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五十”钱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173
颗粒名称: “大泉五十”钱范
分类号: G26
摘要: “大泉五十”钱范,是1959年宁夏博物馆在民间征集的。该钱范为铜制,长约22cm宽15cm,圆角长方形。正面的顶端有一个凸出的主槽口,主槽口上下纵贯全范的正中,主槽上宽下狭,最宽处为2cm,最狭处为1cm,两侧各有6条支槽。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 文物保护 文物

内容

“大泉五十”钱范,是1959年宁夏博物馆在民间征集的。该钱范为铜制,长约22cm宽15cm,圆角长方形。正面的顶端有一个凸出的主槽口,主槽口上下纵贯全范的正中,主槽上宽下狭,最宽处为2cm,最狭处为1cm,两侧各有6条支槽,分别通向6个阴文的“大泉五十”钱模,模间有25个小分槽相通,钱模径3cm。铸钱时,将熔化的铜水从主槽口灌入,铜水通过主槽流向各条支槽和小分槽,进入各个钱模,一次即可铸成“大泉五十”钱22枚。此钱范属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文物。公元9年(始建国元年),王莽废掉西汉末帝孺子婴,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在此之前,他不断改变西汉的货币制度,先是在元7年(居摄二年),铸造错刀、契刀、大钱3种新币,与原来的汉五铢钱并行;后又废除错刀、契刀,下令收禁五铢钱,另铸一种小钱,与保留的大钱一起发行使用。后又发行多种货币,分为金、银、龟、贝、布等,共6类、28品,造成了当时币制的混乱。
  “大泉五十”钱范便是这一时期岀现的。虽然王莽时期货币品种繁多,朝令夕改,变化频繁,但货币的铸造技术较先前有很大的提高。其质料的优良和文字的精美,都远在西汉时的五铢钱之上。”大泉五十”钱范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新莽时期的币制情况和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