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59 / 1811
87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于民国十年(1921)始建通俗图书馆,民国十二年(1923)成立通俗讲演所,民国十九年(1930)合并筹建民众教育馆(民教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附设战时流动施教团。民国三十七年(1948)裁撤后由师范学校兼理,年底恢...
87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民众教育馆首任馆长由教育局长兼任,后历经多任馆长及职员更迭。馆内分设多部及教导、生计、艺术三组,职员数量及职责均有明确规定。民国三十七年(1948)裁撤后由师范学校兼理,年底恢复。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吴生礼任馆长。
87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在不同时期举办了多种文化活动,包括“五•四”运动后的革命思潮宣传、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宣传及戏剧演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活动及歌曲传唱等,这些活动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87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五•四”运动后,宁海学生组织“消夏社”鼓动革命。中共宁海地下党举办农民夜校等宣传革命。县民众教育馆推动识字运动,举办书画、工艺、灯谜、文献展及通俗讲演、时事测验等活动。1937年,设立“国防讲座”宣传国防知识。
87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宁海中共地下党员组织抗日宣传活动,包括补习学校、剧团演出、农民夜校等。战时流动抗日歌剧队与宁波生活剧团合并活动。中共宁海地下党书记组织抗日政治工作队,出版刊物宣传抗日。易风剧社等组织公演话剧、平调等,庆祝戏剧节。
87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宁海进步青年组织“宁海文艺青年联谊会”,出版《文谊旬刊》揭露国民党腐败,后被迫停刊。宁海正学学会出版《正学学刊》继续揭发黑暗。宁海游击队开展革命宣传,办识字班、教唱革命歌曲,发动群众抗丁抗租,传唱《天下穷人是一家》等...
87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建国后的群众文化包括文化馆及其机构沿革、人事、经费、文化活动与创作(民歌、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如区乡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业余剧团、俱乐部、民间文学、艺术与工艺等。
87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化馆历经多年发展,人事变动频繁,经费来源多样。文化馆组织多项文化活动,涵盖民歌民谣、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文艺创作领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
87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化馆自1950年筹建,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包括与象山县并县时期的更名及迁址。1977年,文化馆三层办公大楼竣工。至1987年,文化馆设有多个职能部门,包括文艺辅导、创作、美术摄影等,为当地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88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图表
88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图表
88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文化馆自1950年代起,举办多项文化活动,包括庆祝建国、文艺演出、展览、培训、创作等,丰富群众生活,推动文艺发展。历经多个时期,活动内容与形式随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成为当地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88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宁海文艺创作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涌现出柔石等文学家。建国后,文艺团体自编演唱资料,文化馆编辑出版诗歌选等。宁海民歌民谣、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继承也有创新发展。
88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歌民谣是人民心声的体现,随时代变革而发展。旧时代民歌如《长工歌》等反映劳苦大众受剥削压迫,而建国后民谣则歌颂新中国和幸福生活。1955年县文化馆编印《民歌民谣》集子,收录多首新民谣及创作歌曲,展现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积极改造自然...
88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音乐舞蹈历史悠久,从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到革命歌曲,再到民间音乐整理,不断发展。舞蹈从儿童歌舞到秧歌等传入,再到现代舞蹈兴起,形式多样。县文化馆组织活动推动音乐舞蹈发展,宁海参加各级比赛屡获佳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