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抚州地区教育志
湖南乡志
乐安县志
临川区志(1987-...
抚州市志:全5册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南丰县志
南城县志
金溪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走遍抚州
广昌县志
崇仁县志
抚州金融志
黎川县志
宜黄县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抚州检察志
大岗镇志
抚州农家美食
趙醒儂传
莲乡山水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连城鄉誌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32
/
4093
4966
财神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单人表演,只限于舞台演出。主要动作有“下马”、“托握掌”、“交叉手”、“翻腕背鞭”等,伴奏锣鼓曲牌为《火爆》和《长锣鼓》,热情奔放。
4967
加官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单人表演。除在春节期间演出,往往在乡民所举办的“还愿戏”中演出。共有108个动作,干脆利落。伴奏锣鼓曲牌为《帽子头》,节奏明快。
4968
四、民间音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广昌民众喜好唢呐,村村堡堡皆有唢呐手,不乏高手。1918年,塘坊乡群众去南丰大华山进香经天都街时,该乡上塘村谢兆基以娴熟的技巧吹奏唢呐,一口气吹过十里长街,未曾间歇,招来数百人夹道观看。广昌民间唢呐曲牌有:《正调浪淘沙》、《小开门》、《闹广...
4969
五、装故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城等地群众在春节、庙会等日子里举行的娱乐活动。由几个10~16岁的小孩,化装成古代人物坐在四方桌上,每一桌称一台故事。如刘备、关羽、张飞可为一台故事,刘邦、项羽、韩信为一台故事,项羽、虞姬为一台故事等等。用竹竿绑桌脚,四人抬着穿街过衕配以...
4970
和合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和合舞为双人舞,不戴面具,扮相与戏剧中的““哪咤”同。主要动作有“搭肩合掌”、“点头佛手”、“两面照”等。两位表演者动作整齐划一,轻盈自如。以唢呐伴奏,曲牌《柳青娘》,旋律流畅,节奏欢快。 1981~1985年,把民间舞蹈整理成书,于199...
4971
第二章 戏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各种戏剧发展情况
4972
第四节 社会文化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后,对有害于群众身心健康的一些活动予以禁止。“文化大革命”中,把一些正常的文化活动、民间传统文艺作品等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来扫除。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
4973
第一节 剧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朝永乐年间,甘竹曾家有个宗族戏班,唱《孟戏》。《孟戏》搬演孟姜女的故事,用高腔演唱,剧中角色戴面具,有傩舞特点。《孟戏》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活动。曾、刘两家《孟戏》脚本不同,曾家台本源于南戏旧目;刘家台本酷似明传奇本《长城...
4974
一、旴河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旴河戏,别名大戏、土戏,流传于全县。《孟戏》搬演孟姜女的故事,用高腔演唱,剧中角色戴面具,有傩舞特点。《孟戏》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活动。但由于《孟戏》风格有影响力,诸家风格相融合,逐渐地自然地形成以《孟戏》表演风格为基本准绳...
4975
第二节 剧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广昌戏曲剧目繁多。传统剧目以旴河戏最为丰富,其取材多为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三金箭》、《碧玉带》、《雌雄弓》等罕见古本。傀儡戏传统剧目也不少,其中有的剧目是其他地方少见的。传统剧目多以手抄本流传于世,总剧本称为“都纲”,角色行当分剧...
4976
二、采茶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又叫三角班,主要是宁都采茶戏,由外地班社在头陂、新安、赤水、贯桥、驿前及县城等地演出。广昌边沿山区也有人学演。 1956年7月,于都县采茶剧团来广昌,带来赣南采茶戏。随后成立的专业剧团送戏到每个山村角落,使赣南采茶戏遍及全县。农...
4977
三、木偶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别名傀儡戏。因为是吊线木偶,又称“吊戏”、“线戏”。流传于尖峰、千善、长桥、水南、塘坊、大株、杨溪一带。 广昌木偶戏的傀儡子长约盈尺,除身体各个关节可转动外,眼睛也能动。 广昌木偶戏唱腔很杂,依当地群众喜好而定,老艺人称之为“土调”。这土调...
4978
一、传统剧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旴河戏268出,赣南采茶戏8出,宁都采茶戏26出,木偶戏53出。
4979
二、移植、改编剧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专业剧团移植古装戏47出,移植现代戏76出,改编8出,整理传统剧目7出。
4980
三、创作剧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专业剧团创作剧目24出。代表剧目有:《一担粮》、《三代仇》、《三点一线》、《山下人家》、《山区半边天》、《上坡》、《心连心》、《水管问题》、《打石臼》、《黎明前的考验》(上、下)、《玄磷春梦》、《尖峰游击队》、《江昌富》、《并蒂莲》、《抢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