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6160 条 1724 / 1744
25846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银制,通体呈菱形,边长2.6cm、宽3cm,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花蕊处缀有一颗绿松石,周边为联珠及卷草纹,边饰菊花瓣纹,据考证,该件文物可能是帽饰。
25847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银冼、银钵和舍利盒,它们均出土于灵武县石坝。
25848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共有两件,皆银制,通体为圆形,径长4.8cm,底与盖用活轴相连,可以任意启开,其中一件盒面和底凸印出一个梵文(音阿)。
25849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组织加固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拜寺口 双塔时,从西塔刹座穹室中出土了一批极为珍贵的佛教艺术品。其中有2件 丝织品,因其工艺精美及特有的艺术魅力,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被确定为...
25850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共3块。质地、色泽、图案相同,原见佛画的画幕,因残断成条块状。一块长86.5cm、宽30cm,―块长84cm、宽30cm。
25851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绢纸花2束。一束通高38cm、花高16cm,—束通高41cm、花高22.5cm。
25852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时代的木器,遗留下来的实物较少。1986年,在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出土的3件木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木器制作的工艺水平。°该3件木器分别为木桌、木椅和木花瓶。
25853
木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木桌,也称供桌,桌面为长方形,长58.5cm、宽40cm、厚3cm。桌通高33cm,边缘细线勾勒出繁缛的金色花卉纹。桌腿间有缕空雕花挡板,施以红、黄、绿色彩绘,设色厚重艳丽。
25854
木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木椅,通高88cm、长109cm、宽92cm。有靠背、扶手把座。靠背及扶手施以彩绘,扶手把头装有如意云头状柱头,整体造型古朴、典雅,颇具北方草原民族的工艺风格。
25855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木花瓶1对,通高19cm、腹径7.5cm、底径8cm,喇叭口、细长颈、鼓腹、圈足底。通体用红色衬底,腹部画满牡丹花纹,圈足底用金线勾勒莲花瓣轮廓。
25856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大泉五十”钱范,是1959年宁夏博物馆在民间征集的。该钱范为铜制,长约22cm宽15cm,圆角长方形。正面的顶端有一个凸出的主槽口,主槽口上下纵贯全范的正中,主槽上宽下狭,最宽处为2cm,最狭处为1cm,两侧各有6条支槽。
25857
彩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彩瓷,是指在瓷体上绘制了花纹图案,或呈现出多种色彩的瓷器。一般可分为釉下彩与釉上彩。所谓釉下彩,是在器胎上以色料绘出各种事先设想好的图案纹饰。
25858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颜料,在器胎上直接绘画花纹图案,然后再施以透明釉,入窑于1300℃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25859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创烧于宋代钧窑。最初的窑变彩釉瓷,可能是瓷匠在烧瓷过程中无意发现的。后来瓷器制作艺人在釉料中加入少量铜金属或微量的钛、钻、锰、铁等多种呈色的金属元素。
25860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 类型: 正文
绞胎瓷是中国瓷器大家族中一种十分别致的彩瓷品种,创造于唐代。其制作过程是:把白与灰或白与赭色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分别制成长片状的泥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