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剧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9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剧目
分类号: I236.56
页数: 2
页码: 830
摘要: 广昌戏曲剧目繁多。传统剧目以旴河戏最为丰富,其取材多为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三金箭》、《碧玉带》、《雌雄弓》等罕见古本。傀儡戏传统剧目也不少,其中有的剧目是其他地方少见的。传统剧目多以手抄本流传于世,总剧本称为“都纲”,角色行当分剧本称为“边纲”。新中国成立后,专业剧团在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同时,移植和创作大量古装戏和现代戏。木偶戏传统剧目 《万花市》、《门栓记》、《由天记》、《百忍堂》、《卖水记》等。
关键词: 广昌县 戏剧 剧目

内容

广昌戏曲剧目繁多。传统剧目以旴河戏最为丰富,其取材多为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三金箭》、《碧玉带》、《雌雄弓》等罕见古本。傀儡戏传统剧目也不少,其中有的剧目是其他地方少见的。传统剧目多以手抄本流传于世,总剧本称为“都纲”,角色行当分剧本称为“边纲”。
  新中国成立后,专业剧团在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同时,移植和创作大量古装戏和现代戏。
  一、传统剧目旴河戏268出,赣南采茶戏8出,宁都采茶戏26出,木偶戏53出。
  旴河戏传统剧目刘家《孟戏》(三夜本)、曾家《孟戏》(二夜本)、《画桥分别》、《姜女送衣》、《滴血认夫》(以上均为旴河高腔)、《二度梅》、《九焰山》、《三金箭》、《三宫堂》、《下河东》、《下南唐》、《飞龙带》、《天缘配》、《木门道》、《广武山》、《反八卦》、《反昭关》、《双龙会》、《双钉判》、《双救驾》、《打龙带》、《打金冠》、《节孝堂》、《白玉炉》、《失金钗》、《打金钱》、《百花合》、《回国图》、《合银牌》、《芦花荡》、《两世缘》、《辰州会》、《青石岭》、《征海口》、《鱼藏剑》、《金光阵》、《奇双会》、《春秋记》、《高平关》、《乾坤带》、《乾坤配》、《砂矿志》、《绣鸳鸯》、《焚鹿台》、《满门贤》、《瑞罗帐》、《雌雄弓》、《碧玉带》、《碧玉簪》、《避尘珠》等。
  木偶戏传统剧目 《万花市》、《门栓记》、《由天记》、《百忍堂》、《卖水记》等。
  二、移植、改编剧目专业剧团移植古装戏47出,移植现代戏76出,改编8出,整理传统剧目7出。
  移植古装戏代表剧目 《十五贯》、《女驸马》、《天仙配》、《孔雀东南飞》、《龙女牧羊》、《血溅乌纱》、《刘三姐》、《杜丽娘》、《罗帕宝》、《金麟记》、《皇亲国戚》、《秦香莲》、《望江亭》、《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麒麟带》、《乔老爷上轿》、《双丝带》等。
  移植现代戏代表剧目 《三月三》、《山乡风云》、《小保管上任》、《龙江颂》、《打铜锣》、《夺印》、《刘介梅》、《刘胡兰》、《红霞》、《红灯记》、《红色的种子》、《杜鹃山》、《李双双》、《李二嫂改嫁》、《沙家浜》、《姑娘心理不平静》、《洪湖赤卫队》、《真情假意》、《爱情的审判》、《智取威虎山》、《霓虹灯下的哨兵》、《货郎记》、《战士在故乡》、《年青的一代》、《甜蜜的事业》等。
  改编剧目 《大破天门阵》、《白毛女》、《团圆之后》、《抢伞》、《芦花冻子骞》、《金凤朝阳》、《相亲》、《雷雨》等。
  三、创作剧目专业剧团创作剧目24出。代表剧目有:《一担粮》、《三代仇》、《三点一线》、《山下人家》、《山区半边天》、《上坡》、《心连心》、《水管问题》、《打石臼》、《黎明前的考验》(上、下)、《玄磷春梦》、《尖峰游击队》、《江昌富》、《并蒂莲》、《抢存折》、《吁江激浪》、《迎春店》、《两块二毛二》、《责任》、《看图片》、《怎么谈不拢》、《活捉罗横霸》、《程鹏与红梅》。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