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1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城区建设
分类号: F303.3
页数: 8
页码: 374-381
摘要: 建国前,菏泽区内的各城区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建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平原省派1名工程师为菏泽县做了县城区域规划,确定北关为行政区,西关为文化区,南关为商业区,东关为工业区。1957年,菏泽县政府建设科再次修订《菏泽县总体规划方案》。1958年,梁山县、单县分别制订县城总体规划。至1964年,区内各县城全部制订了县城总体规划,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规划实施不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城区建设

内容

建国前,菏泽区内的各城区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建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平原省派1名工程师为菏泽县做了县城区域规划,确定北关为行政区,西关为文化区,南关为商业区,东关为工业区。1957年,菏泽县政府建设科再次修订《菏泽县总体规划方案》。1958年,梁山县、单县分别制订县城总体规划。至1964年,区内各县城全部制订了县城总体规划,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规划实施不多。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工作遭到破坏,致使机构不健全,技术人员缺乏,规划和建设不衔接,城市建设布局不合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委、行署统一部署,全区城市规划工作由地区建委重新组织制订。1979年,梁山县建委在山东省城市建设规划院的指导下,完成了梁山县城的总体规划。198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为全省批复最早的两个城市之一。尔后,在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菏泽地区建委帮助指导下,其余9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相继完成,为全省完成任务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菏泽地区行署转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逐一批复,作为近期1985年及远期2000年规划城市建设的依据。
  城市性质10个县(市)城区为该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各自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分别规划是:菏泽市,是菏泽地区行署所在地、鲁西南交通枢纽,以发展石油、轻纺工业为主;曹县、定陶县、巨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成武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养殖加工业为主;单县县城以轻纺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梁山县县城以轻纺工业、名胜旅游为主;郓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为主;鄄城县县城以木材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东明县县城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为主。
  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区内10县(市)城总人口1985年为43.81万人,2000年为77万人。其中,菏泽城1985年13.6万人,2000年20万人;曹县县城1985年4.2万人,2000年10万人;定陶县城1985年2.6万人,2000年4万人;成武县城1985年2.5万人,2000年4万人;单县县城1985年4.7万人,2000年6万人;巨野县城1985年2.81万人,2000年‘6万人;梁山县城1985年5.5万人,2000年10万人;郓城县城1985年2.4万人,2000年3.5万人;东明县城1985年3万人,2000年10万人;鄄城县城1985年2.5万人,2000年3.5万人。用地规模:2000年规划10县城用地总面积为77.5909平方公里。其中,菏泽市城区15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曹县县城8.75平方公里,人均145.8平方米;定陶县城6.731平方公里,人均163.3平方米;成武县城6.602平方公里,人均165.1平方米;单县县城8平方公里,人均177.78平方米;巨野县城7平方公里,人均116.7平方米;梁山县城8.2776平方公里,人均98平方米;郓城县城5.928平方公里,人均148.2平方米;鄄城县城3.5921平方公里,人均102.63平方米;东明县城7.7102平方公里,人均77平方米。给水:2000年规划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增打新井,加长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生活用水普及率大部分可达100%,并提高对工业生产用水供水量。其中,菏泽市由于用水量大,大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不良后果,远期规划引用部分黄河水用于城市供水。排水:远期规划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开挖、疏通排水系统,改善排水设施,提高系统排水能力。菏泽、单县、巨野、郓城、东明等城则于城外设置排水泵站,以备大雨时机排城市地面雨水。工业废水原则是“谁排的,谁处理”,以工厂自行处理为主,有条件的可与生活污水综合处理,达到排污标准后方允许排放。远期规划生活污水实行二级处理, 其中菏泽市计划建污水处理厂3座。
  第二节城垣堤防
  城垣旧时,区内古城,为御敌守城,多筑城垣。初为土城,或毁于战火,或圮于洪水,迭毁屡修。至明清时期,曹县、菏泽城垣改土墙为砖墙,并筑四门,各有其名。筑城取土,也形成了城壕(护城河),除御敌之外,尚能存储、排泄雨污水。建国后,内无战事,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已经失去了作用。在城市扩建中,或辟路,或建房,多已拆除。至1985年,荷泽市、曹县、单县等县城尚存有部分旧城墙,已在其上植树种花,有的已辟为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的环城公园。
  堤防菏泽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每次泛滥,不少城垣、房舍荡然无存。曹州州治左城、单县、成武等旧城都曾没于黄河水患。为防水灾,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修堤筑堰,因此存有护城大堤是区内城市的一大特点。由于筑堤防水,致使堤外在多次黄水泛滥中泥沙淤积沉淀,堤内城区普遍低于堤外地面,有的高差竟达3米多。城内居民建房取土,也形成了众多低于城区地面的蓄水坑塘。
  菏泽地区城垣、堤防始修情况统计表第三节基础建设
  道路区内古城道路多为棋盘式。街道多据官衙宅地、寺庙牌坊、风俗传说、地形地貌、旧物旧景等命名。大小街巷均为土路,路面狭窄,一般宽4米,最宽者也不足6米。建国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的50年代,各县量财而行,干部、职工和居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先后开辟、拓宽取直了部分街道,并改造为砖渣路面和灰土路面。仅1956年,菏泽县就拓宽街道19条,加高路基13条,全长3.26公里;开辟四关道路6条,每条宽8米,长1.6公里。1965年,菏泽城内修筑第一条沥青路面——东方红大街,长1.5公里,宽16米,共投资14.4万元。1962—1976年,曹县县城的东西大街、定陶县城的城中街、单县县城的胜利大街、成武县城的老城街、巨野县城的永丰街、梁山县城的水泊中路、郓城县城的唐塔路、鄄城县城的东西、南北大街、东明县城的民主街与五四路,相继改造为沥青路面,总长15.369公里,均宽8米,共投资
  110.68万元,结束了全区城市道路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历史。
  1978年,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本着先急后缓、重点建设的原则,采取一道路、二绿化、三环卫,同时安排给、排水,由里向外紧凑发展的方法,首先加快了道路建设。10县(市)均成立了由建委(城建局)、交通、工商、林业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修路指挥部,分管县(市)长亲自指挥,实地考察,制订方案。在工程量大、资金短缺的困难条件下,以国家投资、受益单位集资、公办民助、集资联办、义务劳动以及争取交通运输部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集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取直、新修、翻修了一批高标准的市内道路。1985年4月,菏泽市政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翻修了菏泽城主要干道 ——东方红大街,路基加厚到35厘米,油层加厚到5厘米。是年,菏泽市区49条主要街道,全部为沥青路面。新修、翻修后的道路,一般宽30米,最宽的达50米,改变了多年来未解决的咽喉路、脖子路以及交叉路口行路难的状况,为城市建设按规划进行奠定了基础。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道路统计表桥涵区内地势低洼,各县城内河、沟、坑、塘不少,因此桥涵也较多。明清时期,为交通方便,四城门处护城河上均架桥,多为木桥或木吊桥。这些木桥建国后逐步被拆除。菏泽市的西门木桥于1954年拆除,建砖拱桥1座。曹县城四门木吊桥先后于1958年、1962年、1963年、1964年由曹县建筑公司拆除并建砖拱桥。50—60年代,为利用当地材料,节约投资,城内多建砖拱桥,尔后尚建少量石墩石拱桥。1967年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盖板桥。菏泽市东门桥于1968年改建为石墩双曲拱桥,1983年两侧又各加宽4米为人行道。至1985年,区内城市桥梁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木桥→砖(墩、拱)桥→石(墩、拱、钢筋混凝土盖板、双曲)桥→钢筋混凝土桥。城区桥、涵多由市、县政府委托建委(菏泽市为城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负责设计、投资、修建。
  排水建国前,区内城市无下水道,污水、雨水多汇入坑塘,部分由护城河排出,遇大雨,城内常积水。建国后,城内一般一路两沟,多为明沟、土沟,也有少量砖砌明沟。菏泽市自60年代开始,其他县城在1977年以后,先后在主干道两侧开挖排水沟,改明沟为暗沟。梁山、巨野多为石砌,其他县城为砖砌沟体加混凝土盖板。为解决大雨时排泄不畅的问题,菏泽、单县、巨野、东明还在城区外围建抽水机站,排泄雨水。80年代,各县城排水系统基本形成,但仍为雨污合流,部分汇入坑塘,大部分经下水道、排水沟或护城河向下游河道排泄。由于区内城市地面多低于城外,给排水造成一定困难,加之管理不善,管道淤积堵塞,致使大雨时排泄不畅,低洼之处的局部路段积水现象仍未根除。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排水设施情况表防震防空防镇:菏泽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鲁西隆起的西南部边缘,区内断层纵横,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1983年11月7日5时,菏泽、东明交界处发生5.9级地震,房屋倒塌,破坏严重。根据《山东省地震裂度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菏泽地区下列城市需设防:菏泽市、东明县城7度设防; 曹县、成武县城8度设防;鄄城、定陶、单县县城6度设防。自1978年起,按照上级布置,区内开始对建筑工程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主要是十大要害部门的重点工程,即;供水、供电、粮食、医疗、交通、通讯、消防、近邻水库、重要指挥用房和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单位。至1985年,山东省拨给菏泽地区抗震加固专款317万元,钢材250吨,木材149.3立方米, 水泥372吨,全区共加固房屋建筑面积28.96万平方米。
  防空:60年代起,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国家开始加强三线建设。菏泽地区是山东省的战略后方,因此荷泽、梁山被省、地定为重点防空城镇。为完成“走”、“藏”、“消”各项任务,有效地抗击敌人的突然袭击,地区和10县、市均成立了防空办公室,各县城陆续修建了一批地下掩蔽、防御工事。1985年,全区有人防工程15111平方米,全部为地下防空工事,分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区内人防工程种类齐全,设备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突出了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特点。在使用上,是谁建设谁使用,战时统一调配。
  第四节公用设施
  城区路灯1931年,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校长刘培元购进12马力柴油机和8千瓦发电机各一部;曹县职业补习学校校长王伯仁,购进6马力柴油机和5千瓦发电机各一部,在校内发电照明,开始了区内使用电灯照明的历史。尔后,南华电厂、耀华电灯公司、潘隅首电厂陆续创办。至1937年前夕,菏泽、曹县、郓城有7家电厂,共有发电机10台,总容量188千瓦。193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区内县城,电力事业全部停办。建国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区内电力事业得以发展。1950年4月,国营菏泽虹光电厂创建,仍按原线恢复供电。1954年4月,该电厂并入菏泽联合卷烟厂,除供烟厂生产外,每日3-5小时供厂外照明。1958年,重点在菏泽、曹县、梁山等县建立5.个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先后安装机组13台,总容量21350千瓦,解决了县城照明用电。是年,在菏泽市区主要街道上安装40瓦路灯20盏,单县城区13盏。1978年后,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道路照明线路逐年加长,路灯数量不断增加,灯具也由原来的鹅脖式短管灯改为比较先进的悬臂式单排或双排灯,白炽灯改为高压汞灯。1985年,全区城市共有照明街道70条,供电线路106.18公里,路灯1698盏。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街道照明统计表城区交通清末民初,区内城市居民一般步行,商人和富人多乘轿。1924年,荷泽、东明、曹县等县城有人购买双轮人力车,当地人称“东洋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汽车客运。建国后,市内公共交通事业得以发展,人力、机动三轮车剧增。1978年后,各县城出现一些个体户,经营少量汽车客运。1985年,全区10县(市)中唯有菏泽市有市内、市郊公共汽车。
  菏泽市内公共汽车于1969年9月开通,一条营运线,东起菏泽棉纺织厂,西至城西关,长10公里。至1976年,有客车4部,职工42人,固定资产22万元。其经费由县政府拨款,市政工程队代管。1977年,菏泽县成立公共汽车公司。1979年,大客车增至5部,小客车2部,职工68人,固定资产63万元,并开辟了菏泽至辛集、皇镇,荷泽至高庄、李村,菏泽至安兴等市郊客运线路,总长100公里。1984年9月,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增设出租业务,组建客车出租公司,购置大客车9部, 小客车5部,营运里程550公里。1985年底, 荷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共有车辆29部,年客运
  量80万人次,营运线长900公里,职工158人,固定资产134万元;市内设售票点5个,公共汽车停车站8个,市郊客运站2处,出租汽车点1处。是年,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市内公交、市郊客运、客车岀租三个班实行定车定员承包责任制,优质服务,经济效益显著,被菏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和“文明单位”。
  城市供水建国前,区内城市居民生活普遍饮用砖井地下水,利用土罐木桶提水;井深不过10米,水多苦、涩、咸。60年代初,机关、工厂等多用水车拉水,用水量大的单位开始打机井、建水塔供水。城区居民有的在院内打手压井取水,十分方便,只是水质未做处理,不符合卫生标准。1966年菏泽县建自来水厂,1967年1月1日开始向城区供水,日供水量为2000立方米。之后,各县城陆续建成自来水厂或公司,多为一级供水。供水水源仍为地下水,分别取用浅层淡水(100米以内)和深层淡水(300-400米),水质较好,但含氟量普遍偏高,单县、巨野水硬度均超过标准。
  菏泽地区1985年城区供水情况表第五节园林绿化
  城堤绿化清末民初,境内居民在护城大堤上植树,以加固城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城堤树木被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在城堤上植树造林,并组织专人看管。“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无人管理,花草树木遭到很大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绿化工作重新得到重视。单县、曹县城堤上多植松、柏、桐、槐和果树,绿林成荫,枝叶繁茂。菏泽城墙已被辟为环城公园,绿化面积达1.43平方公里,所植树木主要是女桢、白杨、榆、槐、龙柏、云松等。
  街道绿化建国前,境内街道多不植树。建国后,随着城市街道的拓宽取直,道旁多植杨柳。70年代,菏泽、曹县、巨野、定陶等县城内多植国槐。1975年,全区城区道旁树木8247棵。1980年后,新辟、翻修的街道两旁多植法桐,主干道的中心地带,建花坛和绿化带。1981—1985年,仅菏泽市就建花坛2处,绿化带4处,总面积14368平方米。1985年,全区城市街道共植树45392棵,绿化带、街心花坛也已初具规模。
  庭院绿化建国前,庭院绿化仅限于官商富豪之家,一般居民不重视庭院绿化。建国后,随着区内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城区居民开始在院内植树养花。1978年后,城市居民的院内多种葡萄,其品种有“巨峰”、“龙眼”、“玫瑰香”等,既能乘凉,又有收益。一些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院内,多植松、柏、桐、槐、花草,有的还修建花池花坛,以美化环境。1985年,菏泽地委、菏泽地区行署、曹州宾馆、菏泽地区建委、菏泽仪表厂、菏泽农校、菏泽市自来水公司等153个单位,被菏泽地区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单位。
  公园建国前,全区城内没有公园。1983年,菏泽市按城市总体规划将旧城墙开辟为环城公园,其中包括游园和儿童公园。另建有青年湖公园。
  游园:位于荷泽市东南部,占南北、东西城墙各一段,总面积3.33公顷,是环城公园的一部分。1980年,山东省建委拨款5万元,由山东省城建局设计,菏泽县市政工程公司承建。游园建有北、西两个大门。园内多植雪松、女桢、碧桃、木槿、冬青等,树木成荫,花草铺地。园内设施:假山一座,置于北大门内,高2-5米;花房6间,有各类花卉60种;休息亭1处,内有石桌、石凳;动物饲养室1处,有鹦鹉20只,珍珠鸡4只,孔雀3只,南方猴4只.1980年,在园内举办菏泽县首次菊展,共展1000多盆菊花,200多个花色品种,观赏者达7000多人。1981年,又在园内举办斗鸡比赛,“八仙过海”游艺活动,参观者达6万多人。1983年菏泽地区妇联投资3万元,为游园购买了孔雀2只,珍珠鸡4只,鹦鹉284只,白鹅4只,荷兰猪20只,獾2只,以供游人观赏。游园内布置合理,环境幽静,是人们游览、休息的理想场所。
  儿童乐园:位于菏泽市旧城墙南段,南邻菏泽酒厂,北傍青年湖,东靠解放街,西接广福路,占地面积1.67公顷。1984年,由菏泽市园林管理所设计,菏泽市房产管理所施工。儿童乐园建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上方书写着“儿童乐园”四个大字。园内多植雪松、龙柏、冬青等,有花坛1个,草坪绿地2500平方米。园内设施:“希望”雕塑一尊,展室1座,设有古城游览、“看谁算得快”、哈哈境、电子游戏机等;儿童乐场1处,内有曲形滑梯、马式转椅、转伞、荡船、荡秋千、双杠等;简易旱冰场1处,面积150平方米。1985年,儿童乐园有管理人员8名,属菏泽市园林所管理。
  青年湖公园:位于菏泽市西南部,南邻粮食二库,北靠康复路,西邻地区医院,东接解放大街。总面积18.27公顷,其中湖水面积13.3公顷。青年湖公园原为3个水坑,后因附近建房多从此取土,常年积水,演变成湖。每至夏季,青年人常在此洗澡,故名“青年湖”。1982年,该湖区被纳入城市规划,是环城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年,由北京植物园设计师杨湖设计,并动工兴建,是年5月完工。其主要建筑有亭台2座;曲形路1条,长200米,被誉为水上长廊。青年湖有东、西、中三湖组成。西湖与中湖有一拱型月桥相连,中湖与东湖有一函管穿广福街相通。整个湖区布局合理,湖水清澈,景色诱人,是人们游玩、休息的好去处。
  1985年菏泽地区城区绿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六节环境卫生
  建国前,区内城市环境卫生无专门管理机构。建国后,城市清洁卫生得到重视。政府将清扫垃圾、收集粪便的单干户组织起来,成立粪便管理所,后改为清洁卫生管理所,由卫生局、爱委会和建委负责。环卫工人黎明即起,打扫街道,清除垃圾和粪便,不辞劳苦。
  1958年,单县荣获全国卫生红旗县。1958年之前,工具为条筐、马桶与扁担,环卫工作靠肩挑人抬。1958年后,配有人力车、畜力胶轮车,并且10县城都设立了一些公厕和垃圾箱。1978年后,健全机构,充实了人员,配备了部分汽车、拖拉机,代替了人力车。菏泽、梁山等县还配备了机动洒水车,修建粪便垃圾处理场,对粪便垃圾做无害处理,城市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曹县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东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