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74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393 条
2023年
1381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774 条
专题知识
395条
交通
61条
其他
124条
动物
8条
区域
147条
医疗
10条
基础设施
42条
姓氏
131条
数据统计
13条
景区
317条
景物
86条
植物
8条
民俗
99条
民俗文化
212条
水果
13条
物产
50条
疾病
3条
美食
13条
艺术
2条
蔬菜
9条
谚语
19条

颗粒列表

共 1774 条 41 / 11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0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吴公坪在梁山深处,金岗与海金岗的中间。有人以为应写作“吴岗”,其实它的命名是另有来历的。传说:南宋亡国以后,有一个姓吴的仕人不愿为元朝做事,到这深山里隐居,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尊称为“吴公”,把他隐居的地方叫“吴公坪”,也简称“吴公”(据...
60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县城的角度望去,以为金岗是梁山的最高峰。它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它形似金刚屹立,所以叫“金刚山”;一说它的形状象一个“金“字,所以叫“金岗”。也有传说此山有金矿的,这也许只是望名生义。明朝何乔远写的《闽书》说漳浦“旧有金名焉谚谓之‘金...
60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漳浦县志》说鸿儒江“源出龟山、灶山诸水合流大坑经佛昙桥入海”,唐朝历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写作“黄如江”,记载它的地点说:“漳浦郡东南到黄如江一百里”。(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漳浦当时为郡治,属岭南)。从前郑解元(白石人,失名)《鸿江赋》云...
60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官浔往赤岭路上五坪仔地方,山上有奇石如情人偎依,被附会为陈三五娘私奔经过的休憩处,这里的流水有如一条白带,也被说成是五娘洗缠脚布的“脚白水”。其实,要是陈三五娘成为化石,以后投井殉情的戏剧便无从演出了。
60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鸡笼山在县城西北,现为市区的一部份,以状如鸡笼得名。此山居高临下可以控制县城,历代都在这山上筑堡垒,俗名“炮台”,所以也被叫做“炮台山”。郑成功反清攻入漳浦县城时曾在这里与清军激战。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所部于同治四年农历正月廿一日攻入县城时也曾...
60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灯火按也写作灯火湾,是赤湖的一个海湾,以附近有灯火山得名。灯火山则是以夜航的船只可望见此山有光焰得名(据县志)。但现在並不能见到这种奇景,民间传说是“安海(法师名)取宝”给偷走了。其实灯火山之得名为灯火山,不过是山头有石相叠,形状似一盏油盏...
60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甘棠溪就是马口溪,是南溪中游,传说三坪寺的祖师义中当初自潮州来,经过这里时饮水解渴,觉得清甘异常,称此溪为甘棠溪。又有传说宋帝昺南奔时曾在这里开科取士,元兵追到,仓促揭榜沙溪,对与考士人尽赐进士,因此又有人将此溪名为策士溪。现在都以地名为溪...
60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帽山在官浔,由于四面林木苍郁,山顶长满黄茅,如像戴帽.所以叫做“戴帽山”;人们习惯叫它“大帽山”,而把附近一个较小的山峰叫“二帽山”。大帽山也写作“玳瑁山”,玳瑁是一种大型的龟,壳可以作装饰品。大帽山和二帽山合起来也恰象一只玳帽,现标准地...
60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桑、小桑是佛昙港外两个小岛。大桑住民多以渔为业。小桑太小,没有住人。口语叫大桑、小桑,字写成岱嵩、小嵩。《漳浦县志》说写桑为嵩是错误的,而认为这两个小岛以适宜种植桑树得名。也有人认为“桑”字是采“沧海桑田”的意思。民间传说这两个小岛是由神...
6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两峰隔鹿溪对峙。旗山本名峰山(现在山腰还有一个村庄名“峰山”,“峰”读如“蜂”)。鼓山本名柘港山(山下原有一个柘港村,现已无人居住)。老早鼓山与旗山一样是尖峰,有“双笔”的美名。清初为防御郑成功进攻,鼓山山尖被削平建墩台(据警用烽烟台),山...
6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古雷半岛与六鳌半岛中间海中,以盛产紫菜得名。最初是由清乾隆朝丞相蔡新从大连湾带回种子传播的。蔡新曾到这里视察,叫画家替他画下《观海图》。这一带还有红屿、巴流、井按岛、沙州岛、内鹰、外鹰、横屿、东赤屿、西赤屿、飞鱼岩等,构成岛屿群,自古就是...
6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海上交通发达,贸易繁荣的时代,沿海地区属于“近水楼台”,但在造船业落后以及厉行海禁和闭关自守的封建时代,漳浦“偏处海隅”,风气闭塞。就是到了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五口通商,洋货如潮水般涌来的时代,漳浦由于农村破产,民穷财枯,购买力很低,...
6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漳浦的旧节日风俗与大部份汉族地区差不多,这里不多赘。 单说漳浦一些与别处不同的风俗及所流传这些特殊风俗来源的传说。 一、新娘在红装下面要穿贴身的白衣裤,新婚之夜露出一身缟素,这来源有一个传说:陈元光“开漳”时,一些“獠蛮”的男子战死,或...
6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漳浦方言是闽南话,即“河洛话”,据说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五十八姓南下的汉人留传下来的,属于中古汉语,所以一些唐、宋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已不能合韵,而用闽南音却能合韵,闽南话有一些用语,如称筷子为“著”,称汤匙为“调羹”,称瓮为“盎”等,与古汉语...
6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前漳浦社会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妇女缠足,非不得已一般不出门,男人偷看妇女一眼也会招来杀身之祸,妇女稍微有点“越轨”就要被认为不守妇道,受尽家庭和社会的谴责与非议。婚姻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妇女的一生幸福全听命运,所以有“女儿菜籽命”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