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88 条
2021年
1466 条
2022年
722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2188 条
西汉
7条
东汉
2条
三国
2条
西晋
1条
东晋
1条
南朝
1条
1条
北宋
1条
南宋
4条
6条
53条
59条
民国
7条
不详
1896条
6条
春秋
1条
1920年
1条
商朝
1条
1911年
1条
11条
清代
4条
1989年
1条
3条
夏代
1条
1907-1932
1条
元代
2条
隋末
1条
金代
1条
明朝
2条
清朝
1条
万历
1条
明代
2条
夏末
1条
汉初
1条
宋代
1条
2条
1879年
1条
战国
5条
齐国
1条
1955年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88 条 132 / 146
1966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小郑穆公,字举,小邾国国君。他是小邾国“始受封君”邾友父的第六代孙。生卒年不详,在位41年,是小邾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 小邾国自友父再传到他的曾孙犁来,曾盛极一时,被周朝王室晋封为“子爵”。这样,他与母邦的邾国国君的爵位相同。虽是小国...
1967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名翟,古小邾国人。其祖先是宋人,后长期居住在鲁国。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至公元前376年(或公元前490年至403年),为目夷氏的后裔。目夷氏原是商王朝分封的同姓方国,后来逐渐由贵族降为平民(目夷即墨夷,也就是墨姓)。墨子出生前,“...
1968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战国时期
滕文公,名弘,姬姓,生卒年不详,为战国时期滕国国君,被人们称“元公”,“……以元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赵岐注《孟子》)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处在齐、楚等大国夹缝中的一个非常小的诸侯国。所谓“滕,小国也,间于齐楚”(《孟子梁•惠王下》),“在今...
1969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孟尝君,姓田,名文。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他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兄弟。田婴在齐威王时,随父驾前任职,经常带兵出征。在宣王时期也建有卓越的功勋。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
1970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冯谖战国时齐人,是薛国(今滕州市东南)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好客养士”、“好善乐施”,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起初曾三番...
1971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很广,毛遂的故里就在枣庄。他是战国时期“薛(今滕州市东南)人也,卒后葬于薛”(《滕县志》)。毛遂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满腹经纟仑,文韬武略,抱负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周游列国。后听说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好客...
1972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战国时期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其学术活动的时间,大致为公元前298至公元前238年。早年游学齐国稷下学宫,中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稷下学宫任教。其间访问过秦国,居留过赵国,后到楚国,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罢官,荀...
1973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战国时期
叔孙通,原名何,号稷嗣君,薛县人(今山东滕州市东南)。生年不详,卒于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他是战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儒家孔鲋(字子鱼)的学生,精通儒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孔纟付拒不仕秦,但愁恿叔孙通到秦都咸阳求官。叔孙通来到咸阳“以文学...
1974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今山东枣庄)。他是西汉宣、元、成三朝重臣,历任太常掌故、郎中、平原文学、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位居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汉书•匡张孔马传》,下同,不注...
1975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枣庄东南的峨山镇萝藤村,古时名叫“二疏城”。村头有座土台子,俗称“散金台”。传说是西汉年间,疏广、疏受叔侄俩,辞官归里给乡亲们散金的地方。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二疏”功遂身退、疏财济贫、而不给子孙留家财的故事。 疏广,字仲翁,生卒年不详,西...
1976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西汉
公孙弘(公元前200至公元前121年),字季,西汉淄川薛邑人。公孙弘经历复杂,一生坎坷,属大器晚成。“少时为吏,有罪,免”,后又因“家贫,牧豕海上”(《汉书•公孙弘传》,下同,不注)。40岁时,开始读《春秋公羊传》。经过一番苦读,成为一名饱...
1977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西汉时期
王臧,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39年,东海兰陵人。生活于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是汉代推行儒家政治的重要实践者,为西汉中期儒道斗争大潮中的急先锋之一。王臧年轻时拜申公为师,专攻今文《诗》学。经过数年的潜心学习,王臧对《诗》学已甚为精通。景帝七年(...
1978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西汉
萧望之(公元前106年一公元前41年),字长倩,东海兰陵人,后随家迁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他是西汉中期,宣帝、元帝二朝之间的名儒,也是当时有名的大臣。宣帝时任射策为郎,累官到谏大夫、御史大夫,后左迁太子太傅,授太子经。元帝时,以帝师之...
1979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毋将隆,字君房,汉东海兰陵人。汉成帝时,由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举荐,任从事中郎。毋将隆为人正直,敢于直谏进言,随后又升迁掌管谏争、议论的谏大夫。 到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已经即位25年的汉成帝,由于长期操劳,加之一直沉湎于酒色,身体每况愈下...
1980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 时代: 不详
王良,字仲子,东汉谏议大夫,东海兰陵县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依靠农耕维持生活,自幼养成了勤劳检朴的习惯。王良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攻读经书,特别对儒学经典之一的《小夏侯尚书》下了一番功夫。靠多年的苦读,积累了较为渊博的学识,成了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