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主要山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06
颗粒名称: 二 主要山峰
分类号: P9
页数: 3
摘要: 白鹤岭海拔1042米,位于隆木乡与遂川县交界处,距隆木圩5公里,为全县最高峰,古名峨山,山亘连绵,春天常有浓雾笼罩,民间传闻,山中建有王小姑墓。
关键词: 山峰 山岭

内容

白鹤岭海拔1042米,位于隆木乡与遂川县交界处,距隆木圩5公里,为全县最高峰,古名峨山,山亘连绵,春天常有浓雾笼罩,民间传闻,山中建有王小姑墓。
  斗笠脑海拔1029.8米,位于隆木乡邹家地村北侧,距隆木圩5.5公里,为康遂交界之山峰,岭北为遂川县珠田乡。
  莲花山(又名巫桥岭) 海拔930.8米,位于坪市乡与上犹县紫阳乡交界岭,距坪市圩4.5公里。主峰状如莲花,山上有上下两庵,上庵有岩洞,可容纳百余人,岩前有石桥(古称仙人桥),桥下瀑布千尺,泻于石缝中,南唐时,乡人筑寨于此,故名“莲花寨”。
  羊岭(又名洋岭脑) 海拔876.1米,位于隆木、坪市乡交界处,距隆木圩4公里,距坪市圩6公里。因山形状似羊,故名羊岭。山势高耸磅礴,古时岭顶有塔有泉,毛粟满山,年采数百担。相传,唐代有郭禅师居此,以祷雨弗应,积薪自焚,火燃而雨随至,乡人立祠祀之,明朝为昭福殿,今毁。
  马鞍山海拔589米,位于横市、麻双乡交界处。距横市圩3.5公里,距麻双圩6.5公里,山南侧为麻双乡崠脑村,山西侧为县麻风村,县皮肤病防治所设此。山北侧为横市龙岭电站。
  天心寨海拔582.6米,是南康、赣县、赣州市三县市的界岭,位于内潮乡东北6.5公里处。山西、山南麓为沙溪水发源地,山东麓为燕溪水发源地,山北麓的水流入赣县五云河。 赤岗寨海拔330.3米,位于龙华乡赤江(岗)村,距龙华圩4公里。北靠赤江村,西临龙华江,南离赣犹森林铁路1.5公里,与对岸大山背岭遥遥相望,为龙华江入上犹江之咽喉要地。
  竹子崠海拔467.7米,位于龙华乡高峰村,是南康上犹界岭,距龙华圩7公里,是龙华乡境内最高的山峰。
  鸡冠寨(又名旗竿寨)海拔671.2米,位于赤土乡与崇义县龙勾乡交界处,距赤土圩10公里。山峰溪谷幽邃,九峰迭起,低昂排列,上名天门里,中名九节突,下名九曲里。峰各有清泉,迳九曲溪、甑子湖,山麓有回龙庵,今废。
  云峰山(古名云封山) 海拔439米,位于赤土乡莲塘村境内,距赤土圩7公里。山峰常有大雾笼罩,看不见顶,故名云封;山上有穴4个,即峤穴、上崎穴、中崎穴、下崎穴;古建寺5个,即云封寺、西阳寺、葛阳寺、东阳寺、泥坑寺,均倒塌。
  南斗笠脑海拔768.4米,位于赤土乡莲塘村,是南康与大余新城界岭,为赤土乡镜内最高峰,距赤土圩7.5公里。山峰北麓为县云封山林场,山南可俯望大余新城机场,东西为康余连绵之界岭。
  鸡公寨海拔410米,位于赤土乡莲塘村境内,距赤土圩4公里。山峰状如公鸡冠,耸拔山颠,四周皆石,石缝中有泉水,四季不竭,石旁有岩洞,可容纳10余人,即坳下大人洞。相传,明蔡遴有贤行,罢官归隐于此。
  龙虎山(古名南林山) 海拔310米,位于浮石乡青云村境内,距浮石圩3.8公里。山岭形状如伏牛,古为捧榛虎穴。清顺治年间,有僧建寺,名“祖印寺”,林渼有题句;民国19年(1930年)被焚毁。
  武功山海拔304米,位于县城西侧西华乡麻田村境内,距县城6.5公里,山顶圆如桌烛,登山凭栏四望,视野开阔,风景殊佳。
  西华山海拔164米,位于县城西侧西华乡西华村境内,距县城2.2公里。山顶有废塔遗址,民国22年(1933年)在塔基掘出一铁犀牛,形态肖妙。古建有社稷坛、先农坛,后倒毁。
  八仙脑(又称石君山、古称八仙下棋) 海拔737.9米,位于县城西南浮石乡窝坑村与大余县新城乡交界处,距浮石圩10.5公里,山巅有3石,形状似人,相顾对奕。
  岐岭海拔411米,位于县城西南龙回乡岐岭村与信丰县黄泥乡交界处,距龙回圩3.8公里。岐岭峦峰重迭延绵,岭南侧山路夷坦,北陂嵯岈陡峭,不堪纵步,隘口有丛石累累相积,石内四时出风,呼呼有声,俗称“风洞”。清咸丰八年(1858年),乡人截隘筑墙设门,名“踞岭隘”,久废。
  扁担撬海拔569.4米,位于县城西南三益乡九江村与赣县阳埠乡交界处,距三益(黄泥巷)5.8公里。山成南北双峦竞举,远望如马耳,中低平,如撬担,如拱桥,岭有寺庙,今废。
  狗仔脑海拔575.4米,位于县城东南尖峰山东南1公里处,是东山、龙岭两乡界岭,距县城9.8公里,山岭回峦迭嶂,地势险要,古代曾辟为章岭隘。
  尖峰山(又名独秀峰、秀峰山) 海拔531米,位于县城东南东山乡文峰村与龙岭乡清田村交界处,距县城9公里。山峰挺立秀拔,不偏不倚,耸然天半,上有清泉涓涓,四时不竭,樵夫过此,掬水止渴,得名“食水坪”。清咸丰六年(1856年),乡民避战乱环山腰筑墙设垛了望,名“秀峰寨”,与上龙、蛇皮诸寨犄角相依。宋苏轼迁谪岭南,北归复过此,有诗纪其胜。山南侧有秀峰寺,民国19年(1930年),寺僧于秀峰寺右侧山窝,另建新寺,今俱废。
  高龙山(又名渗水窝) 海拔675.7米,位于县城东侧龙岭乡罗龙村与赣县阳埠乡交界处,距县城12公里。山势巍峻,山上有三天门,相距各里许,门各磨崖镌字,顶有朝元阁,明嘉靖初,释家大安坐化于此;瀑布泉折,左有塔院,王永选有赋纪其胜,阁院倒废。
  罗龙崠(又名罗龙嶂) 海拔701米,位于潭口乡半坑村与赣县阳埠乡交界处,山势磅礴陡峭宏伟,有钨矿,设有南康县钨矿罗龙矿业社。
  大南山(又称南台山、南山) 海拔345.9米,位于县城南面西华乡南山村境内,距县城2.5公里。山峰突起,视野开阔,山腰有岩,可坐10余人,山巅有水晶矿石。1986年,县广播电视局在山顶建筑调频台1座。
  马岭(又名天马山) 海拔156米,位于县城东侧西华乡上坪村与东山乡坪岭村交界处,距县城1公里。山岭延亘横崎,频临章江,明万历戊午年(1618年),乡人曾于山顶建塔一座,名马岭塔,后倒塌。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