放线后,依线破土施工。二是基础。包括按定向放线、开挖基槽、清底、拌土填底、打夯、砌底等。三是组砌。一般用砖砌墙碱,再用土泥打墙,有少数用坯垒墙。四是屋面。包括上梁椽、上秫秸箔或苇笆、棚草、上泥、上瓦等。五是粉饰。木工在施工中与瓦工同样重要。木工进场要由“掌尺”根据房屋装配、结构绘出图纸,标明各部尺寸规格,再布置工匠按尺寸裁料制作。主要工序分四个阶段:第一,起样、定向、裁料;第二,制料、划线、制作;第三,树架、上梁、置榛; 第四,内外装饰。
现代结构:现代房屋结构,大体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装配式结构和排架结构四种。
砖混结构。即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捣制地圈梁、圈梁等,预制或浇灌捣制大梁、楼面板、挑梁、挑檐、门窗过梁等构件,与砖砌物混为一体的建筑物。其结构比砖木结构造价高,使用寿命长,节省木料。这种结构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店、医院和住宅等中小型公用房屋。1960年以后,城镇基本上淘汰了土木结构,大部分采用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1970年以后,砖混结构开始流入农村,主要建筑材料用砖和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主要是先砌围墙及承重墙,再浇圈梁、大梁,然后安装楼板。
框架结构。房屋主体结构的柱梁,全用钢筋混凝土捣制而成。建筑物底部设计为单层框架和多层框架两种结构,适用于工厂、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多层建筑物。其特点是房屋总体性能好,具有抗震、抗压、抗风功能。1960年巨野县发电厂750千瓦的汽轮发电厂房的媒斗间,1966年菏泽化肥厂的造气塔、铜洗塔,都是采用的框架结构。
装配式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大板结构、盒式结构等。这种结构始于1960年以后,主要运用于修配车间、大型库房等。其施工方法是对所用立柱、大梁、屋面板等大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现场预浇,机械吊装,就位焊接。它的特点、用途及功能效率,与框架结构相似,节约木材,施工快,但在现场小的情况下,不便施工。1981年,由菏泽地区建筑公司施工的菏泽冷库工程,就采用了装配式结构。
排架结构。主要用于纺织工业的厂房。用排架结构建成的厂房有菏泽棉纺织厂、菏泽毛纺织厂、菏泽印染厂、梁山棉纺织厂、单县棉纺织厂等。这种结构的施工方法和装配式结构的方法基本相似。
施工工艺地基施工:传统施工方法,是在屋基子午线定好后,先由“掌尺”放线,再开挖基槽,挖至自然土层为准,对土质松软无法清底的地基,采用打木桩的办法,然后用石灰、粘土或加砖渣制成三合土,垫平夯实,用砖或石砌作台基。现代施工,有的松软地基采取浇水泥柱代替木桩。多层或大型建筑,根据结构形式和房屋自重负荷,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的深浅宽窄与遍基处理方法。基础部分,多采用毛石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灌。基础垫层多用三七灰土、三合土夯填或混凝土浇捣而成。
墙体施工:传统墙体有三种,一是土墙, 二是包皮墙(俗称砖包皮),三是青砖墙。墙厚多为50厘米。
现代墙体根据墙的规格和墙体名称分为眠墙和斗墙两大类。眠墙分二分之一墙、四分之三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两砖半墙六种;斗墙分一砖有眠斗墙和一砖无眠斗墙两种。建国前,墙体组砌用土坯、大青砖和小青砖。土坯规格长50厘米、宽27厘米、厚9厘米。大青砖长48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小青砖长27厘米,宽13厘米,厚6.5厘米。建国后,一直到60年代,青砖占较大比例。进入70年代,多采用统一规格,即24厘米X11.5厘米X5.3厘米的粘土砖,多是红色,少有青色。
建房胶结材料主要是石灰,先倒入池内放水粉化,再取出并放入浅池捣成糊状,即可使用。这种方法从古一直沿袭使用到建国初期,以后开始使用掺灰泥,即石灰、黄土各一半掺水搅拌成泥状。60年代以后,建房和其他建筑物胶结材料,越来越多的用水泥、砂子、石灰拌成的混合砂浆。
屋面施工:建国前,区内一直是两坡屋面。屋架用木材或砖砌成形,跨度与开间一般不大,用木料较多。建国后,房屋建筑不断革新,对屋架的改进大体分为木屋架、钢木屋架、全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钢筋混凝土组合式屋架。1959年建的巨野县人民剧院采用跨度18米木屋架。1968年建的菏泽展览馆采用跨度24米钢木屋架1985年建的菏泽地区棉麻公司驻巨野转运站棉花库房,采用跨度18米钢筋混凝土门式屋架。80年代以后,各县、市一般民用建筑多数采用木屋架或钢木屋架,楼房多是平顶屋面。
屋面防水材料,1950年前多沿用小青瓦或泥土顶。50年代至60年代初,一般采用沥青与油毡相胶防水,俗称“两毡三油”。其造价在1978年前,每平方米为5.5元,1985年每平方米造价达7.8元。
装饰、装修工艺:传统建筑装饰、装修十分讲究,无论是泥做、木做、油漆、画栋雕梁,力求尽善尽美,独具民族风格。建国后,仍有不少建筑,沿用这一传统工艺。现代建筑装饰、装修,70年代以前,一般采用石灰粉或滑石粉加少量牛皮胶掺水粉刷。1978年后,采用“801”、“106”、“107”等建筑材料粉刷墙面,色彩均匀,不易脱落。公共建筑场所天棚装饰,四周阴角堆塑圆形凹凸线条,或彩绘各式花纹图案。门窗配色一般以粟色、桔黄、淡灰、天蓝等为主,医院则多用白漆涂刷。
第四节典型建筑物
曹县文庙座落在曹县县城中心,建于元大德延佑年间,后经多次重修。主建筑有大成殿5间,东西厢房各21间。殿前为战门,门东是更衣厅,西为祭器库,前为棂星门。南数十步为潘池,人称月牙河,河上架有两座石桥,东名“腾蛟”,西曰“起凤”。东西两门外各有“下马碑”一座,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字样。
文庙内设有儒学(内有教谕宅和训导宅),东侧为文昌阁和三个祠堂,西侧为忠义、悌孝两祠。
大成殿是孔夫子座殿,殿宇高10米,宽30米,进深14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殿内有八根木柱支撑屋顶,为双层双檐传统砖木结构。四周矗立24根朱漆伞檐大金柱。周围离檐口间两米处砖砌“三二”大斗墙,外呈深红色。殿宇雕花塑形,刷漆镀金,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各大梁与金柱结合十分严密。梁上雕塑的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形象逼真。中门门楣刻有“棂星门”三个楷书字,柱四周均雕凿浮龙,石刻精细,结构严谨,左右对称。文庙院内树木丛生,使殿宇掩映在绿树丛中,风景雅致。“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当作“四旧”毁掉。
单县张家牌坊张家牌坊又称“百狮坊”,位于单县招待所南张家牌坊街东端,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造。
该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用青石仿木结构建造,通体雕刻。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平面为“一”字形,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坊上下间架有制,搭配均衡匀称。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此坊通体雕琢石狮百头,八根立柱各透雕四条蛟龙,正间上下额坊、次间额坊及正檐下“圣旨”匾的四周,均镂空透雕二龙戏珠,正中额坊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牡丹间以变形的“田”字形云纹,寓意“富贵万年”。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松板承托,背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等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每个吻兽的身上浮雕两条游龙,生动活泼,象驮宝瓶,憨态可掬;正脊中间雕刻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高耸空中,引人仰望,精美而雄伟。每个构件上都雕有榫眼,有直榫、燕尾榫,有的穿上铁杆,打上铁锯,并且中间额坊和左右立柱紧紧相联,这样就使迭压相接的构件上下左右结成一体。虽经二百零八个寒暑,几次中强级地震,仍巍然矗立。
据群众及复修牌坊的石工说,当时是用屯土的办法构筑,牌坊垒多高,土就堆多高,众多玲珑剔透的构件也不是在下面刻好筑上去的,而是雕好大体结构,筑上去后再雕琢细部。
该坊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县人民政府于1980、1983年先后拨款重修补雕,复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观赏游客。
巨野永丰塔永丰塔座落在巨野县城东南角水潭之中,它东靠县招待所,西临民房,南有菏兖公路。该塔始建于后周,宋时修成。八角四门,青砖结构,高30米,塔尖1.85米,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塔分7层,1374年(明朝洪武七年)淤于地下两级,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36米。底层西侧有方石砌成的台阶,沿阶向上可至塔顶,每层有阶梯相连。塔尖是圆形亭式砖木结构,青瓦顶盖,形似一伞罩顶,飞边走檐,古朴雄伟。
巨野县谷家公馆谷家公馆建于1933—1934年,是原国民党陆党第22师师长谷连民和其兄谷连友办公、居住地,故名“谷家公馆”。它座落在巨野县大义镇中心,坐北朝南,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占地4500平方米,由当地建筑工匠建筑。
院落布局以南北走廊为中轴线,横牵两厢六院。西北、东北、东南各角建有两层角楼;西南、东北两角各有大门一个;正南大门两侧置石狮一对。沿中轴线两侧分设三门六院,建有大厅、会客厅各5间。中轴线前后有3间和5间的二层堂楼各一座。正南大门右侧筑有三层箭型门楼。全部建筑均系砖木结构,墙厚50厘米,青砖砌筑,木质楼梯、楼板,木屋架,青色小瓦,五脊六兽,十分壮观。10间厅房的正面绘有“黑鹿”、“白鹅"图案,暗示建筑匠师对军阀谷氏兄弟的辱骂(鹿一掳、鹅一讹)。
谷家公馆建筑结构严谨,院院相通,屋屋相连。建造工艺精湛,墙体灰缝均匀,是菏泽地区当今仅存的较完整的古式四合院。1975-1982年,大义镇政府又将厅房、会客厅及6间堂屋的上部先后拆除,在原基础上盖起两层办公楼。其它房院基本保持原貌。
菏泽汽车站位于菏泽老城东关外,坐南朝北,北邻东方红大街,东靠牡丹路,是个位居闹市的新型建筑。
该站由菏泽地区建筑设计院工程师韦鏖军主持设计,菏泽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1983年10月破土动工,1985年12月竣工。整个建筑由多层框架和排架两种结构组合而成。主楼7层,高27米,最大跨度18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山东省交通厅的领导在竣工剪彩时称赞“该工程的设计造型、建筑规模在当今全省同类建筑中是第一流的”。
该建筑分为两大部分:东部是框架结构的主楼,其底层设售票厅;西部是排架结构的候车厅,可供600人候车,每天客流量达12000人。站内设有行李过磅室、食宿楼、办公楼、零售小店、公厕、广播室、电子报时钟等。外廊将东西两部分紧密连接,使之浑然一体,层次分明,既丰富了立面造型,又突出了东部主楼。楼内壁灯、吊灯光彩华丽。古朴的大理石立柱、彩色石子水磨石地面、钙塑板吊顶将室内装点得格外美观。车站建筑宏伟,比例适宜,独具特色。
菏泽地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位于菏泽市西环城路中段,东邻青年湖,西靠菏泽医专,环境幽静,是区内医疗卫生系统规模最大的门诊楼。该楼由菏泽地区建筑设计院侯寅生设计,菏泽地区建设工程公司施工。1982年1月破土动工,1985年5月1日竣工。
医院门诊楼门厅五层,两侧四层,高21米。门厅处采取框架结构,跨度21米;其他为砖混结构,跨度15米。最大限度可容纳500—700张床位,日就诊2500人次。各科都有候诊区和单独出入口,科室之间又相互通连。整个门诊楼布局合理,装饰美观,给人以舒适之感。
单县徐寨节制闸该闸位于单(县)金(乡)公路朱庄桥东400米处,1984年12月26日动工兴建。荷泽地区水利设计室设计,单县水利局施工。闸全长178.5米,26孔,每孔净跨6米,门闸底板高程35.09米,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小底板轻型透空重力墩,钢丝网双曲薄壳闸门。桥房为钢架封闭式,高3米,宽3.82米,草绿色玻璃钢瓦封顶。桥头两端各有四层相同桥头堡一座,长9.5米,宽5米,建筑面积147平方米。外墙镶嵌彩色石子和瓷砖,线条清晰,光感自然。
徐寨节制闸可调蓄储水量1000万立方米,控制水灌面积11.3万亩,工程总投资500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10万元。用工日54万个,挖土方53万立方米,砌砖石770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80立方米,耗水泥4500吨,木材739立方米,钢材367吨。该工程对改善单县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巨野县招待所仿古建筑楼位于巨野县招待所前院,西与永丰塔隔水相望。1983年,由巨野县建筑公司设计组魏中兴、曹现雷设计。是年6月,由巨野镇建筑公司动工兴建,1985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1239平方米,投资37.22万元。
该建筑呈“L”形,由南楼、东楼及阁楼三部分组成。南楼高二层,长46.75米,宽10米,双面走廊。东楼高二层,长33.75米,宽8米,单面走廊。两楼走廊均以高3.5米的钢筋混凝土柱作支撑。支柱朱漆涂面,形似古木。两楼相交处由一六角形三层阁楼,把东、南两楼结为一体,高低错落,比例适中。阁楼底层为钢混楼梯,二至三层是木质楼梯,上下皆为木质手扶栏杆。两楼相交处和南楼内侧各设有宽2.5米的7级石台阶。
楼房主体采用砖混结构,青砖、青瓦、清水墙,大飞檐歇山房顶,木檩、木椽,盖绿色琉璃筒瓦。木质门窗,扣花窗棂,地面铺设拼花陶瓷砖。整楼内外装饰古朴典雅,具有古建筑特有风格,是一座既适用又有观赏艺术价值的仿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