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401条
析出资源
5473条
图表
1727条
人物
574条
机构
940条
事件
4163条
地名
61条
专题
55条
作品
181条
实物
220条

检索条件

共 13401 条 128 / 894
1906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年龄为200万年),主要分布于大小河流两侧的阶地,大多属河流冲积相。有砾石层、砂砾层、砂层、砂质粘土层和粘土层。
1907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出露的岩浆岩有:龙回岩体、甘霖岩体、内潮岩体、蓝田埠岩体、大坪岩体、弹前岩体。
1908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与赣州—南雄新华夏构造带复合部分,以东西向构造比较突出。
1909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地处南岭山脉东端北坡,属东南丘陵区。境内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和山地。按测高分类,大部分面积为丘陵至低山地貌。只在北部边缘地区有中、低山地貌。全县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4%,丘陵占59%,山地占27%。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大致由南...
1910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境内山脉属南岭山系罗霄山脉和大庾岭山脉,从六个地方入境,形成六个区域性山系。
1911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境内山脉属南岭山系罗霄山脉和大庾岭山脉,从六个地方入境,形成六个区域性山系。
191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境内山脉属南岭山系罗霄山脉和大庾岭山脉,从六个地方入境,形成六个区域性山系。
1913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白鹤岭海拔1042米,位于隆木乡与遂川县交界处,距隆木圩5公里,为全县最高峰,古名峨山,山亘连绵,春天常有浓雾笼罩,民间传闻,山中建有王小姑墓。
191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地处赣江水系,章江干流的中、下游。境内以章江、上犹江为经,计大小河流60条。其中干流2条,一级支流10条,二级支流19条,三级支流18条,四级支流7条,五级支流4条。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龙华江一条;大于200平方公里的,...
1915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在县境内又名“蓉江”,源出崇义县聂都山东段鲤鱼山,经聂都河东流入大余县,与内良、河洞诸水合流后称章江。自东北趋南康,水始澄澈泓深,在浮石乡莲洲村蓝屋以吴淞148米的高程入境,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浮石、西华、蓉江、东山、镜坝、龙岭、潭口、潭东、...
1916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源出湖南省汝城县黄岭山,自西向东流入崇义县境,经丰洲左转入上犹县,流经琴江口、营前,彭山水注入。过犹嶂,合稍水、陡水、犹嶂水、造水,折向东南,流至南康龙华乡罗边,以吴淞116米的高程入境,自西向东,横贯我县中部的龙华、朱坊、大岭、唐西、唐江...
1917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属中型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湿热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有机质积累快、消耗也快的特点。从境内南北不同地区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可划分为4个垂直带。
1918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属中型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湿热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有机质积累快、消耗也快的特点。从境内南北不同地区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可划分为4个垂直带。
1919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属中型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湿热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有机质积累快、消耗也快的特点。从境内南北不同地区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可划分为4个垂直带。
1920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是主要农业土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2.4%。根据其水分动态、剖面形态特征,区分4个亚类: ①淹育型水稻土,面积1223亩,占水稻土面积的0.23%,分布在丘陵的排田,地下水位低,水源条件差,易受干旱,一般叫“望天田”。成土母质主要是:紫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